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625Amy媽聽課筆記』輕松父母養成術系列課(一)如何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LULU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管多大的孩子都是很愛發脾氣的,孩子一發脾氣我們就不知道要怎么做,甚至會跟孩子對著發脾氣。我們如何應對愛發脾氣的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看見情緒

孩子發脾氣時候我們最能夠感受到的是情緒,孩子發脾氣時候的情緒肯定是負面的,這樣一種情緒我們首先要看見它。

未滿足的需求

這樣的一份情緒它的背后到底是什么,通常不管是孩子還是成年人它的背后有可能的兩個大方面一個是未被滿足的需求。比如天氣冷的時候,孩子要吃冰淇淋,父母肯定不會給買,孩子想要吃冰淇淋的需求就沒有被滿足,孩子就會哭鬧。

一個人都會有很多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成年人對沒有被滿足的需求會忍住,或者等到自己有時間或者能力時候再滿足,而孩子的需求沒有被滿足,只能通過情緒來表達,首先要看到這個情緒,他是不是有一個需求沒有被滿足而導致他發脾氣呢。

被要求改變

另外一個會讓孩子有負面情緒的原因是孩子被要求改變,我們生活中我們有多少次想要改變孩子行為,例子:今天早上準備孩子最喜歡的紅豆粥,今天孩子起床后就不喜歡吃,要出去買蛋糕吃,你知道他是喜歡吃粥,只是因為起床氣,就會想很多辦法讓他吃粥,這就是想要改變孩子。這種情況下孩子就會特別煩躁 ,就會發脾氣了。當孩子被要求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他同樣會發脾氣。

當我們看到了孩子的情緒之后接下來要做什么?很重要的是我們對情緒的認識是怎樣的?所有人都有情緒,孩子有情緒,我們能不能真誠的接納,我們是孩子的父母,孩子有情緒了先不管其他原因,先真誠接納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孩子也是人

孩子也是人,孩子也有需求,只是孩子的需求在成人看來有點不恰當。在孩子世界里,他的需求沒有對錯之分,只有想要不想要之分。所以我們要從這個角度看到他的需求。成人的需求能夠自己控制,有人身自由,而孩子偏偏被我們管著,當孩子的需求我們不能都滿足時,孩子就會發脾氣。孩子是獨立生命個體,跟成人一樣,每個孩子都值得我們真誠接納。

孩子有不高興的權力和自由

為什么我們看到孩子哭就覺得天塌下來了,我們父母都希望孩子每天高興快樂,一個正常人就有不高興和不快樂時候,我們為什么不能讓孩子痛痛快快哭5分鐘呢!孩子宣泄情緒時,扔東西也好,哭鬧也好,只是靜靜陪伴,這才是真正的接納。孩子可以不高興,可以遇到挫折。孩子平時有挫折時立馬出手幫助,不讓他哭,不給他不高興的權力和自由,孩子以后遇到挫折怎么會勇往直前。

孩子可以哭

回想我們小時候,哭的時候爸媽棍子、恐嚇就來了,我們就不敢哭,把哭壓抑在心里,很憋屈,看到孩子哭就難受,孩子把過去我們壓在心里的憋屈都哭出來了,就會不爽,這不是孩子帶給我的,是把悲傷的記憶都帶出來的。所以我們見不得孩子哭,要認識到這是我自己的事情,跟正在哭的孩子沒有關系,孩子哭出來就沒有內傷,不哭更加不正常。父母要成長,不是讓孩子變得更加優秀,讓孩子身心健康才是我們要幫助孩子發展,是從成人提供教育環境開始,關系好了身心才會健康。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傾聽陪伴

當我們看到了孩子的負面情緒后,我們明白了他們是為了什么有情緒后,當我們真誠接納后,我們是不是就什么都不做了呢?當然不是,我們做不到無條件接納孩子所有行為,當我們看到孩子的情緒,我們接納他可以有這個情緒,我們可以嘗試去做一件事,就是傾聽陪伴。如何更好的傾聽陪伴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基本傾聽

