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影視明星馬伊琍的女兒文君竹(小名愛馬)在全國舞蹈比賽中奪冠的消息不止刷爆了拉丁圈,還上了微博熱搜榜頭條。
不少網友紛紛在下面留言:“看照片就能看出舞姿優美,氣場十足?!?據杭州本地專業拉丁培訓學校的相關人士介紹,愛馬參加的比賽,是中國國內規格最高、規模最大的體育舞蹈比賽之一,并不是哪個草臺班子因為追逐某些利益而拼拼湊湊出來的雞肋賽事。這并不是愛馬第一次拿獎,早在今年的6月份,她同樣拿到了所在組別的一等獎。
愛馬不僅舞蹈出色,人家還是媽媽的“貼心小棉襖”。
不僅如此,她善于學習、樂于分享。
努力不是靠金錢堆砌出來的,善良不是靠喬裝打扮出來的,小愛馬硬是憑借著自身的勤奮和大人適當的引導,活成了“別人家的孩子”,讓旁人羨慕不已。
虎媽無犬女,這個善良、溫暖、多才多藝的小愛馬究竟是怎樣煉成的呢?
有人說,因為她的媽媽叫馬伊琍。
1
現實中,“智慧”、“執著”、“成熟”一直是馬伊琍的標簽。
在“馬司令”這個名號被文章叫響之前,她在劇組被稱作“小馬哥”,而最親密的朋友會叫她“老馬”。在早先與她合作《北上廣不相信眼淚》時,男主角朱亞文就把馬伊琍比作一本百科全書:“無論演戲或者生活,聊到什么話題她都能侃侃而談,張口就來,她不僅能告訴你原因,還會提供她的態度?!?/p>
上戲畢業、學生期間就走紅的馬伊琍,憑借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本有機會進入“成功人士”的圈子,成為一名闊太太。但是馬伊琍不喜歡,她說:“那種(成功人士)我一眼看不到他心里,我不喜歡跟這樣不透明的人打交道。男人應該是很坦誠的,至少我跟他交流的時候,我是能在他臉上看到反應的。”
基本看不到她會為一個角色跟誰爭到頭破血流,因為她堅信“該是你的別人根本搶不走”,相反,她“懶”到導演都看不下去。早些年前,已經被定為女主角的她,在劇組看到其他演員資料,隨意翻了幾本,其中甚至有小有名氣的女演員,她們把演過的劇照、角色定妝照裝訂了厚厚一冊。她非常驚訝:“怎么要做這么厚?”副導演搖頭,馬伊琍是他見過最懶的女演員:“不但不主動交資料,來組里連個照片都不帶?!?/p>
這種獨到和決斷,讓她在出道以來,做出了常人難以理解的決策:第一,下嫁給當時籍籍無名、年齡小她8歲的文章;第二,“二胎”剛出月子,丈夫就被爆料“出軌”,她用微博“戀愛雖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作為唯一的回應,亮明了態度,表明了立場,委屈但不糾結,成熟得一如馬伊琍。
2
我不懂什么叫挽留,我只知道,愛我的人不會離開我,因為他知道,我會難過。你無法叫醒一個裝睡的人,也無法感動一個不愛你的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馬伊琍
美國心理學家赫威斯特提出的心理成熟標準,婚姻關系成熟表現在,能夠“平視”異性,也就是當事者能夠理性地考慮并選擇婚姻對象,并開始準備成家過獨立的家庭生活;在行為上能夠扮演適當的性別角色。
馬伊琍的淡定與包容表現出了她的成熟,她深深明白,婚姻與愛情本是兩種生態的存在,愛情是片刻短暫而充滿幻象的,婚姻則要包含很多日?,嵥椋魏胃星槎加衅谙?,只是誰都無法預料最終的結果,因此,苛刻,才最終害人害己。
當然,她是不怕離婚的,手里有錢,心里不慌。可是日子不是過給別人看的,更不是解氣的出口。很多女人都被卡在男人出軌是離還是繼續這個關口,既做不到干脆離開,也做不到寬容原諒,到最后,每天咀嚼痛苦、自哀自怨,生生活成了一個怨婦。
“馬司令”選擇繼續婚姻,就是選擇了一個最符合她一家人共同利益、最符合她一家人生存需求的決定。她不是男權思想的擁躉,因為她本身就是一個雌雄同體的存在。
誰都有機會做出自己的選擇,而她選了一條對自己、對孩子發展最有利的道路,誰說她是受害者?
