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鐘轉眼到了晚十點,我合上書本,朝臥室外喊了一句:“寶寶,要洗澡睡覺了!”寶寶回了句:“馬上。”一會又問:“媽媽,明早吃什么呀?”我想想,說到:“蛋煎面包片和牛排,一杯自榨果汁。”
是的,作為一個職場女性兼媽媽的我,除了節假日,我都會在早上六點爬起來為女兒變著花樣做早餐。
可能有人會說:“現在外面早餐那么豐富,何不給錢給孩子,讓她自己去買,何必那么辛苦?”是的,給錢非常省事,我早上可以多睡半個多小時。可我卻樂此不疲,先不說外面的早餐是否有食品安全問題,再不說孩子因為時間緊來不及買早餐而空肚子,最重要的是每天的早餐中都傾注了我對她滿滿的愛!
想我讀書時,那時家中條件不太好,不可能給錢給我買早餐,更重要的是爸媽認為無論如何要給我補充充足的營養!
我對那時的記憶就是每天早上會在昏暗的燈光中隱隱約約看到爸爸在廚房里忙碌的身影,也會在漸漸濃郁的飯菜香氣中睡意消散,飯做好了,“輝伢子(家鄉對女娃的稱謂),起來呷飯了!”我從床上一骨碌爬起來,洗漱停當,迫不及待來到桌前,有米飯,有雞蛋,有少許肉菜,還有新鮮的蔬菜。我吃完早飯,再把一份飯菜盛入保溫桶準備帶到十里之外的學校當午餐。從農村奮斗進城的父母工資不高,并且還要接濟農村的爺爺和外公外婆,但在營養方面從未虧待過我,而且他們認為只有自己做的飯菜才能讓我吃得放心、有營養,并且飯菜比面條什么都要經餓,所以他們愿意五點多鐘起床用藕煤爐(當時液化氣灶對我家還是奢侈品。)一下一下地為我做一桌子飯菜,寒來暑往整整九年一直把我送到省城讀中專住校為止!
這份濃濃的愛一直伴隨我成長,如今爸媽退休了,他們又將老家房子賣了陪我到省城打拼,又為他們的女兒,外孫女做了六年飯。
如今,我不能讓父母太勞累了,我開始為寶寶每天起早做早餐,我要把這份愛傳遞下去,讓寶寶沐浴關愛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