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晉國公室和各大家族自晉獻公開始,大體上生活的橫向對照表。大體看一下晉國公室和各大家族中族長橫向對比生活的時間。
在正式將魏氏的歷史的時候,講一下晉國的特殊的軍事制度。
在正式講魏氏的故事之前,講兩個概念:1、乘,2、軍。
1、乘
乘是春秋時期軍隊的最小作戰單元,由四匹馬拉一輛戰車,每輛戰車有甲士三人,車下步卒72人,后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組成一個乘。
參考上圖,車載甲士 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車之首,稱“車左”,又稱“甲首”;右方甲士執戈(或矛),主擊刺,并有為戰車排除障礙之責,稱“車右”,又稱“參乘”;居中的是駕馭戰車的御者,只隨身佩帶衛體兵器短劍。這種乘法可以追溯到商朝。
這種戰斗方式就要求車上的三個武士擁有分別擁有三項出色的技能,御要會駕車,要有賽車手的素質,在戰場上,戰車奔馳往沖殺,可能一塊石頭,或者一個小坑就把戰車掀翻,駕車技能和御馬的技能必須非常優秀才可以,在中國歷史上戰馬和戰車是極其昂貴的,其相對價值絕對不比現在的任何一款豪車更便宜,御必然出自于貴族,不然沒有財力學習這項技能,是個絕對技術工種。
車右,這個崗位要求武功高強,既需要保護司機和車左,在飛馳的戰車中進行搏殺,一般人根本做不到,車左要求的是另一項戰斗技能,也是那個時代最重要的戰斗技能之一,就是射箭,那個時代戰場上主要武力輸出。
2、軍
什么是軍?齊國、楚國分別有自己的軍事制度,這里不論述。晉國的軍是怎么編制的呢,以晉國最常用的三軍六卿制為例。
三軍分別是中軍、上軍和下軍。每軍分為兩個師(晉國是不是師,由于沒有史料支撐,參考西周的軍事制度,暫時這么叫,如果更準確的定義再改)。每個師由n個大夫率領m個乘構成。
軍級領導由卿充任,卿之下由大夫來指揮,卿之下由武士來領導,這樣一個金字塔型的權利結構。
為什么要說這些,因為魏氏自畢萬開始到魏悼子這三代人,魏氏一直處于大夫階層,是上陣搏殺的中等貴族。
縱觀魏氏的家族史,會發現魏氏家族男性擁有一項特殊技能,這個家族自帶猛男基因,幾代人都是猛男,在晉國這個高速發展軍國主義國家,這種天賦雖然不能讓魏氏躋身高層,但是確深得高層喜歡,魏氏是晉國大量需要的技術型人才,是多多益善的那種。經過三代人的積累,魏氏在中層擁有足夠的人才儲備,一旦登上卿位,魏氏就牢牢的把控住卿位,直至三家分晉,笑到最后。
魏氏的來源
被記錄的魏氏的最早的先祖叫畢公高,是周文王姬昌的庶子、周武王姬發的異母弟。趕上武王伐紂公司上市,由于血緣上自帶原始股的子宮優勢,在武王得到天下之后,被封到畢國(現咸陽附近)于是為畢姓。后來畢國被滅國之后,子孫成了庶人流散各地,有的甚至跑到蠻夷之地。
其中的一個子孫叫畢萬,從后來的經歷來看,雖然沒落了,但是沒有把祖宗傳下來的手藝放下,成年之后到處投簡歷,在去晉國之前作為姬姓子孫(文王演周易),就占了一個屯卦,大吉大利今晚吃雞,于是畢萬高高興興的來到晉國,很幸運,晉獻公時期是晉國大擴張的時期,由于業務能力突出,很順利就被錄取了,還被選拔到士這個階層可以出任的最高的崗位,給晉獻公當車右(畢萬在武功方面絕對是萬里挑一),晉獻公的司機時候趙氏的祖先趙夙,另一個有著家族手藝的破落士人,由此可見,這兩個家族能笑到最后,不是偶然。
晉獻公十六年,晉獻公發動對霍國、耿國、魏國的滅國之戰,戰斗很順利,三個國家被滅國,戰后,晉獻公將耿城分封給趙夙,將魏城(今山西芮城北)分封給畢萬。這里不得不說近水樓臺先得月,老板身邊好升遷啊,除了他們本身業務能力強之外,晉獻公的這次分封也存著上位者的權謀,趙夙和畢萬都是野武士,在晉國沒有根基,將封地分封給他們,他們只會對老板效忠,同樣也遏制國內其他家族擴張勢力,晉國曲沃之亂就是由強枝弱干引起的,晉獻公時期驅逐有繼承權的公室的最重要目的就是遏制內部形成對君主產生威脅的力量,趙夙和畢萬因為家族手藝得到了這次戰爭中的最大兩塊蛋糕,這件事告訴我們,熟練掌握一門手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選擇往往比努力更重要。趙夙和畢萬如果去其他國家,想這么快完成階級躍升,幾乎不可能,他們趕上好時候了。