2015年6月29日馬伊琍的生日,文章為自己的愛妻慶生并再次“求婚”,夫妻倆現場深情相擁。他說道,“小文以前不靠譜,今天以后想靠譜了。有你,便是一切。老婆,求求你嫁給我。”
好的女人總是在給男人的生命注入能量,激發活力和快感,而不是消耗男人,像蛇蝎美人一樣扒皮抽筋吃肉飲血。
近年來,文章情商的不斷增長,當年那個盛氣凌人的文章已經消失了。從“出軌門”里走出來的他,逐漸褪去青澀,學會擔當。
2017電視劇盛典典禮上,文章憑借《少帥》獲得電視劇年度品質表演巨星,獲獎感言中他流下了激動、感恩的淚水。
9月16日,第31屆金雞獎在青城呼和浩特盛大開幕,第一次執導的文章憑借著電影《陸垚知馬俐》榮獲了導演處女作獎。文章獲獎時表示自己很意外,因為這是個“一輩子只能拿一次的獎”,還對家人和劇組成員表示感謝。
與女兒一起出現在公眾場合時,文章也表現得低調、有原則。
3
在養育子女的道路上,馬伊琍愿意隱藏起曾經的些許鋒利,改變自己原有的步調,來配合女兒的成長。在拍攝《北上廣不相信眼淚》這部劇的時候,正值她小女兒8個月,家人朋友都建議她停止母乳喂養,她不同意。在長微博里,她描述了一個背奶媽媽的工作狀況:每天6點起床,8點出門,中間的兩個小時一邊吸奶,一邊吃早飯。收工時,如果拖太久,我會在車上系上安全帶、拉上窗簾就開始手擠。
為什么這么拼?“這個階段你會覺得孩子比一切都重要,什么都希望給孩子做讓步,喂奶這一年只占人生的1/70,但對孩子的健康終身受用。其次這還是在于你對自己的要求,我就是一個對自己要求特別苛刻的人。”
她對自己特別苛刻,對女兒卻有些“放縱”。
馬伊琍在談子女的教育問題時,曾講了這樣一件事,她的大女兒愛馬提出要打耳洞,征得爸爸文章同意后,馬伊琍便開始尋覓安全可靠的穿耳處,準備女兒下課就帶她去,卻忽然想起自己高二時穿完耳洞一直發炎鼓起小包,馬伊琍隨即打電話給醫生,醫生稱:“有很大機會遺傳,并且不打耳洞沒事,一打才會發病,沒有治療辦法,屬于良性腫瘤,建議不打。”
馬伊琍并沒有武斷替女兒做決定,而是把醫生的話告訴女兒,讓女兒自己考慮清楚并做決定,愛馬想了想后,最終放棄打耳洞。
說她對女兒“放縱”,有時候她卻冰冷得像一個“后媽”。
女兒愛馬第一天上幼兒園就哭鬧,她卻頭都不回就走掉,躲進車里才開始哭;同班的孩子上一兩個小時就跑回家,馬伊琍堅持把孩子丟幼兒園一整天;接女兒放學時,愛馬摔了一跤,馬伊琍也會原地不動站著,看女兒自己爬起來。她說:“我知道獨立對一個女孩多重要,獨立會讓女孩內心更堅強?!?/p>
心理學家、教育專家蒙臺梭利曾經說過,獨立是所有生物自然發展的內聚力量。這一點上,那個崇尚獨立、堅韌、勇敢的馬伊琍,便是女兒如今所獲的最大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