基本傾聽可以理解為簡單的傾聽,我們不需要做太多的事情,也叫消極傾聽,基本傾聽的能力每個成年人都有。首先要做到真誠而專注的傾聽孩子。放下手上的活停下來,真誠專注的跟他在一起,在態度上要真誠專注。第二個是簡單的回應,說的太多對孩子來說就是困擾,孩子需要花很多精力時間去思考你在說什么,越小孩子越簡單回應越好,把內心深處聲音說出來。第三個是邀請式話題,如果孩子從幼兒園回來不高興,但是他什么都不說,這時候可以邀請他,問發生了什么事,媽媽想知道,可以跟我說一下嗎?因為你在真誠專注的溝通,孩子多半會告訴。

圖片發自簡書App


積極傾聽

積極傾聽從技術層面來說非常簡單,當孩子發生有情緒事件之后,總是會告訴你一件事情,你要用耳朵去聽,用眼睛去看,用所有感官去了解事實,了解孩子當下的感受,關注聽事實+聽感受。聽到了之后,用真實理解性方式反饋給孩子。

圖片發自簡書App


沉默陪伴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我們還可以做的就是陪伴,無聲的陪伴,沉默陪伴。當孩子不想說話,用基本傾聽,積極傾聽沒有效果的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沉默陪伴。不說話不代表只是一個人的軀殼陪在身邊,而是要內心連結在一起,內心感受他的不愉快。

答疑:

1、正在吃飯或者做重要事情的時候發脾氣,是哄著完成,還是停止吃飯等事情?

這時候繼續吃飯是不太可能,去觀察事件的輕重緩急,孩子的情緒強弱。根據當下的狀態,有情緒時候沒辦法做其他事情的,吃飯時有情緒把飯吃下去,吃下去的是負面情緒,同理孩子情緒,傾聽陪伴。

2、怎么教孩子把情緒發泄出去,除了積極傾聽,比如有什么具體動作或者方法。

孩子因為什么有情緒?不會發泄卡在那發脾氣,孩子哭鬧、扔東西都是在發泄,看你能不能接納這樣發泄情緒的方式。讓孩子情緒流通的方式就是傾聽,陪伴他。這就是最安全不傷害自己和別人發泄情緒的方式。

可以跟孩子在情緒好的時候玩游戲,運動也是情緒發泄的方式,打沙袋,球類,玩枕頭大戰的游戲。等孩子大了自己就學會發泄情緒。

3、我家大寶快5歲了,平時只喜歡聽夸獎的話,有點批評或說他就不開心,有時候還會發脾氣。有點急躁,比如看電視有時網絡不好,過一會才放出來,他就大聲叫或哭叫。我們經常說等下,不用急,但還是這樣。

很多父母都會覺得孩子有情緒不好,其實這是很正常的情況。你批評他自然不高興,這是人之常情。我們面對的是跟我們一樣的人,有開心就有不開心。用批評指責的方式是非常無效的,還會對孩子造成危害。

4、孩子發脾氣傾聽共情后,孩子情緒平靜下來后還要不要講道理。

這要看當時情況,孩子發脾氣時候我們傾聽并不是工具手段,傾聽也不是我們的目的,孩子發脾氣那個當下我們只是要陪伴他,跟他在一起。平靜下來之后看事情對你的影響,當不生氣的時候孩子已經接納事實。

5、我家是男孩,3歲8個月,我現在很頭疼的是跟他講不通。比如:他現在想吃蘋果,而家里沒有了,我跟兒子說:“好的,但是現在家里沒有了,我們下去買好嗎?”但是兒子根本就油鹽不進,只顧自己哭鬧,嘴里會嘟囔“我不,我不,我就要吃蘋果,我就要吃蘋果......”

這種情況下只是傾聽,而不是給他解決辦法。他的情緒被看見,就會好一點,不會那么著急了。很多時候情緒來的時候去傾聽他的情緒,而不是解決問題。人一旦有情緒就解決不了問題了。

6、傾聽是沒錯的,孩子無理取鬧后如何讓孩子改掉壞習慣?

跟孩子溝通,如果你一直在說,孩子不會聽的。聽到他想說什么,我們再說,他是會聽的。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