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石開山,因巖結構,真容巨壯,世法所希。——《水經注》
一月到了北方,倒是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忽如一夜春風來 ,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漫天雪景了。屋子里的窗戶上始終糊著一層厚厚的冰,凍結了我對外面世界的想象。
可是那飄飄灑灑的雪花,在窗外擺弄著動人的舞姿,那么努力的把我的思緒帶到童話般的世界里。終于忍不住,出了門。
到了云岡,太陽也懶懶散散的爬起來了,像是來赴一個約定,不遲也不早。在這零下二十多度的天氣里,我突然在心里怨恨起后羿為什么要把另外那九個太陽射掉。
云岡的天,藍得清澈透底,純凈,沒有絲毫雜質。想來,如若這世間你我的心也可以如此,那真是一件極其幸運的事。
一片藍天,幾朵白云,一縷陽光,幾棵枯木。踏著積雪,不禁感嘆這自然的美妙,對生命也多了幾分難得的思考。
到底還是要感謝這樣極冷的天氣,使得云岡石窟的游客寥寥無幾。稀少的人煙倒也免去了不必要的嘈雜紛亂,可以靜下心來,安安靜靜的欣賞這石窟藝術中的瑰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時間流淌得剛剛好。
走進云岡石窟,氣勢磅礴之感撲面而來。我不敢相信這樣造型宏偉的雕刻藝術始建于北魏時期(公元460年),除卻精湛的雕刻技藝,該有多么堅定的決心和毅力,才能成就這一番氣魄渾厚的景象。
宏偉壯觀的景象,讓人心生敬畏,豐富的色彩更是給人一種富麗堂皇的感覺。頂部的精雕細琢,加之整體華麗的裝飾,這濃郁而純樸的西域風情,在歷史的長河中,如同一首古老的詩歌,吟唱至今。
然而,這樣一個連接人世與佛國的夢幻之地,讓人心生敬畏,不禁感慨的同時,也讓人心疼。一尊尊雕像,一件件瑰寶,被風沙侵襲,被破壞,被掠奪。
戰爭期間,侵略者在佛像上鑿下一個個孔洞,使得原本生動的佛像變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這面帶微笑卻又遍體鱗傷的佛像,在向世人表達著一種善意,也沉淀著戰爭所帶來的苦楚。
眼前的這一幕,讓我的心情慢慢變得沉重起來。但不管怎樣,1500多年前,鮮卑民族創造了這樣一座藝術寶庫,向世界昭告自己的存在。這漫長的歲月里,時光輪回,悲喜交加。那就繼續用心感受吧,無需過于感傷。
不知不覺天空又飄起了雪花,在陽光的照射下變得柔軟溫和。我戀戀不舍的從這座藝術寶庫中走出來,感覺有好多話想說,卻不知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