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收獲與訓練感受
1. 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擁有選擇的權力,這就是覺察。察覺:刺激是什么、回應是什么、有什么樣的選擇、自己選擇了什么樣的方式。
2.?成長社群需要有門檻。最近一年,“免費就是最貴的”這句話 已然植入了內心深處。免費的課程往往會照成,低投入→低收獲,有時甚至是會造成腦袋能量負重過大→跑不動→逃避、自我限定。
3. 努力成為幸福進化俱樂部的一員,不一定是最快最早完成訓練的,但一定是認認真真完成實踐的。訓練營的任務,自己一定要努力做總結,出“作品聲音”,對得起自己時間、精力上的付出。
自問:自己做筆記及簡書輸出的目的是什么?
自答:1、輸出是為了倒逼輸入
2、做出“作品聲音”,是為了提高對自己要求的標準,提高影響力
3、我希望自己是一個有影響力的人
二、積極主動自我覺察表
三、學習筆記整理
本次課程大綱
3月6日? ? 《覺察你的語言》
1、開營儀式
2、常見的五大類小我喜好
3、小我帶來的負面影響
4、表格填寫范例
訓練營目的:(重讀三遍下方的關鍵字)
在幸福進化俱樂部,分身術訓練營是門檻性活動,只歡迎積極主動的人。積極主動,是習慣養成的基礎、核心、首位的習慣。
訓練營目標:
第一天課程:“積極主動,可以構建人生的語言”
?引入:張嘴說出來的話,是會構建出自己的人生。經常在嘴邊抱怨生活,說自己是一個多么不幸的人,他的人生一定是幸運不到哪去的。
問題痛點:我們是否經常說一些傷人的話? ? ? ?或者是我們被動聽到一些話的時候,感覺到非常惱火。從而影響了他人對自己的看法,從而做什么事都不方便,評價也不高。
目的:第一,察覺通過觀察語言,來了解小我的常見傾向;了解小我到底喜歡干什么?把傾向找出來、抓住啦,以后就不用擔心啦。
第二,通過觀察語言來訓練分身術。分身術,背后的邏輯是積極主動。積極主動,需要兩個方面的能力來對應,其一,是覺察力,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覺察術;其二,是知識,通過我們的訓練營不斷的給出來。
☆ ? 分身術第一法則:口吐蓮花。?
口吐蓮花是佛教用語,比喻口出妙語,說話有文采。
口說好話, 心想好意, 身行好事. ? 說一句好話如口吐蓮花, ? 說一句壞話如口吐毒蛇.
案例2:
我現在在一家國企工作,工作一年多來發現不是自己喜歡的。細致的工作是做不了我是個粗心的人。想做銷售、想去做管理培訓生...但是不知道做什么好,我是一個缺乏主動性,有拖延癥,但是感覺自己沒有意志力,我現在不知道該去干嘛。
【互動】當您看到這樣的對話您有什么感覺?
是否能在自己身上得到印證,感同身受呢.
☆ ?這就是小我的五種喜好
注:小我沒有對錯之分,只是趨利避害中。而我們當下的時代,我們要看到長遠的利害關系。
解析:
【推卸責任】
本來就是自己的事情,都怪誰誰誰……都是制度造成的……因為下雨……
【逃避現實】
“這個球如果沒有踢歪的話,就進了。”當時聽到主持人解說世界杯的時候,整個人都震驚啦。這句話一點毛病都沒有。“這個球沒有沒有踢歪的話,就進了。”這句話不就是一句廢話嘛。
就是逃避現實。
【簡化思考】
就,不就是,反正等。
人類特別不喜歡耗費能量。思考需要耗費能量。
比如有人惡毒的說“河南人都是造假的”,“東北人都是痞子”,不思考,僵化看問題。 小我承受壓力,小我就開始跑。“這個課我不要聽,不就是講什么什么的嘛……”整個人都被封閉起來了,只要簡化思考,就回歸到天堂模式(上學期間);而不是荒野生存模式(缺乏好奇心,空杯心態)。
【自我放棄】
我就這樣,破罐子破摔啦。“工作7、8年啦,沒辦法跳槽;跳槽肯定沒有人要”。
【自我強化】
上面四種,都可以實現自我強化,只要能夠做到趨利避害,“這事我不能夠啊”,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一旦說“不能”,就是“自我強化、自我限制”。
還有五種混在一起。“不用管我,我就這樣了“(自我放棄、簡化思考);“我要是有你們這種家庭,我還至于是今天的我嘛,我早就是怎樣怎樣了。”(推卸責任、逃避現實)
那么有沒有辦法幫忙分辨平常說出的話,都是屬于哪幾種情況呢? ?——見下方小我的語言列表
建議:
第一:打印“小我慣用語言列表”,理解記住,作為我們培養分身術的觸發器;
第二:收集自己“小我” 語錄,面對它。
語言有構建的力量(小我帶來的負面影響)
案例:
有一個媽媽特別擔心孩子出門被車撞啦,所以經常對孩子說,“孩子啊,出門小心一點啊,媽媽好怕你被車撞啊。”有一天,孩子真的被車撞了。
自證語言:語言的力量非常強大,可以讓我們成為高效能人士,也可以讓我們成為低效能人士,一句不同的話,就帶來不同的結果。
分析:
如果不能覺察自己的語言,讓自己的小我不斷強大,就沒有機會做到積極主動(積極主動是指:在刺激與回應之間有選擇權),就會讓自己一直停留在舒適區,沒有辦法進入到學習區,在你遇到的任何困難與問題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就不是去面對,而是去逃避、去自我限定。
不能夠做到積極主動,結果就是不能夠成長。不能夠成長帶來的是什么呢?是持續的弱小,持續的自怨自艾,不斷被他人超越,陷入到各種各樣的外界決定論中。比如:我的人生就這樣啦,我生來基因就不好(力克·胡哲,生下來就沒有雙腿雙腳),這樣的社會環境實在讓我們沒辦法。
之后有一個課“負價值階段如何應對與跨越”(十來個課以后),負價值階段,主要是解決一個“積極主動”問題。如果你不能做到積極主動,就很容易陷入“自牛逼主義”,動不動挑起事端,對人特別苛刻,看不起人。
分享會 & 訓練營 模式,讓實踐落地
第一個是積極主動的分享會;第二個是分身術的訓練營。
積極主動的分享會,要告訴大家的是,積極主動,有多么的重要;分身術訓練營,要告訴大家的是,如果你不解決這個問題(不能積極主動),結果會多么的可怕。
重要性 與 可怕性 如何落地,如何解決。對于這種基礎訓練,使用分享會與訓練營這種組合拳,既要把分享會聽好,也要把訓練營實踐好。
表格填寫(略)
本文筆記參考【丁又專_學堂在線】:www.lxweimin.com/p/eef9be3f0a34
課程導師:
了解更多詳情,請點擊“驚蟄”簡版分身術訓練營學員手冊:shimo.im/doc/qz5JPCddwdAiy4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