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蘇東坡此人不能說是有才,簡直是極其有才。愛極者贊他“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解了多少離人愁,恨極者,怨他自己吟風(fēng)弄月,偏來禍害自己的語文。我初時是第二種人,后來悠悠數(shù)載歷經(jīng)歲月漫長后,才知,此人當(dāng)真是一個極有趣的老頭。?
?
? ? ? 真正開始了解他是在高中語文的第一堂客,語文老師長身而立,一幅端方嚴(yán)肅的模樣,卻在提到蘇東坡時雙手撫膝面露崇拜:了解蘇東坡嘛,先從他喜歡吃的東西開始,東坡肉、東坡肘子、東坡豆腐……我暗中好笑:喲!是吃貨蘇東坡呀!且看他"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被貶惠州偏遠(yuǎn)之地,不要緊!這荔枝多香;“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被貶黃州嘛,不要緊!好山好水好風(fēng)光……“身似已灰之木,心如不系之舟。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蘇東坡一生三起三落,滿身是被貶之痛,滿心是分離之苦。在這種情況下他卻悠然適應(yīng)、積極回應(yīng)“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當(dāng)真極其自信、極度豁達(dá)!
? ? ? 后來看到一則故事,也覺得此人好玩的緊。話說詞人張先年逾八十娶一妙齡少女,請好友蘇東坡前來做客。蘇東坡微微一笑揮筆寫下: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fā)對紅妝。鴛鴦被里成雙對,一樹梨花壓海棠。調(diào)侃之意躍然紙上,讓人又好氣又好笑,至此蘇東坡在我心中的形象鮮明起來,我愿稱他一句東坡先生,而不是蘇軾,是希望他永遠(yuǎn)是那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的快意居士,而不是那個“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的憔悴老人。寧調(diào)侃一句:喲!是蘇東坡呀!而不是一句:唉!是蘇東坡啊。
? ? ? 余秋雨在《東坡突圍》中嘆他:越是超時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處的具體時代。言語之間滿是嘆惋之意。我更愿意相信“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才是他的真性情。他的一生,有詩有酒有肉有花有美人,足矣。他的千余首詩詞在歷千載不朽后再細(xì)細(xì)品讀時,可經(jīng)得起后人一句:喲!是蘇東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