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利物浦)
早晨起來,走在去Piccadilly火車站的路上,與母雞沒有太多語言交流(他叼著煙,我嚼著口香糖)。好吧,冷暴力升級。(此處省略一千字內心抱怨)
45mins火車,到了Liverpool Lime Street站,在車站邊的酒吧解決了早中飯(double昨天的早餐量,價格卻差不多,學著老英大中午點了一品脫(1pint約等于568ml)
隨后去了利物浦大教堂,不同于上次去倫敦的圣彼得大教堂,利物浦大教堂顯得更加宏偉。雖說并不信教,但也帶著一份崇敬的心理去觀賞這座藝術品。特別喜歡他們Lady's Chapel前那個帶有暖氣片的座位旁,感覺可以躺一下午。買了份手伴,才發現雞導兩個不耐煩的電話,便又離開了。
下一站披頭士紀念館,其實對披頭士的感情并沒有雞導那么情深(雖然最開始也是我帶他聽的)。除了那四五首膾炙人口的,現在看來卻只鐘愛列儂單飛后的imagine。走進紀念品商店,下了一層樓,莫名地推開一扇寫有“ticket only”的門,直徑走進去。剛進去便聽見那首耳熟能詳的imagine,其實這已是紀念館的最末端,白色的鋼琴后的一面白墻上寫用這首歌的歌詞,布置的相當精致。
這個主題館主要是列儂1971年來紐約之后的照片,其中一句話很吸引我,大意是這樣的:走在美國街頭,一小伙問列儂“嘿,列儂,我的大偶像,你什么時候回歸披頭士呀?”列儂微微一笑,打趣地回答道:“嘿,哥們兒,你啥時候準備回歸高中呀?!”相當有意思的英式冷幽默。看了幾個紀錄片后,好吧,手機提示雞導又在催了。(真的真的很...既然要參觀一個地方就應該仔細看啊,走馬觀花的咔嚓咔嚓還不如網上找個圖。他唯一的樂趣就是上午去一兩個景點咔咔咔,下午就想坐在costa里發發朋友圈,炫耀一下自己的學識,我的天!好吧,抱怨那么多,但很真實的想法)
披頭士博物館一別,他照例去找他的Costa,而我在車站找了半天買票的地方后踏上了去安菲爾德&古迪遜公園的路途。30分鐘公交,看到了一個正在裝修的球場,The Kop字樣在我眼前掃過,再拿起手機的google maps確認下,嗯,那個建筑工地的確是大名鼎鼎的--Anfield!(心想利物浦這幾年都凄慘成什么鳥樣子了)利物浦和埃弗頓的球衣正在打折,不過朋友中也沒這兩個隊的球迷,好吧,近五年,不,十年,戰績擺在那,也沒辦法的。
隨后在攻略上找到了便士街(披頭士文化街),等了20分鐘公交,坐了30分鐘,終于到了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卻毫無發現,失望而歸。咣當咣當公交,晚餐草草一碗意面收場。(來英國我一直想吃魚,不是fish&chips那種,而是一整條那種,威爾士沒找到,利物浦沒找到,或許下一站湖區碰碰運氣?)anyway,跟著母雞這種意識流,對食物每天的需求僅限于唐人街上的一碗面來說,我這簡直是在瞎折騰。嗯,我就喜歡瞎折騰!口亨!
2/27(約克)
昨晚回來的路上就謀劃著去約克,一個旅游業文明的小鎮,有著各種維京傳說。一個人的旅途,自由點!吃到了新愛delice de france面包,經歷了火車的晚點及取消,坐上了1h15mins的York之旅!
