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情緒總會藉由身體表達出來。如果我們可以從身體感受來認出情緒,即便是最強烈的情緒也可以緩和下來。
舉例來說,當我們哀慟或悲傷時,會感覺到胸口緊緊的或胸口被挖空。我們憤怒時,通常會感到脖子、肩膀、下巴或雙手緊繃。我們恐懼時,則往往會覺得胃部緊縮。而羞恥通常會帶來上身或頭部空虛的感覺。
練習四:緩和你的感受
1.下一次當你感覺情緒(憤怒、悲傷、恐懼或羞恥)時,指出那感覺留駐在身體的哪個地方。
2.一旦你指出那情緒位在身體何處,試著去緩和它,而不是去強化它或抗拒它。(單純地觀察它,輕輕地幾個呼吸,不抗拒,不強化就是緩和)
3.當你試著讓情緒緩和下來,留意你的身體有什么感覺。你感覺到沒那么緊繃了嗎?你更放松了嗎?
4.持續緩和你的感受。
以正念和自我慈悲的方式來處理痛苦的感受,就是與它們為友。這關乎緩和生理或情緒上的苦惱,而不是強化它。這也關乎被你所經歷的痛苦事件打劫,亦即在情緒上對你所愛的苦敞開心胸。
自我慈悲和正念可以聯手幫助你經驗與受虐有關的痛苦,但不會把自己逼瘋、把自己拋向過往,或讓自己陷在過去之中。把自我慈悲和正念結合起來,可以讓你面對痛苦并充分體驗它,安慰自己和走向真正的療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