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和女兒,是如今這世間僅存的,與我有血緣關系的人了。想到這里突然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是那么的血脈單薄,艷羨那些大家族的同時,也更加珍惜這些親人和與她們相處的每一寸光陰。當然我還有老公,還有其他親朋好友們,但是他們都跟我沒有直接的血緣關系,也不存在生命的傳承和延續關系。
說到我們母女三代,共同的特點就是我們都是母親,或者很可能成為母親;我們都或者即將從自己的母親身上吸收作為一個母親應該具備的素質,然后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經歷經驗不斷修正自己,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個更好的未來,未來我們的家庭有更好的未來,在為了生命和家庭的延續而不遺余力的做出自己的努力,這是最為真摯的付出和無私的愛。講講我們這個小家庭中的母親們是怎么樣在自己的能力范圍內努力的。媽媽那一代人由于出生在建國初期,普遍社會生活環境較差,社會的文明程度欠發達,絕大多數人都經歷了政治運動時期和經濟困難時期,所以他們都比較刻苦勤勞和自強。由于媽媽出生時就面臨家庭變故,所以各種因素導致她的性格孤僻,倔強,偏激。但慶幸的是她從她的媽媽那里感受到了滿滿的愛,所以她是一個充滿愛心的人,善良的人,更加的堅強,更加的勤勞節儉。
由于家境變化,媽媽從小就學會獨立面對困難和艱辛的生活,幾歲大的時候就跟著大孩子們一起去挖野菜,從不落后從不比人家的挖的野菜少。從小面對被爸爸拋棄,面對多病的母親,面對年邁的奶奶,和成長過程中的饑餓感,以及由于以上原因導致的一切更加艱難的后果。為了孩子能夠生存文盲多病的母親被迫改嫁到陌生的城市做了別人的后媽,與人分享自己唯一的親人——母親——應該是一種難以言喻的痛處和忍受當年鄰里間對“后母”及帶來子女的歧視及侮辱。至于新組建家庭中兄弟姐們間的各種矛盾真的就不值得一提了。灰暗艱苦的童年生活給她的心理留下了深刻的痛處,但也成就了她的學習優秀和工作優秀。不過,盡管如此媽媽最后也只是用一名工廠工人身份結束了她婚前的生活。她從沒有更多的奢望,更多的遺憾,只是一如既往地保持著勤奮節儉的作風,更加安于自給自足式的生活
似乎是直到媽媽結婚后,才開始有了生活上的轉變,開始有了希望,開始有了面向新生活的熱情和動力,不再只是為了生存。特別是在生育了屬于她的女兒——我——以后。她真正的被這個小小的鮮活的生命喚醒了對生活和生命的熱愛。她是那么的珍惜和疼愛這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她覺得她的女兒真的是上天派來的天使,送給她世間最為甜美的生活,為此她拼盡一切力量守護著這個天使。無論自己多忙多累,從不會讓她的女兒感覺到肚子餓而哭泣,從不會讓她的女兒感覺到一絲寒冷,從不讓她的女兒承受一切她認為的苦和難,她把她裝進自己親手搭建的蜜罐里。因為這個小生命帶給了她嶄新的人生,她開始更主動的方式去生活,積極的工作,積極的經營自己的家庭,她學習技術,她學習煮飯,學習縫衣,學習計算家庭理財……她就這樣不惜日夜的用手捧著自己的女兒,即使是在失去了丈夫后也依然一個人手捧著這個獨女,直到她長大成人,直到她成家立業,直到自己年逾古稀……。她把自己從母親身上學到的,和人生幾十年的經驗積累的人生財富毫無保留的傳遞給自己唯一的女兒以及女兒的女兒,生命的延續。
我雖然出生在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工人家庭里面,但是我獲得了最無微不至的生活照料,由于母親的克己和勤勞,最主要的是偉大的母愛,她把她童年缺失的竭盡全力的補償在我的身上,我成為她生命中的全部。故此我在媽媽的嬌慣,呵護下長大,從她身上我吸收到的是愛心,勤勞,獨立,自尊自強,我的性格更為開朗隨和,成年以前是沒有勤勞的美德的,更多的是懶惰和拖延,這是嬌慣的效應。也因為我受到的學校教育多于媽媽,所以我有更多與她不同的見解和精神層面的東西在我的生活中,媽媽也給予我了極大的支持。自己最大的特點是記憶力超強,也許跟家里當年的精細口糧都給我吃的了關系吧,我記得自己童年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我記得我兒時的每一個遺憾,我也記得我年少時期的每一次歡樂的場景,這些都成為了我后面教育自己女兒時的基礎。在媽媽眼里就是一個“傻大姐”形象,我的聰明,我的勤勞,我的獨立和自尊自強都是被小家庭式的嬌慣給掩蓋了,只體現出單純,懶惰,拖延還有懦弱。現在我才發現,我骨子里面的這些早年沒有得到機會展現的優良品質應該是從媽媽身上吸收來的,只是早年的時候被媽媽保護的太好沒有被激活,也沒有找到釋放發揮的空間和場所。理解到了這一點,我現在對我自己女兒的單純,懶惰,拖延和懦弱都感覺到完全可以理解,但是我會嘗試打破這種完全的保護模式,盡早激活她應有的優秀品質。