到了約克,按照計劃,第一站是York castle museum據簡介上寫是由監獄改造過來的。進門后,買票的阿姨問我是不是學生,我補充道并不是英國的,但阿姨還是還是給我辦了一張一年期的學生套票包括這個城堡博物館,藝術畫廊和一個花園。11鎊,我想比較合算,其實我心里知道后面兩個不在計劃內,但還是沖著她的熱心,2鎊算donate了。
左邊樓上是玩具博物館,各種上世紀的玩具,對我可能沒什么感觸,旁邊的歐洲游客倒是看得不亦樂乎。而精彩的在樓下,從十六世紀到二十世紀后期的約克生活場景,簡直就是重現。包括,學校、警察局、絲綢店、酒吧、餐廳等等,很有特色。(此時就感覺這票價值了)右手邊是一戰紀念館,由于一戰英國傷亡慘重,虞美人貌似成了一戰的代名詞(很多人誤把它當成罌粟花),眼看時間已過一點半,我草草閱過了事。
跟著旅游錦囊,中飯便在the york roast co解決,實際上這是家賣豬肉三明治而聞名,額,吃上去的感覺,并沒有簡介上說的“三明治和布丁中搭配的傳統蘋果醬、英式茶與外焦里嫩的烤肉相得益彰,清爽不油膩,是非常方便快捷但又地道的傳統美食。”那么神奇。不過無功無過吧,權當嘗試本地美食。
飯后去了,The Merchant Adventurers' Hall(商人冒險廳),在一個小弄堂里,一開始怎么都找不到開著的門進去,前三圈后三圈的轉,終于看到一對夫婦從門里出來,我才確定它今天是開門的。進門后,一個老爺爺,與之前的阿姨一樣,問我是不是學生,我的回答也相似,老爺爺一揮手,說了句:管他呢,反正是學生!隨后問我從哪里來,要不要中文的導覽手冊。此刻,我知道我已愛上York這座小鎮(雖然是城市,但給我的感覺就是一個很kind&warm的小鎮)看簡介,“商人冒險廳建于1357年,一直作為多功能博物館、婚禮場地和聚會場所對公眾開放。這所建筑主要分為三部分,分別是中世紀時商人們用于進行交易或社交的主廳、救濟病人和窮人的圓頂地下室和一座小教堂。如今這座冒險廳內存放了很多銀質展品、家具和畫作,參觀者可以通過這些展品遙想它當年的奢華和曾經在這里活動的人們。”這里的每個椅子和桌子上都寫了“請不要坐or擺重物,它們的年齡很大、很易碎!展廳并沒有外表看起來的那么大,很小卻很有歷史感,大廳里面服務員們在布置會場,仿佛今晚即將有場盛宴。玩了幾把十四世紀海上馬車夫們arbitrage的游戲,道謝了老爺爺,便朝著下一站進發。
York's Chotolate Story,坐落于約克鎮中心,得知下一班tour是4:15,便在旁邊的紀念品商店買了三塊巧克力,有老媽喜歡的白巧,自己喜歡的薄荷巧以及這里的特色海鹽焦糖巧(希望回去的飛機上別化了)。又在著名的the shambles(肉鋪街)上兜了圈,兩側的商鋪琳瑯滿目的買著各式的雜貨,在一個買蛋糕的攤頭,停下了腳步,花了1.5鎊買了個花生布朗尼(有點酸,不知什么工藝)
眼看快到4:15便匆匆回到了巧克力工廠。一個本地小哥(好高)擔任本次的guide,不過前二十分鐘吸引我的并不是其他講的各種約克鎮巧克力歷史(有點聽不太懂)主要是在tour的group里面發現一個金發girl,吸引我的不是她的顏值(騙誰呢)哈哈哈,看起來似曾相識,給我種這妞我見過的感覺(看到漂亮的都那么說),偷偷瞄了十分鐘(是不是有點長),才頓悟,長得好像哈利波特里的赫敏?開玩笑,要是赫敏我找撲上去了!其實是像盧娜(白色頭發的愛爾蘭姑娘,也是少年時期的女神之一啊,好吧估計你們也沒印象)吃著巧克力,看著姑娘,真是愜意的午后(就差一杯咖啡了)最后一個項目,自己做巧克力,本來想做一個笑臉,原諒了自己笨拙的手,美觀是談不上了,給自己加了十足的料。
出了巧克力世界,本想趕在太陽下山前去約克城墻兜一圈,只怪現在是英國的冬季,白天實在太短了。城墻游覽的門已關,無奈繞著城墻周圍走,沿路看到放學的中學生做后空翻特技,拿起手機本想咔咔咔,結果關鍵時候5s不爭氣的卡住了,內心草泥馬流淚奔騰。隨后那群小孩還問我有沒有拍到,我內心是個愧疚啊。
晚餐在red chilli(紅辣椒)中餐廳吃,用中文點菜且看得懂他端上來的是什么的那種感覺特別棒價格也比曼城便宜,一個口水雞(感覺比上海的川菜館好),一個蒜泥小青菜(全尼瑪是青菜梗,且比肉貴),一碗揚州炒飯,一壺茶。嗯,吃得也是real飽,別問我回去胖幾斤,我拒絕這個殘忍的問題!
