今天想跟大家一起分享的書是小倉廣寫的《做事的常識》,小六老師九月份的推薦書目。一直想等通讀下來以后,寫一篇總結(jié),再跟大家分享。但俗務(wù)煩心,拖了好久,索性換個思路。“進一寸有一寸的歡喜”,就先用拆書的方式,跟大家分享著一寸寸的喜悅。
今天拆解的核心觀點是“欲速則不達””。
作者的原標題是“持續(xù)進度就好,太急反而容易出錯”。他舉了幾個例子,我深有感觸。
首先是跑步。
很多想養(yǎng)成跑步習慣的人,都曾遇到這樣的情況。信誓旦旦地買好裝備,騰出時間,跑一次就要跑個痛快,10公里下來后,渾身酸痛,第二天再也起不來。說養(yǎng)一養(yǎng)再說,就此把跑步的事項擱置一邊,再想起時,可能已經(jīng)月余。
我也曾是這種情況。所以至今仍然是個胖子。
但是事情的改變發(fā)生在上個月。我報名參加了一個付費的減肥訓(xùn)練營。老公嗤之以鼻,說線上能進行什么樣的指導(dǎo)和督促?道理你都懂,堅持不就好了。
其實不然。訓(xùn)練營首先把減肥的動作,拆解成減脂和塑形。減脂又拆解成減少攝入和提高運動量以提高整個代謝能力。看到老師給我的頭三天菜譜,我其實是很擔心自己能否達到自己的目標的。只有簡單的晚餐不吃主食,其他時間七分飽。但慢慢的,變成了更加細致的每餐蛋白質(zhì)、蔬菜、谷物的定量攝入。到慢s慢的每餐都是七分飽。現(xiàn)在,及時把油膩的食物擺在我面前,我也會因為不習慣不喜歡而拒絕食用。我想,這個就是慢慢來的好處吧。
其次是工作。
書中總結(jié)成一句話”要想完成目標,就必須先克制急于成功的念頭,才不會被欲望沖昏頭,反而弄巧成拙”。
我的簡書、公眾號,我的很多工作事項,大多偶讀因為這就話,而停滯。
在聽一些老師的分享時,有兩個相互矛盾的觀點,讓我思考很久。第一,要向第一對標,努力。第二,要“憋”爆款。但是,如果成為不了第一呢?憋不出爆款呢?成為不了頭部紅利那20%呢?我就此放棄了嗎?
回頭想想,又何必呢?每個人的起點不同,投入時間不同。可能,一段時間內(nèi)“文章仍然會很稚拙,但慢慢滴輸出,會慢慢的有提高。我想做的,只是一個堅持讀書,堅持提高自己的好媽媽,我希望跟大家分享這段努力的過程。能否成為“網(wǎng)紅”,能否實現(xiàn)“知識創(chuàng)業(yè)”,這是下一階段的問題。現(xiàn)階段,我先一步步把基礎(chǔ)打好,比如實現(xiàn)個小目標,先寫個100本書,如何?
最后,是家庭。
換句話說,時間分配。
作為一個職場媽媽,既想做好工作,又想照顧好家庭,還想自我提升。最大的短板,貌似就是時間里。
我曾長時間困惑于此,這也是很長時間以來沒有跟大家分享的原因。看上去,突破口在于時間管理,但事實上,在聽了秋葉大叔關(guān)于職場媽媽的分享以后,我有了更深的感觸。
秋葉大叔說,你要從生命的角度來看待 這個階段的問題。事情的四象限你知道吧?有些事,不一定非要這幾年完成。沒必要用過多的目標,把自己壓得喘不過氣,這樣目標沒完成,孩子也感覺不到你的愛。對于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母親的平和。
當然,大叔也介紹了很多關(guān)于如何進行時間管理,如何利用碎片化時間的問題。但在此之前,他著重說的,還是上文提到的,目標管理。
看完后,我如夢初醒。
我曾一個月報了四個訓(xùn)練營,甚至因有時間沖突導(dǎo)致但沒有善終;我曾糾結(jié)于考證、考學歷、做活動等等一系列事情無法在短期內(nèi)完成,痛苦不已;我曾擔心無法在幾年內(nèi)提升自己的水平和收入,影響孩子一生的教育。現(xiàn)在想想,真的好笑。
想要培養(yǎng)的習慣,我可以一個個慢慢養(yǎng)成,想要考的證,我可以一年一個慢慢考,想要達到的目標,我可以再延長三五年,只要堅持走下去,相信一定能到達。何必急于求成,而讓自己停下腳步呢?
所以,大家不要嫌煩,我會每天更新一些,實時跟大家分享我的收獲,感觸,像記錄兒子的成長一樣,跟大家分享我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