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一處建筑工地上,一位年輕的母親正挑著一擔沉沉的水泥砂漿進入電梯,背上還背著一個已經熟睡了的孩子。
進入電梯后,只見她艱難的彎腰低頭,小心翼翼地將扁擔從頭頂拿下,生怕驚擾了睡著的孩子。
都說女人如水,原本柔弱的女子怎么就變的如此剛強。還不是因為生活所迫么?還不是因為為母則強么?
自古人間深情在,惟有母愛最深沉??吹胶⒆釉诒成纤陌卜€,即使再苦、再累有算什么呢?
生活從來壓不彎一個堅強母親的肩。
這世上有人天天錦衣玉食、歌舞升平,也有人粗茶淡飯、與世無爭,還有人為了填飽肚子、養活孩子在用盡全身氣力向生活討要一杯羹。
海明威說:“這個世界如此美好,值得人們為它奮斗”。雖然,世界并非處處美好,但這個母親卻在用她的行動告訴我們,即使世界很殘酷,即使生活在最底層,也依然要給自己前行的勇氣和信心。
感動且敬佩。她在用自己的汗水和勞動換取生活,雖然她泥濘滿身,但她卻是體面而美麗的。
有的人,雖然玉面華服、名品加身,甚至因為某些權力的加持而呼風喚雨,如《人民的名義》里的高小琴姐妹,她們雖榮猶敗,與體面可以說是差之千里。
02
張嬸年輕時因為家里窮要給大哥籌備彩禮,便把她“賣”給了鄰村一位腿有殘疾的男人。
大家都說命運對她不公,甚至有人還勸張嬸等彩禮到手后就逃跑。但是善良而倔強的張嬸卻說,欺騙別人會一輩子給良心背上枷鎖。她默默接受了那位腿有殘疾的男人,還勇敢地挑起了家里家外的重擔。
一家人的生活加上還要撫育兩個孩子,張嬸像個陀螺一樣辛苦勞作,男人也逐漸從心底里接受這個與自己“不般配”的下嫁女人,開始體恤、心疼起張嬸來,時常勸她別太累。
倔強的張嬸憑著一股倔勁,硬是把家里家外張羅的緊緊有條,還把兩個孩子都培養成了大學生,還是她們村最早的大學生。
生活最難的那段時間,村里曾經有不懷好意的男人,看到張嬸經常一個人里里外外的干重活,便想幫張嬸干活趁機占點便宜。
但張嬸寧愿自己披星戴月的苦和累,也不讓這類人沾邊幫忙,有人一旦試圖靠近她就掄起扁擔和鋤頭去砸,嚇的那些男人再也不敢想入非非。從那以后,村里的婆婆媳婦都開始愿意幫助張嬸。
有人看到張嬸太苦了,就勸她丟下那個男人去另謀出路,也有人動員她不要再送孩子讀書了,不如讓孩子早點出來幫忙干活減輕負擔。
張嬸搖頭。她說,生活不會一直欺負一個愛她的人。她一如既往的堅持,像老牛一樣耕耘著自己的家庭。
后來,張嬸一家苦盡甘來,兩個兒子大學畢業后都有了不錯的工作,她的大兒子還成了主政一方的領導,小兒子當了高校的教師。張嬸成了村里人羨慕的對象,她過上了許多人夢想一生的晚年生活。
正因為對生活的熱愛和執著,張嬸才沒有在生活的低谷區倒下,反而是勇敢地走過了那些艱難的日子。
如張嬸所說,生活不會一直欺負一個愛她的人,生活也不會一直讓一個愛她的人失望。
03
現如今有很多人,稍微干點事、使點力、出點汗,就抱怨不停。甚至動歪腦筋,想走不法之路或者攀附權貴出賣靈魂。
殊不知,許多人連最起碼的工作條件都沒有,你吃個零食的價格或許就是他們一家人好幾天的餐費。
他們的生活不是電影,卻比電影里過得更苦:
朱子有句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知不易方知珍惜。
胡思亂想,心生怨艾時,該多看著這些生活在底層卻依然在奮斗不息的人。多去身臨其境體會一下底層人民的工作環境,你會發現你原來一直都幸福無比。
很欣賞這樣一句話:“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體面的生活就應該是這樣的。
這并不僅僅只是一句調侃,更有一種樂觀主義精神在里面。
即使沒有得到生活的厚待,甚至還處處遭受鄙薄,但依然有勇氣和信心勇敢地生活,靠自己的汗水和勞動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沮喪、不沉淪,不走出賣靈魂的捷徑。
羅曼?羅蘭說:“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熱愛生活。”
莎士比亞的詩歌也曾告誡世人:“不要再怕炎炎驕陽,也不要畏懼寒冬的肆虐。”
你要相信,生活中那些打不垮你的都將變成鼓勵你前行的動力和通往美好的路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