晚飯后,快到8點,連忙趕到當地king's arm酒吧門口,每晚都有特色的ghost walk。八點整,酒吧里出來位微微帶著酒氣,穿著呢大衣,帶著皮手套,拄著拐杖,頭發在泛黃的燈光下微微能看到打過發蠟的痕跡,有型、有感覺。操著帶有英格蘭北方的口音,帶領我們一票人穿梭在約克的小巷中,每一個手勢,每一句話的語氣都特別到位!
大約一個小時的walk,結束后買了份當地著名的Chark牌fish&chips,這是我本次來第一次嘗試英國國菜,當然網上的極力推薦,這次沒有讓我失望,正如介紹中說的,fish外脆里嫩,只是大晚上吃下去這熱量再加上晚上吃得也算飽,吃了半份,也就作罷。
乘上了返回曼徹斯特的火車,22:30,York站上車的人很少。本以為能在安靜的列車上寫點游記,過于安靜讓我有點犯困,直到到了Leeds(利茲)站,上來一票醉醺醺的大叔大媽才把我晃醒,不情愿的往里挪了個位置。身旁突然坐下一個大媽,看著她紅暈的臉頰,說話的音調,便知道今晚不知是幾品脫酒下肚。忽然大媽們揣測起我桌上的fish&chips,問我味道怎么樣,看到我的全脂牛奶,又問我為什么不喝酒,就這樣聊起來。記得聊了半小時,這是本次來英國與本地人說的最長的一次,好久不用、生疏的口語也頻頻詞窮,如同生銹的斧頭失去了往日劈荊斬棘的鋒利,真是詞到用時方恨少。不過,大媽還是很耐心的聽的,不懂的地方也盡量用更簡單的詞解釋or重復,她們在huddersfield(哈德斯福德,曼城前一戰)前囑咐我一切小心,旅途愉快!what a fantastic day!
2/28(老特拉福德比賽日)
比賽日 曼聯主場對陣阿森納 看著曼聯一長串傷病名單,心想也是十拿九穩。球票昨天早上就寄到了,倆棒子的,無奈只買到曼聯球迷區。
早上睡到自然醒是再好不過的事情,這次來隔兩三天就有一次這樣的懶覺,這或許是自由行最大的好吧?
快到正午,我們慢悠悠地走到了Etihad station(曼城主場旁),這也是離我們最近的一個Metrolink。曼市的metro很有意思,沒有像倫敦一百年前就建到地下,類似于上海以前的有軌電車,在大馬路上隨處可見它的軌道,也是便于出行的交通方式之一。買了5鎊的日票,上車其實并沒有人檢票(不像巴士,逃票理論上輕而易舉,可是我們不是那樣兒的人吶)過了piccadilly站后,上來一票曼聯球迷,老的老,小的小,我與雞導也安然自得地坐在那,絲毫沒想讓位的意思。到了old trafford站,人流一涌而下,不同于arsenal站,那擁擠的小通道,由于Metrolink在路面上,出站顯得也沒有那么擁擠。
離開賽還有一個小時,必然先兜兜曼聯的球迷商店,看到母雞給同學帶的杯子很有心意,尋思著給小七和薇薇帶一個。曼聯球衣價格簡直像搶錢,沒印號60鎊,印了80鎊,怪不得曼聯每年商業收入如此可觀,都是球迷的血汗錢啊!