畢萬被分封十一年之后,晉獻公過世,這時期畢萬沒有事跡被記錄到史書上,但是他應該沒有閑著,而是以大夫的身份追隨晉獻公馬不停蹄的四處作戰,參考晉國軍事制度。晉獻公一生共滅霍國(今霍州市西南)、楊國(今洪洞縣南),南邊的芮國(今芮城縣西部和陜西大荔、朝邑一帶)、魏國(今芮城縣中部和東部)、郇國(即荀,今臨猗縣南)、耿國(今河津市東南)、冀國(今河津市東北)、驪戎(今陜西華縣)、赤狄(即東山皋落,今垣曲縣境)、虢國和虞國十一國,戰爭頻仍,晉國貴族不是戰斗中就是戰斗的路上,畢萬這樣級別的貴族不能例外,沒有機會被記錄也是必然,再nb的上市公司的中層管理者也不可能每天都上臺領獎,那是高層專利,但是你不能說中層沒干活,沒有被除名,就說明干的不錯。
絕世猛男魏犨
畢萬的大兒子叫魏讎,應該是他還沒發跡的時候生的,晉獻公十一年,魏犨他爹畢萬去給晉獻公當小弟,魏犨跑到奔晉獻公的兒子重耳門下當小弟,(還有四個牛逼小弟分別是趙衰,畢萬同事趙夙的兒子;狐偃咎犯,重耳的舅舅;賈佗和先軫是晉國傳統貴族子弟。)父子分別在父子門下,像不像欒賓父子。后來重耳被他親爹晉獻公、弟弟夷吾追殺的時候,這五個人一直追隨左右,魏犨當時就以能打著名,是重耳的重要的保鏢,類似李逵至于宋江。
重耳謀求回國的時候,曾經短暫的去過楚國,雖然重耳跟楚成王沒談攏,但是楚成王對重耳非常禮遇,經常陪吃、陪喝、陪玩,那個時代,最nb的娛樂項目是打獵,一天在云夢澤打獵的時候,山谷中趕出一獸,似熊非熊,其鼻如象,其頭似獅,其足似虎,其發如豺,其鬣似野豕,其尾似牛,其身大于馬,其文黑白斑駁,劍戟刀箭,俱不能傷。嚼鐵如泥,車軸裹鐵,俱被嚙食,矯捷無倫,人不能制,猛地一匹。
楚成王趁機就試探重耳,看看重耳的斤兩,就問重耳,“公子天下聞名,來自中原的大國,見多識廣,這東西我沒見過,能不能教教我,讓我長長見識。”重耳知道這是楚成王的一次試探,心說龜兒子才知道這是什么鬼,但是說不知道,就會被楚成王看低了,還想著跟楚成王拿風投呢,就轉身看趙衰,那意思是“哥,該你出場了。”趙衰哪能不知道老大的意思,立刻上前說::“我知道。這頭野獸叫‘貘’,吸收日月精華,頭小腳小,喜歡吃銅鐵,拉的翔都是彩虹色的。沒有骨髓,皮可以當褥子,冬暖夏涼,辟瘟去濕。”趙衰一頓瞎掰,立即把楚國眾人都鎮住了,中原來的就是牛掰,紛紛點贊。
估計楚成王也知道趙衰在瞎bb,就問:“先生,既然你知道這個猛獸的名字,那怎么抓住他呢?”再次把問題拋給趙衰。因為之前楚國人沒抓住,你不是牛掰嗎,看看你除了嘴炮有沒有其他本事。
趙衰隨口就說:“皮肉皆鐵所結,惟鼻孔中有虛竅,可以純鋼之物刺之;或以火炙立死,金性畏火故也。”真的不得不佩服趙衰瞎掰的能力啊,沒有野獸不怕火的。
魏犨也聽出來楚成王的意思了,你們光嘴炮沒用,來點實際的。于是一躍而起,就奔著猛獸飛奔而去,徒手就跟野獸來了場散打,三下五除二把野獸打到,抓著鼻子把野獸牽回來,用火將野獸活活烤死。我們中原來的除了嘴炮,動手能力也很強。
在談笑間,重耳向楚成王展示了他的肌肉,向楚成王證明他是績優股,值得楚成王的投資。
楚成王說:“公子你的小弟都很nb啊,要文有文的,要武有武的。給你點贊。”
最后雖然楚成王沒有幫助重耳復國,但是重耳得到了秦穆公的幫助回國即位。
晉文公即位之后,幫助老大綠帽王周襄王砍了王子帶,得到了周王室霸王之證,但是當時的霸王的本職工作是尊王攘夷,其中最大的夷就是楚國,晉文公想坐穩霸主之位,必須跟沒事就到中原打劫的楚成王pk。于是就發生了城濮之戰。
