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真的知道運營該怎么做?初始篇(上)》里,我們討論了做正確的事,這一篇,我們來討論:正確的做事。
在運營中,正確的做事,就是一些做事的規則和方法,有些人對它不屑一顧,例如很多新人;有些人又過度強調,例如多年經驗的老人。容勒想告訴大家:
做正確的事和正確的做事,缺一不可。新人們不要認為正確的做事瑣碎不重要;老人們不要偷懶,因為經驗多了的運營人員,想要【看起來在正確的做事】太容易了,但誰也沒辦法看起來像在做正確的事,因為正確與否,市場會直接檢驗你。
好了,分享幾個我認為比較重要的規則和方法論:
一、形式主義很重要
運營中的形式主義的代表就是工作文檔。例如《計劃文檔》、《執行文檔》、《報告文檔》等。
這些形式主義的文檔看起來頗為瑣碎,且是很多實戰人員所討厭的。但當你習慣了寫工作文檔后,會發現它的幫助非常大。
報告文檔。容勒喜歡從后往前想事情。所以我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我會想,這個報告我該怎么寫?包括哪些部分?需要有什么結論和證據?很多時候,報告寫不明白,是因為你的事情沒做明白,而事情沒做明白是因為計劃沒做明白,計劃沒做明白是因為你沒想明白。
在開始做一件事情之前,你就去想一下這個事情做完后報告怎么寫。這就逼著你去思考結果。去思考事情怎么做的完整,去思考如何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當你在開始一件事情之前,就對報告文檔胸有成竹,那說明,你對一次運營工作的掌控力,非常大了。
計劃文檔。為什么要做計劃?例如,容勒習慣每天早上用十分鐘把今天的計劃做完。即使現在容勒在家休息,也不會改變這個習慣。做計劃,其實就是在做選擇,做決策。你的目的是什么?你要做什么?如何進行排序和選擇?
計劃文檔的升級版是策劃文檔。理想的情況是:策劃的環節,應該可以把一個事情的大多數環節都想清楚,到了執行的環節,就不需要太動腦了。有人說,執行的過程中有意外怎么辦?好的策劃文檔,應該有對意外的預警方案。例如容勒在做一個活動的時候,就會去分析幾種可能性,去假設哪些環節會出意外。如果出了意外,該怎么辦?
策劃文檔的詳細版就是執行文檔。例如容勒在策劃活動的時候。會寫一份非常詳細的執行文檔,詳細到:每一個時間節點,每一個步驟節點。該怎么做,怎么銜接。
當是,并不是所有的活動、項目,都要做成這個樣子的。例如,有些時候,你在做一個新的項目或活動類型的時候,你對它一無所知,你是不可能想到所有細節的,那么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測試】。通過測試,來摸清楚地形。然后才能真正的出擊。
二、魔鬼在細節
戰略和策略再好,計劃再好,如果細節不認真,那么最后的結果會大打折扣。
這里以微信文章的發布來舉個例子。一篇文章,內容可能非常好,但是如果排版的時候不認真,不投入,那么出來的效果,會非常的難看。
這些細節包括:寫文章的時候,有意識的控制每一段的字數,容勒習慣盡量控制在每段200字以內。這樣放在手機上閱讀,就不會太累。文字最多分成四個部分:
一級標題;
二級標題;
三級標題;
正文+引用。
標題最多三級,每一級在排版的時候,用不同的字號和標題格式;正文有無格式和加粗兩種,有人喜歡用背景色,容勒不太喜歡,這個就是個人喜好了。引用部分微信有自帶的引用格式。
而所有的文字,容勒最多用三種顏色,通常只用兩種顏色。因為顏色多了,會覺得混亂。
再說配圖。容勒的習慣是,寫文章的時候就設計好在哪里插入圖片,甚至是應該插入什么樣的圖片,并在這個部分留下編碼,例如(此處插圖001)。設計完所有的配圖方案后,就可以集中去找圖片,找完后,按照文檔中的插圖編碼進行保存。
為什么這么做?因為這樣做后,不但是你在微信發文的時候會方便很多。在你往其它的網站發布的時候,也會非常的便捷。
這里只是拿微信文章的排版來舉個例子。細節無處不再,需要你不斷的優化它。
三、假設-實驗-結論
還有500多個字的額度了。因為容勒自己寫文章,懶得去配圖,所以把每篇文章限定在2000字,怕篇幅太長了大家看了累。那下面的幾條簡短說。
在互聯網運營中。講究的是速度和最小成本,或者說最小試錯成本。大家經常會接觸新的東西,誰也不敢說自己什么都懂。也就不存在【畢其功于一役】、【憋大招】的可能性,至少這個可能性很低。
所以,我們就要學會使用:假設-實驗-結論的方法。當你要做一件事情,又不確定的時候,先做一個假設,然后去進行測試,通過測試的結果來得出結論,再加大投入。
這有點偵察兵的意思,你假設幾個敵軍的據點,然后派出小股偵察兵進行偵查,通過偵察兵的偵查,知道了敵軍指揮所的準確地點。然后再沖擊,大部隊壓上。
四、優化主義
沒誰能一上來就做到完美。我們不需要完美主義者,我們需要優化主義者。通過數據分析和評價標準,對你做的事情進行優化。讓數據越來越好看。讓你的能力不斷提高。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關于正確的做事的規則和方法,還有很多,篇幅所限,先說到這里。如果大家有興趣,容勒以后會再展開討論。敬請關注下一篇【流量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