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從小時候,松子學會做鬼臉討父親歡心開始,她渴望被愛的種子便扎進了心里,在黑暗中兀自生長。
松子的鬼臉
她對每個遇到的人付出全部的愛。無論是父親、學生,還是之后遇到的來了又走的男人們。松子忍受作家八女川的毒打還為他借錢;做岡建的情婦,一心想要他搭建新的生活;把所有錢給了小野寺做生意。無論是自己在高墻內盼望與理發師再度相遇,是還是阿龍入獄時精心打理著一切。懷揣著愛情的泡沫,沒有被戳破時,才是松子活的最美好的時候。
但可惜那些男人啊,都不能回報松子以同等的愛。八女川臥軌自殺,只留下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岡建回歸了家庭,留給她決絕的話語;小野寺不僅卷走了錢,還拋棄了她。老實的理發師又默默過上了一家人的小日子,而阿龍也因為無法承受松子厚重的愛選擇拒絕。轉身離開時,那漫天的櫻花和漫天的大雪,是多么相似地宣告著絕望。那場景可笑的像極了那句段子“如果我們之間距離一百步,只要你往前走一步,我就會往后跑走”。
面對從不停留的愛情,松子一次又一次的問“為什么”,沒有人回答。
她把愛給了所有人,卻唯獨忘記了愛自己。她沒發現,在她沒有愛情的時候也可以過的很好,她也沒有發現,當她完全陷入對他人的依賴,便會迷失自己。
可就算是如此,松子也沒有放棄去愛。在她晚年還依然追逐這少年歌唱組合,給他們寄去長長的信表達情思。甚至在死亡的前不久還夢想著重新拿起剪刀為妹妹修建秀發。諷刺的是松子最終倒在了她熱心訓導的孩子們的棍棒下。
不懂的人粗暴的對待她的愛,懂得人又不懂得也沒來得及表達。木訥的父親只會在日記的最后一頁一遍又一遍的寫道“還沒有松子的消息”。阿龍更是在失去后才領悟松子給予他慈悲的愛。
偶然得知這部電影的英文名是a fairy tale tragedy,我想它應該翻譯成“童話里都是騙人的”。
也許她唯一的錯就是愛的太用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