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長大的地方才是自己的依托
文/MR.MZ
昨天的夾縫中的理想者文章大家都有閱讀?本來只是寫了我的那天經歷的事情,在讀者看來可能寫的有點悲觀嘛!有位微信網友鯡魚評論很入骨“
夠土,夠糙,夠勁,夠真實”。我喜歡這個評論,很貼切,肯定是認真批閱后得出的評語。
微信網友可能不知道,芒種從春天開始一直在玩一個叫貓弄MONO的app并且在里面申請了一個內容站,每天都進行一些精神食糧的更新上架。如今也有了一些忠實的讀者。
當然芒種微信平臺的文章也會同時發布在貓弄上去。
今天的題目就是來自一位貓弄讀者對芒種昨天文章的評論里的一句話。別致的芥末說“在濟南待過一年左右,突然發現小城市夜晚看不到賣唱的藝人,看不到燈火輝煌的建筑,看不到形形色色的人們,從小城市到大城市再回到小城市,但是卻能好到自己還存在著,似乎從小長大的地方才是自己的依托,哪怕夾縫再窄”。
從小長大的地方是哪,是家,是親人在的地方,是故鄉。
這讓我想起了去年中秋回家時的我。我獨自一人在中秋節前一天做高鐵回家,在朋友圈曬了一張車票,我說,我有大半年沒回家了,有好多朋友都給我點贊評論,記得有一位朋友說你怎么這么久都不回家一趟??赡芩惶私猓野謰尳洺頋细绺缂遥也换乩霞乙材芎陀H人團聚。
家是有親人在的地方,在這個快速發展的時代,故鄉已經不再是單指以前散文里那個生我養我的地方。有親情的地方,小時候生養的地方都是故鄉,有親人在的地方都是家。不管這個地方是在濟南,還是在北京更或者是國外的某個角落。
從別致的芥末評論,我看的出來,他也曾經像我一樣,年少時,為夢想出門遠行,后來有了自己的家庭,又要照顧父母,回到生養自己的城市,回到父母身邊,當然他也當了父親,成為一個家的頂梁柱。生活不一定很富裕,但是一定很幸福,很美滿。從小長大的地方才是自己的依托,哪怕過的平平淡淡。
就在兩個星期前,芒種以為同學結婚了,我很羨慕他。羨慕他能和父母在一個城市,羨慕有了自己的小窩。他畢業后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長所在城市,他知道在外面混的再好到最后也還是要回到家鄉的,“父母在,不遠行”。現在看來他做的很好,結婚了,有了家庭,在自己的城市建立屬于自己的朋友圈,做點自己的事業,簡單快樂。
可是現在很多像我一樣的年輕人,為了所謂的理想,去外面的大城市,去北漂,去魔都。每天沒日沒夜的工作,到頭來什么都沒有留住。這不是什么好的夢想,至少自己過的并不怎么好。
白天上班看領導臉色,晚上紙醉金迷的夜生活。自己獨自躺在床上想想,如今我我們已經變的不像自己了,已經沒有了兒時的影子。曾經想讓媽媽拉著你的小手過馬路,如今呢,一月到頭,一個電話都懶得給爸媽打。
不管什么時候,我們都不會忙完的,忙不完的工作??墒怯H情不會等人,趁現在,多給爸媽打個電話,大齡單身的抓緊解決個人問題,多抽時間回家陪陪父母。他們才是你一輩子的財富,你的后院平安無事你的事業才能有時間做的越來越好。
夢想在哪里都可以去實現,不管你現在是選擇在父母身邊,在家鄉,還是在遠方。不要心里只裝著夢想,事業,金錢,還有親情,家。
哪怕夾縫再窄,生活再茍且,有家在,有親情在,你就是幸福的。
今天給大家留個問題:如果你離開家鄉親人十年了,你會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