戰爭經過簡述一下,晉楚兩軍相遇,晉文公有點虛,轉身就撤了九十里,來到對晉軍地形有利的城濮然后跟楚軍決戰,決戰之時,晉軍將主力埋伏在山里,欒枝假裝成晉軍主力,當楚軍全軍出擊之后,欒枝負責佯敗,將楚軍引入埋伏圈,欒枝裝的很像,出色完成將楚軍引入埋伏圈的任務,先軫、郤溱率中軍攔腰截擊,狐毛、狐偃率上軍夾攻楚左軍,楚左軍潰敗,魏犨在這次戰斗中負責堵截楚軍敗軍,所謂歸師勿遏,為了逃命,戰敗的楚軍都跟擋在退路上的魏犨玩命,魏犨充分發揮他的天賦,猛男,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將逃兵予以全殲,立下了大功。
晉文公城濮一戰成就霸業,大丈夫恩仇必報,在流浪的時候,曾經路過曹國。曹國的曹共公是個沒正形的,聽說重耳重瞳駢肋,就想見識一下,一見面就見識了重瞳,他心里就想也見識一下駢肋(一種畸形),沒等重耳說正事,他就安排重耳洗澡,重耳也沒多想,沐浴更衣本就是貴族的禮儀,就去浴室了,重耳剛剛脫光光,曹共公就帶著人沖進去,圍著光溜溜的重耳就是一頓參觀,看的這個高興,還指指點點的。這件事的嚴重程度不亞于性騷擾,重耳一氣之下離開曹國。曹國有一個好人叫僖負羈,他知道自己老大太不是東西了,立刻帶著重禮追上重耳替自己老大道歉,還送上重禮財物,資助重耳到別的國家尋求幫助。重耳從此就恨上了曹共公但是對僖負羈特別感激。
晉文公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行,報仇,于是揮軍殺入曹國,把曹共公給俘虜了,對曹國進行燒殺擄掠,但是晉文公下令,僖負羈對我有恩,別的地方隨便搶,但是不許搶僖負羈家。魏犨和顛頡兩個二貨搶劫搶紅眼了,看著僖負羈深宅大院直流口水,窮瘋了的二人哪還記得晉文公的禁令,搶完了才想起來,這可怎么辦,這倆二貨更直接,毀尸滅跡,一把火把僖負羈家給燒了,殺人放火不亦樂乎的魏犨不小心還被倒塌的房梁給砸傷了。
這還了得,晉文公一上臺就注重梳理自己的信用,是那種說殺你全家就殺你全家的信用,于是就想殺掉兩人,知識點得記住,不論是什么人什么情況都會有雙標,而老板依賴的業務專家通常是被法外容情的那個。晉文公對在殺魏犨之前,派出使者去慰問了魏犨,魏犨雖然莽但是不傻,他深深知道做一個有用的人重要性,他將木板綁在腰上,裝作沒受傷,多虧那個時候衣服寬大,藏得住,在使者面前談笑風生,使者沒看出來,回報晉文公,晉文公把顛頡給咔嚓了,假裝不知道魏犨也犯了死罪一樣。同志們,一定要記住,只要業務精深到老板依賴你的地步,再嚴格的紅線對你都有可能無效,例如某bb對某凡。所以做個技術大牛,很重要!!!晉文公想要爭霸天下,他需要魏犨這種工具人,而且是長期需要,他兒子需要,他孫子也需要。
也許是經歷過這件事之后,魏犨學會了低調,再也沒惹禍,老大指哪就打哪,對別的事情不聞不問,在晉文公、晉襄公時期的戰斗中沖鋒陷陣,做一個好用的工具人,魏氏也避開了晉國前期的殘酷的家族火拼,默默的發育。
魏犨晚年的時候,娶了一房小妾叫祖姬,長得年輕貌美,如花似玉,又聰明伶俐,魏犨因此十分寵愛她。祖姬對魏犨也非常的好,魏犨晚年由于常年征戰,渾身是傷,長期纏綿病榻,祖姬衣不解帶地照顧他,將他照顧的非常好,魏犨非常感動,就開始為祖姬做長久打算。祖姬對于老年的魏犨更像是一個保姆,沒有剩下一男半女,那個時代還有殉葬的陋習,于是魏犨經常把兒子魏顆和魏锜叫到身邊吩咐,“我死了,就為祖姬擇一門親事,備一份嫁妝好好嫁了她,這樣她才能有所依靠,我才能放心的走。”但是彌留之際,魏犨卻舍不得祖姬了,讓兩個兒子一定要把祖姬殺了給他殉葬,讓祖姬在地下繼續侍候他。
魏犨死后,魏顆并沒有把祖姬殺了殉葬,而是了一良人,并風光地嫁了過去,魏顆的弟弟魏锜很奇怪,“哥你怎么違背父親的遺愿啊,這是不孝啊。”魏顆說,“父親清醒的時候多次讓我把祖姬嫁人,這才是他的遺愿,他彌留的時候都糊涂了,那不是他的遺愿。作為孝子應該執行父親清醒時的心愿,怎么可以執行他的糊涂時候的胡說八道啊?”
