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驢得水》我看了兩遍,看過之后感覺什么都沒有,又感覺有好多……相信看過的人對劇情都非常了解,整部戲就是講1942年一名校長帶領幾名老師搞中國農村教育實驗,講述中國的農村教育,可在我看來今天也同樣適用。教育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問題”!
? ? ? 電影中每個人都有缺陷,隨著劇情的發展他們的性格原則都在發生著變化,而所有人物中我最討厭的是孫校長,打著振興農村教育的旗號,卻干著坑蒙拐騙的勾當。撒一個謊就需要一個又一個謊言去圓,劇中的其他人物都曾希望坦白,好幾次謊言即將被拆穿但都被孫校長阻止,還美其名曰做大事不拘小節。雖然到最后孫校長都一直堅持搞農村教育,但他為了堅持自己的夢想,放棄原則放棄底線,違背教育的初衷,他的堅持意義在哪?教育出來的學生又將是什么樣子?周鐵男就是孫校長的學生,特派員一聲槍響,他跪地求饒,從此在他的世界里命最重要,其他……都可以忽略。
? ? ? 劇中好幾句話都讓我深思。特派員說:“在你們幾個人當中只有呂老師是干干凈凈沒有污點的”。一個根本就不存在的人當然沒有污點,但只要是人就會犯錯就會有污點。這也就印證了劇中每個人都會犯錯,但犯錯不代表一個人可以沒有底線沒有原則。
? ? ? ? 裴魁山說:“中國最缺乏教育的或許不是農民”。農民在中華文化中一直都以憨厚樸實、真誠善良的形象出現,也確實如此。(部分刁民除外)農民,他們接受教育的機會少,思想簡單,他們沒權沒錢,只希望過好自己的小日子安于現狀,而教育是為階級準備的。
? ? ? ? 我突然想起2015年暑假山區支教時一個孩子說,所有外來的人都說她們的大山不好,但她就愛就這大山,就愛這地方。我聽后很震驚,我認為她就應該通過學習走出大山改變命運。后來我理解她了,教育不是將我們的思想意愿強加給他人,他們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但他們同樣有自己的自由與信仰。劇中的一曼放蕩不羈卻是唯一追求自由的人,最后只能在他人的道德綁架下發瘋而結束生命。劇中似乎沒有一個人有自己的信仰,信仰是個很“可怕”的東西,一旦擁有就會伴隨一生直到生命結束……
? ? ? ?影片最后孫佳說 :“過去的如果就這么過去了,以后只會越來越糟”。我不知道過去的能否過去,將來會怎樣?我知道既往不戀,當下不雜,未來不迎!
? ? ? ? ?可能因為我也將成為一名老師,所以對這部電影情有獨鐘,我在想自己以后會是個什么樣的老師?我能不能潛下心來做老師?我只希望自己能做一個良心的特教人,做良心教育。
? ? ? ? ?這部電影向我們展示的東西太多,留白也多,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