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 日記 琴梔子
作為一個熱愛寫作的人,今天本應沉下心來完成自己的閱讀計劃,而今天的我對于寫作這件事兒有點浮躁。浮躁的原因來自于今早自己發的那篇影評。
因為是第一次試寫比較正規的影評,又是第一次在簡書上發文章,在公開投稿之后,我非常關注自己影評的閱讀量,時不時地就會拿出手機來刷一刷,很期待自己作品關注度的提升。一旦看到沒有多少人點“喜歡”,就好像以前的自己沒有看到朋友圈“點贊”一樣,有點小小的失落。
下午看到寫作群里劉主編推送的充滿真情實感的學員文章,突然意識到自己昨天試寫的影評,過于“八股文”。我只注重了影評應該書寫的角度,對電影進行了一個較為客觀的評價,而出于自己內心真實想法的表達過少。雖說影評的角度還算全面,但“套路”過多。
由自己首次小小的影評經歷,我聯想到了現在網絡上的一些熱門文章。發現有不少熱文雖然干貨很多,文采出眾,好評頗多,但這類文章多屬于實用文、時政文或勵志文,表現真實生活和流露真情的美文越來越少了,受到的關注和喜愛也不及那些商業文,寫作成了一件愈發功利的事情,這個時代,似乎很難產生像林語堂、汪曾祺、周作人、汪國真等善于用樸實卻又雋永的語言表達生活情感與人生哲思的大家了。
文學的功用很多,可以是審美的、抒情的、教育的等等,但我認為作為一個初出茅廬的新手,最不應該有的就是“功利心”。文學的確可以成為謀生手段,但套路過多,只為吸引眼球的創作或許很難達到引發讀者共鳴的境界。或許寫作這件事兒,需要更多的是真誠,套路只是輔助,相信真正的好文章,是靠真誠而不是靠套路來達到心與心之間的碰撞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今日謹以此文提醒自己,在寫作的路上,多一點真誠,少一點套路。您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