過了安檢,進場,看到一黑哥賣啤酒,心想不錯喲,酋長球場都沒有,掏了50鎊,黑哥嚇了一跳,問我就買一瓶?不給雞導買?雞導表示看到黑哥的熱情,忍著胃痛也勉為其難的要了瓶。(5鎊一瓶,真不是蓋的,還尼瑪是泰國啤酒)拎著啤酒就想進場,結果被安保大叔攔下,說酒只能在開臺外解決,頓時感覺被坑!不過正好沒吃午飯,便買了個熱狗墊墊肚子,也消化下這瓶酒,看到價格牌上寫著這酒4鎊,心里那是個草泥萬馬奔騰啊!
進場后發現離球場很近,在仔細對一下球票,嗯沒錯,BB排。臥槽,在第二排,而且就在就球員通道旁(老特拉福德球員通道不同于其他球隊在正中央,而是在球場的左下角),頓時感覺值了這180鎊的球票,如此之近的位置也是醉了,二話不說拿起手機咔咔咔!
開賽后的20分鐘都在倒騰這該死的Wi-Fi,信號是有的,網是上不去的,網上不去是沒法裝逼的!至于比賽過程,哎不細說了,曼聯“名宿”拉什福德,18歲,兩場四球。打趣說,進球后不慶祝了,明天還有化學考試早點回家復習!最終比分2-3敗北老特拉福德,內心是沉重的,兩場加起來超過500鎊的球都輸了,不過球場的體驗,以及近的能讓iPhone相機對上球員臉部的焦,我也知足了!啊,順便說下,開場前看到我廠著名球迷鼻環叔,退場前拍到我貝,real滿足!
2/29(湖區Windermere&Bowness)
在這個四年等一天的日子里,我并沒有過于在意發個朋友圈裝個逼。早上依舊是自然醒,與蕾絲房東道別后,踏上了去kendal(近湖區前最大的一個town)。
到了kendal站,房東老太太Liz很熱心的開車到車站來接我們,要知道車站到她家若要走的話也是有點路程的,況且拖著行李。
放下行李,雞導說他就留在kendal隨便兜兜,而我決定去下一個windermere鎮逛逛。看到攻略上說windermere下面bowness縣是彼得兔的故鄉,至于什么是彼得兔,我也不懂,或許妹子們會懂點?反正不屬于中國人的童年。The World of Beatrix Potter,正如它的名字,這是一個屬于童話作家Beatrix Potter的世界,里面各種仿真的童話人物加上恰到好處的配樂,仿佛讓人身臨其境。一個個人物旁還有關于他們的故事簡介,而且有中文,看起來方便也人性化了很多。
隨后,趁著太陽下山前,我走到windremere湖邊先踩踩場,結果除了上照的白天鵝(性格一點兒都不溫順,相當殘暴)外,地上就是各種禽類的糞便。此時,天上不合時宜的飄起了蒙蒙細雨,雖然沒有像卡迪夫的狂風作伴,但給人的感覺也不是很好。在攻略上看到兩家推薦的餐廳,一家叫Hooked,周一休息,決定留到明天。另一家Grey walls的牛排店,到了店門口,卻被告知主廚不再,沒法提供牛排,嗷,又點背的錯過了回kendal的火車(一小時一班)!一橫心,隨便找家pub點了份牛排,由于服務員有口音,交流很少。回想起上次Harrows的三分熟,這次保險點要了5分,結果端上來...不談了,自己看圖。
飯后趕上了19:58的火車,尋思著回kendal找家costa寫完欠了兩三天的York游記。無奈,小鎮就是小鎮,costa門牌上寫著營業時間9:30-18:30,好吧,Tesco express隨便買了瓶雜牌咖啡,回到住家躺床上慢慢寫,一寫便是凌晨2:30。
3/1(湖區 Ambleside&Grasmere)
8:45的鬧鐘準時響起,由于雞導很hate我的alarm鬧鈴,我便用老媽手機調了個聽起來gentle點的。不過昨晚睡的太晚,再加上外面的雨聽起來越來越大,真想給自己找一萬個理由不想起!