其實可以看到出來,魏犨對下一代的教育非常的成功,他除了把祖先優秀的猛男基因遺傳了兩個兒子,同時也教會了兩個兒子明事理、低調。這個對于魏氏長期發展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
魏犨、魏壽余
晉獻公十一年,魏犨投到重耳門下,從此成了重耳的心腹大臣之一。
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
魏悼子徙治霍。生魏絳。
魏壽余
晉靈公四年,伐秦,取少梁。秦亦取晉之郩.六年,秦康公伐晉,取羈馬。晉侯怒,使趙盾、趙穿、郤缺擊秦,大戰河曲,趙穿最有功。七年,晉六卿患隨會之在秦,常為晉亂,乃詳令魏壽余反晉降秦。秦使隨會之魏,因執會以歸晉。
魏氏的封地(今山西芮城北)與秦國隔河相望。《左傳·文公十三年》、《史記·秦本紀》、《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為了招回已降秦國的本國謀臣士會,乃使魏壽余假裝以魏邑叛晉投秦,晉人故意捉拿了他的妻子兒女,讓壽余只身逃脫,壽余逃至秦國,提出愿將魏邑獻秦,得到了秦康公的信任,壽余于是暗中聯絡士會,最終逃歸晉國。
三代:魏悼子(霍)、魏顆(令狐)、魏锜(廚、呂)
魏悼子徙居于霍(今霍州市境內),他沒有特別突出的功績被記錄下來,他的最大功績是生了一個叫魏絳的兒子,晉悼公重用魏絳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自魏絳開始,魏氏經過勤勤懇懇出生入死向晉國貢獻了三代人,終于登上了卿族。
《左傳.宣公十五年》。公元前 594年的秋七月,秦桓公出兵伐晉,晉軍和秦兵在晉地輔氏(今陜西大荔縣)交戰,晉將魏顆與秦將杜回相遇,杜回不用車馬,率慣戰者數百人“下砍馬足,上劈甲將”,神勇無敵,魏顆欲以計取之。后魏顆在青草坡設伏將杜回誘致此地,展開大戰,正在難分難解之際,杜回忽然一步一跌,魏顆突然見一老人“將青草一路挽結,以攀杜回之足”,使秦國大力士杜回施展不開,摔倒在地,當場被魏顆所俘,魏顆遂大敗秦師,這就是秦晉輔氏之戰。
晉軍獲勝收兵后,當天夜里,魏顆在夢中見到那位白天為他結繩絆倒杜回的老人,老人說:你用先人之命善嫁我女兒,我在九泉之下,感謝您活女之恩,今天結草以助,是為了替女兒祖姬報答你的大恩大德!將軍當世世顯榮,子孫貴為王侯,無忘吾言。原來,魏顆的父親魏武子魏犨有一個愛妾,沒有生子。武子每次出征時都囑咐魏顆說:“我若死,一定要選良配嫁出她。”到了武子病危時又對魏顆說:“我死后一定要讓她殉葬,使我在九泉之下有伴。”武子死后,魏顆將祖姬嫁出了,其弟責怪他未尊父親臨終之囑,魏顆說:“人在病重的時候,神智是昏亂不清的,我嫁此女,是依據父親神智清醒時的吩咐。”
魏顆建有軍功,活捉了秦國大將杜回,被晉國君主封于令狐(今山西臨猗)。魏顆的后代以祖上封地為姓,稱令狐氏。
呂锜(?—前575年),姬姓,魏氏,名锜,謚號曰“武”,采邑于廚、呂,故稱呂锜,史稱廚武子。春秋中期晉國大夫。畢萬之后,世襲不明,一說為魏犨之子,另一說為魏曼多之子。
前597年,晉楚邲之戰,因求大夫之職未成而惱怒執政荀林父,遂與趙旃陣前搗亂,導致晉軍大敗。后魏氏逐步崛起,遂為大夫。前575年晉楚鄢陵之戰,晉軍與楚軍戰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他在軍中任職,努力殺敵,射瞎楚共王,旋為楚將養由基射死。
自畢萬至魏悼子,三代六個人都對晉國的功業沖鋒陷陣,但是承擔都是工具人的作用。軍事上也是猛士、偶爾會在外交上承擔一些重要的工作。長時間的積累,給魏氏的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