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重新思考生命的意義。
單身問題在現今的社會越來越具有話題性、也是具有時代意義的一個問題。放眼世界范圍,無論東方還是西方,在我們的身邊,單身群體都在不斷的擴大,甚至已經發展成了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尤其是生活在都市的單身群體更是驚人。
何時起世界開始對單身充滿了敵意,我們已經無從追尋這個開始。年紀越大我們越感到焦躁不安,大多數人就是在這種焦躁不安之中,匆匆忙忙的將自己的下半生交給了一個“陌生人”。
“陌生人”多么可怕的一個字眼,我們都不喜歡陌生的環境,更遑論讓一個完全不認識的人進入我們的世界。陌生人進入我們的世界,意味著我們要向對方放開自己的心靈,但這樣毫不設備的讓另外一個人進入我們的世界有幾個人可以做到?
做為單身的你經常會聽到這樣的問題:“這么大了還不結婚,你還要等到什么時候?”,這也許已經是我們大多數單身的人聽膩了的一句話。難道我們的一生真的是追尋另一個人,然后共度一生的事?
難道我們的一生真的僅僅是追尋另一個人,然后共度一生那么簡單?
是隨波逐流地投入婚姻,還是保持精神與身體的自由?
難道單身的人真的就如輿論所說的——內心充滿了寂寞,或者恐婚或者不愿負責任、盡義務嗎?
不!我們不是寂寞!我們只是在享受人生而已——孤獨不代表空虛無聊,一個人的生活未必不如兩個人更精彩!
誠然,世界給予我們的孤獨有時候是我們難以忍受的,然而,當我們的精神獨立自由起來了,所謂的“孤獨”就是一個吹脹了的氣球,一戳就破。也許,它還會幫助我們完善自己的靈魂。
放眼世界,無論西方世界還是東方世界,在你我的身邊,單身群體不斷地壯大(也許你也是其中的一員),早已成為了一種惹人矚目的社會現象。
這看起來小眾,實則是覆蓋面極大的一個話題,因為這個話題牽涉到了個人生命價值取向的問題,以及經濟、社會、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等原因——可以說,選擇單身或進入婚姻,其實事關每個人。
《從前喜歡一個人,現在喜歡一個人》這本書的觀點讓我從迷茫的路途中看到了一絲光亮,書的作者波里克結合自身經歷,擲地有聲、充滿挑釁的故事說明了,只要下定決心往獨特的路上前進,就能讓生命真正地獨樹一幟。其犀利的文字像一把鋒利的斧頭一樣,一點一點敲碎周圍人給我灌輸所謂“早晚都要結婚”這種思想。我喜歡肆無忌憚的在家里釋放情緒,我也享受一個人生活的自由甚至孤獨,那種單憑一張紙就強迫我改變生活習慣,強加給我婚姻里的種種束縛,以及婚后對我不生小孩的聲討,想想都會讓我喘不過氣,我這樣的思想的人真的適合婚姻嗎?至少現階段我并不應該步入婚姻,跟我有類似想法的人并不在少數,但我們最難掙脫的就是親人的“我是為了你好”。
我們到底想要怎樣生活?
我也許沒有與輿論抗爭的力量,但我決不會對“女人就應該結婚”這種思想妥協,如果將來有一天我決定步入婚姻,那一定是因為我已經準備好與我的愛情從此相伴一生,而不是放棄我的靈魂,去滿足那些聲稱為了我好的人的把控,畢竟將來婚姻的不幸只能由自己承擔。
事實上,“不管我們已婚或是單身,我們都應該認真地思考一個問題——我們到底想要怎樣生活?”
女性有個與男性不同的生活方式、教養方式,而只有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