老太太Liz給我們留了面包、黃油以及牛奶,便開車去利物浦看女兒了。今早最大的成就是會用烤吐司機了,把面包塞進去,再就那么一按,等四分鐘,叮!一聲就好了!(哈哈哈,好弱智)主要是在Cardiff的Jeremy家,那玩意我試了兩三次,都沒成功,內心便開始自我懷疑,今兒終于確認智商沒問題了!(這段內心戲各位看客閱后自行忘記!)
根據昨天的踩場,以及昨晚的細致規劃:“起床??stagecoach訂bus&boat聯票??kendal火車站乘車??windermere乘巴士/走路??bowness乘游船??lakeside買水族館和蒸汽火車聯票??haverthwaite 再原路返回 看時間而定是否北上Ambleside&gramsmere”
而骨感的現實是,stagecoach只是巴士停車場,bus&boat聯票的船票只提供單程的,由于游船時間我們去了Ambleside&Gramsmere而錯過了水族館以及蒸汽火車。
今天天氣并不作美,游船外的的風呼呼呼地吹著,頂著湖風和迎面而來的雨,也不忘在靠岸前留個念。
到了Ambleside已是正午,早餐吃得較晚,此事并沒有饑餓感,看攻略上推薦了一家瑞士人開的咖啡館:cafe treff。要了杯他家招牌flat white,其實馥芮(ruì)白還有個鮮為人知的名字叫:Blanco Piatto(菜單教我裝逼!這該死的像素讓我check了三遍,裝逼是門技術活!)店家阿姨還給我隆重推薦他家的巧克力橙子蛋糕!嗷,大愛這家店!
隨后乘區間bus(買了通票妥妥要乘回來啊),到了central lake最北端的一個小鎮Gramsmere。至于為什么去那里呢?湖區的區間巴士相當二逼,一小時才有一班車,Google map了下,若下午還想去Lakeside的話到那邊得六點,所以作罷。另外一個重要的理由是,攻略上推薦鎮上的姜餅(Gingerbread,為毛也有“華而不實的東西”這層意思,明明很好吃啊!)
Gramsmere鎮相當小,差不多10分鐘就走完了,除了要收費的廁所外,大部分的消費場所都不營業,這使小鎮沒了生氣。15:30,離太陽下山還有兩個小時,我和母雞作出了一個決定,那就是---dangdangdang~徒步走回Ambleside!雖然bus就15分鐘,但查了下,走的話估計要50分鐘。
現實往往會給天真的幻想家重重的一記耳光,一巴掌沒打醒,緊接的第二下又來,樂此不彼!一開始我們沿著公路走,漫不經心的欣賞著沿路風景(天由雨轉陰)以及享受羊糞味,嗯,大自然的氣息,多好!(趕緊加快腳步)
走了10分鐘,人行道邊的愈發無趣,我們便瞄準了圍欄旁的徒步道。徒步道由泥和碎石子鋪成,說是刻意的又不完全是,有魯迅先生說的道走多了自然就成路的那種意境。又走了10分鐘發現徒步道離車道越來越遠,感覺跑偏了,前方出現一攔路虎--“鎖上的柵欄”。腦子里回蕩里李宗盛的《山丘》,“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這里是,越過柵欄,才發現還有一個柵欄在等候...就這么如同劉翔跨110米欄一般,我們一公里連翻了5個柵欄,來到了一片泥地。近期湖區多雨,草地下的泥仿佛遇水發脹的饅頭,每一步都要避免踩到較深的泥中,當然還有一粒粒or一坨坨的羊糞。順利通過泥區,發現前方近路已被滾滾溪流淹沒,那種絕望,這才哪跟哪,絕望的是趟過去的時候右腳完全淪陷(鞋里能劃船)。我的天,繼卡迪夫雨季后第二次了,內心的草泥馬們又開始奔騰起來,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還踏著浪花,浪達浪達浪達~由于前路被淹,依靠著萬能的(國外)Google Maps又規劃出一條新路,距離目的地50分鐘。
此時距離我們出發已經1個小時,16:30,要是接下來再出什么幺蛾子,今晚就要(浮現各種貝爺的生存技能)在零下兩度的湖區里過上一夜了!然而,然而,然而!20分鐘后前路又被淹了!一對老英夫婦就穿著登山靴直接尼瑪踏過去,而我和雞導,選擇了另外條路,來,大家欣賞下雞導的英姿!