這樣在自己成年后,讓很多親朋都驚訝于我小時候給他們的印象與現在的差別之巨大。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巨大差距拜賜予我女兒的出生。正是通過我們母女的人生經歷我總結得到,一個孩子對于一個母親來講的意義是多么的巨大!孩子不僅是要關懷照顧被給于無私母愛的對象,其實孩子也會給母親更多的力量和人生的轉變,會給母親帶來人生哲理的體悟和思考,會讓一個作為母親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多的勇敢和堅毅。在我有了女兒以后,我突然就明白了為什么從來沒走出過村口的姥姥會有勇氣拖著病體改嫁到完全陌生的異鄉,也突然明白了為什么媽媽在丈夫去世以后扛起一切,幾十年不改嫁兢兢業業的守護著我以及我的家庭。這些都是一位母親的決絕,一個孩子給予母親的力量。當我明白這一切的時候,我開始思考我要如何在人生的舞臺上扮演好母親的角色,我究竟要給我女兒傳承下去的是什么?一個母親對于一個家庭和下一代的家庭的意義是有多么的深遠。于是,我開始轉變,我修正自己身上的各種不足;我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以提升自己的水平,因為我是孩子的起點;我也進我所能給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懷,但是我更多的是關注女兒的心理;我開始變得勤勞,開始堅持,開始變得獨立,開始變得更加知性。因為我希望我的女兒擁有更為豐富的情感教育,更為全面的精神層面照料,更健全的生活體驗,更廣闊的視野更深邃的思想洞察力。真正全方位的遠遠超越于我。“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應該是每位母親想要的。在我為了我的女兒自我轉變的時候,我收獲了更美好的自我,更完美的人生,我想說我很感激我女兒的到來,她給我了一條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讓我有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視角,她是照亮我前程的天使。
今天早上聽了樊登老師講的《流放的老國王》,讓我的心為之一動。我突然想到,如果有一天我的媽媽不幸得了阿爾茨海默癥的話,我要怎樣面對,我要用什么樣的方式與她正確的交流,讓她感覺溫暖和積極的力量。我想我要給她我全部的關懷,我想我會放下手頭的一切,陪伴在她身邊每天與她一起在熟悉的小路上散步;拉著她的手去看她想看的風景;陪伴著她去找尋她心目中的家鄉;每天像一個好朋友一樣溫和的與她聊天,聊著聊著或許我就變成了她最為熟悉的好朋友;精心照料她的飲食起居,就一如她當年照顧我一樣盡心盡力。這樣想著我似乎并不覺得媽媽得上這樣的病癥是可怕的,而是給自己一個全面照顧她的機會,讓我真正可以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當然我心中仍然是希望媽媽身體健康的,希望她跟我一起的生活是幸福的。
我的女兒,是我的媽媽親手把她帶大,現在在我媽媽心中,我女兒的重量早已超過了我,讓我有時心生嫉妒。我女兒的到來給我媽媽一次回憶自己當年照顧自己孩子的機會。雖然她付出了心血但她仍然甘之若飴。我的女兒有很多與我同樣的性格缺點,嬌慣、拖延,也同樣是溺愛的結果。但我相信她將會和自己一樣在懂得人生的道理的時候,會有徹底的轉變;我現在也在努力的讓她的正念盡早被激活。她也和我一樣,善良,心中充滿愛,對家人的愛,對生活的熱愛。出生在21世紀的孩子,多少都會缺少一些對苦難的體會和理解,但他們更多的大膽,陽光,更少的拘束和克己。我想我要把我們的家風傳遞給她,我要把一輩輩積累下來的對于母親的意義傳遞給她。將來有朝一日她身為人母的時候,可以很明確的知道那哪些是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并且可以不斷的提煉和完善我們的家風,實現家族的傳承。
不知道姥姥和媽媽她們有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或許她們那時候更多為了生存和生活而拼搏,到了我這一代,在完成了生活基本保障的今日,應該考慮更多的精神層面的東西,將祖祖輩輩的精華提煉升華并發揚光大,人們在每個不同時代都有不同的任務,那么每位母親在不同的時代也同樣有著不同的任務,如今不再是“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的年代,而是要培育好母親的接班人。自己做好人間第一平凡又偉大的人的同時,也為接班人做好鋪墊工作。
在母親節即將來臨之際,預祝全天下的母親也包括我自己,母親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