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呵呵噠

01.

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話: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真的是這樣嗎?

一位同學,在老家的一家事業單位工作。因為小城市固有的人情關系,他家里又沒有很好的背景,所以在單位混得并不好。3年了,工資還不到5000,職位也是基層的辦事員。

窮則思變,他開始思考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都說大城市好,那里有更好的機會和資源,能夠結識更多的優秀人才,開拓自己的眼界,能跟上時代的潮流和發展,在那里工作,說不定自己就能當個小中層,迎娶白富美,做個人生小贏家了。

也許我應該去大城市,他想著。

他聽說現在互聯網企業是風口,有個朋友也是畢業在一家互聯網的創業公司上班,現在公司發展很快,下個月上市,他馬上就能拿到原始股,每年分紅都有十來萬呢!

也許我應該辭職去私企,他想著。

但是他舍不得現在穩定的工作,萬一要是辭職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呢?到底怎么選擇?他篤信“選擇比努力更重要”,所以一直很糾結。

當他說這些的時候,我只是笑而不語。因為這個話,他工作第一年就開始說起了。說了兩年,他還是原地踏步,既沒有去大城市,也沒有勇氣離開體制,還是現在的小辦事員,每天渾渾噩噩地過日子。

可以想見,過度糾結于選擇本身,就會讓我們駐足不前。過分追求完美,其實是對未來的妄想,還有對現實的逃避。這種糾結,往往為我們的不作為找到一個看似合理的借口:我要做最好的選擇。

這種追求完美的選擇,早晚會害死你。

02.

有人說,我糾結于選擇,因為我迷茫啊,找不到自己人生方向。

要知道,所有的方向都不是可以選擇出來的。真正的方向要在行動中尋找。方向永遠在路上。

選擇永遠是可以被修正和重塑的。我們總是高估了一次選擇的重要性,仿佛這一次選擇就決定了我一輩子的方向。

比如高考選專業,重要嗎?當然重要。但這不是一錘子買賣。很多人畢業從事的職業,往往不是大學所學,大學學的是一種學習方法,并且開始與社會的接軌和過渡。真正厲害的人,并不會因為大學選錯專業,而成了一個平庸之人。

比如畢業選工作,也不用太糾結,因為糾結也是徒勞。剛畢業的幾年,無論待在什么公司,最重要不是看薪水和職位,而是在工作中成長,提升自己的能力。每家公司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畢業時盡力去當時能去的最好公司就行了。

選擇很重要,但是沒有努力的選擇,連屁都不是。

相反,即便當時沒有做出最好的選擇,只要持續努力,進入另一個層次和圈子,自然會有更好的選擇等著我們。


03.

生命是長期而持續的積累。一次選擇,不會造成我們的人生不可挽回的損失,也不會讓我們突然跨上另一個人生巔峰。

一位韓裔美國人,名叫珍妮蘇克。她從小喜歡舞蹈,小時候就進入了美國頂尖的芭蕾舞學校接受訓練,但是她父母擔心她影響學習,15歲時被迫終止舞蹈學習,她的舞蹈夢想,就此破滅。

然而她通過自己努力和藝術天賦,考進了耶魯大學。在此期間對文學燃起了強烈的興趣,畢業時拿到獎學金到牛津大學又攻讀法國文學,獲得文學博士學位。

在我們普通人看來,連續跨專業、跨學校讀書,還是兩所名校,夠折騰了吧?但讓人汗顏的是,她認真學習文學后,覺得自己不適合做文學研究,反而對法學產生了興趣,于是繼續開啟學霸模式,進入哈佛大學法學院,并獲得法學博士學位。37歲時,她成為哈佛商學院首位獲得終身教職的亞裔女性。

如果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那珍妮真是個失敗的人,每次選擇好像都是推倒重來,前面的努力都付之一炬。然而事實上,她勵志的經歷受到了韓國國民的崇拜,雪花般的咨詢信件不斷地向她送去。她作為韓國的勵志偶像,還受到了韓國總統的接見。

其實我們仔細分析,會發現,珍妮看似跨專業的學習,其實并非推倒重來。曾經的努力,一定會在我們人生中留下深刻的印記。認真修剪過的樹枝,不會凋謝,反而會在原來的地方長出新的枝丫來。

她中斷舞蹈時,每天以讀詩排遣,致使她后來攻讀文學;她文學的素養和積淀,對她研究法學大有裨益。在哈佛法學院教學時,創造性地結合芭蕾舞開創了《表演的藝術和法律》,將童年的舞蹈情懷又重新體驗了一把。

這世上,沒有白費的努力,只有徒勞的糾結。

喬布斯說:你必須相信,那些點點滴滴,會在你未來的生命里,以某種方式串聯起來。

所以,與其浪費時間糾結,不如追隨自己的內心,馬上行動起來。你的每一步腳印,終會帶領你通往夢想的彼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