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共享技術,最冷僻的興趣將不再孤獨?!薄白笃沧蛹y身藝術家可以相互結識,共享彼此的故事和絕招?!薄侗厝弧?br>
聯想一下,凌絕頂正在做的zank,一個為同志服務的平臺。
其實還有大量的冷僻興趣者,需要社交平臺服務。
羅胖2015跨年演講的時候說,各大平臺已經齊全,基本上沒有空白了。鼓勵做點,不要做線,我覺得似乎是個誤導。
信息大爆炸時代,注意力稀缺。讓用戶更方便篩選自己想要的信息的,更細分的平臺是有必要誕生的。
人類關系是復雜的,人的需求是復雜的,挖掘都挖掘不完,哪有那么容易就覆蓋所有的需求。
比如簡書,就是一個寫作愛好者的平臺,動漫愛好者們就不選擇在這里交流。
想想看,應該還有大量的,各種冷僻興趣愛好者,他們彼此需要集結,需要溝通。
我來舉例子,比如有一個群體,多夢體質,或者清醒夢愛好者,每天睡覺會做各種夢,奇幻的、新奇有趣的,他們互相之間可能有一種需要就是彼此交流夢境。
再比如,我有一種愛好,就是喜歡盯著某些無意義的圖案看,比如地板上的一塊污漬,越看越像一只貓,然后我會把它拍下來或者畫下來,把它跟我的同類分享。
還有人喜歡在群聊的聊天記錄里,尋找亮點,然后自己笑得不行。這種愛好者應該也有分享欲吧。
還有人吃餅干喜歡咬出各種形狀,用自己的牙齒來做雕塑,有木有。
轉筆、轉書的嗜好;把書上的插圖涂改成另外的模樣;尋找一些巧合瞬間。
比如bilibili,就是鬼畜愛好者的集結平臺,未來應該有更多種類的集結平臺。
大家還能想到哪些冷僻的興趣愛好呢?或許就可以搭建平臺,為他們提供社群服務。
會不會未來,擁有一項冷僻愛好,會成為一種時尚?我覺得有可能,因為人有分別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