別問我為毛這樣走,刺激!索性,經歷了最后一個坎,終于在5:30(太陽下山)前乘上了區間bus,有驚無險!兩個小時的徒步,為本次湖區之旅,甚至本次大英帝國之旅添上奇特的一筆,或許多年后回憶起,那能擰出水的襪子和坐在長凳上啃著姜餅的樣子,忍俊不禁會發笑!(是呀,這才是旅游的真諦不是嘛?!)
母雞直接乘回Kendal(其實我們通票不包括,管他呢),而我在Windermere下了車,為了卻內心吃魚的碎念!Hooked餐廳,進門前我還擔心今天chef又不上班(18:00,飯點,餐廳沒一個人,也是慎得慌)
好在進門后,老板操著西班牙口音(應該是)熱情的跟我打招呼,并且給我推薦他們家的Seabass(鱸魚),外加一瓶英國本土啤酒。雖說是黑啤,英國的入口不同于德國的澀,更多了份麥香!酒喝過半,主菜上坐,外皮酥脆有光澤,里面的肉質十分鮮嫩!(除了零星魚鱗沒刮干凈)配上鮮檸檬+黑胡椒粉,嗯,英國吃魚計劃get?
吃到一半時候,進來一對母女(東亞面孔,還不確定是不是中國人),一阿三帶著一裹頭巾的女子也緊跟著進了餐廳。Hooked多了幾分人氣,我邊吃的魚,比便聽著旁邊的母女說得到底是哪國語言!(覺得韓語or上海話之間不定)直到我快吃完了,那邊阿姨才用上普(上海口音的普通話,雖然極力想說的標準,但口音這回事,環境所致)問我是在這念書還是旅游,眼看要錯過7:10的火車,脫下本已帶上帽子與圍巾同她們聊了起來。由于大家都是上海人(雖然我的上海話...)不影響交流啊,多了幾分親切感。她們是從蘇格蘭高地+愛丁堡玩了圈才到湖區,接著還要去倫敦,線路正好與我相反。當我介紹起英國全境的行程后,能感覺那種羨慕的目光,哈哈哈,這次來無論是和老英還是和中國游客聊,一旦談起我們英國三島28天自由行程時候,總有一種自豪感!還了解到她女兒在日本讀書,讀商科大一,主要都是和阿姨交流,妹子略顯羞澀。臨走前隱約聽見阿姨問她女兒要不要留個微信,女兒回答道多不好意思之類的(連我都不害羞,妹子你羞個啥!哈哈哈)而當時(廁所冷靜30s后)覺得他鄉遇故人這種事情,就讓它留在異鄉,留在回憶,切勿帶回生活!戴上斯旺西的絨帽,圍上阿森納紀念圍巾,拉上沖鋒衣拉鏈,微微細雨,任憑它打在臉上、眼鏡上,迎著微風,告別Windermere這座小鎮,告別Lake District(很棒一種feel兒,有木有!
后記:與雞導現在全面正常化、和諧化。友誼的小船雖然翻過,好在旁邊的救生艇來得及時。旅途中免不了分歧,保留最初的內心戲不刪,使這段文字更加原汁原味!
好了,從3/2號到現在蘇格蘭的一個字還沒動,嗷,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