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生不老的誘惑,我們堅守的東西還會剩下多少?
01
劉慈欣的《2018年4月1日》講得就是這樣一個關于選擇的故事。在書中的2018年,基因改造延長生命技術(簡稱:基延)獲得重大突破,只要支付新人民幣500萬元,就可以去除掉基因中有關衰老的片段,將壽命延長到300年。
整個世界因為這項技術而瘋狂,高額的改造費用,使絕大多數人被排擠在基延的大門之外,人類社會因此而分裂。一部分人投入到虛擬世界的懷抱,成立了虛擬國家,同現實政府對抗;一部分人選擇價格稍微少一點的冬眠技術,期待百年后基延技術能夠平民化;還有一種人,正在想盡各種辦法,無論是搶劫、盜竊、貪污、敲詐,去湊夠這500萬,從而實現延壽。而故事的主角就是第三種人。主角是一位老財務,多年的工作經驗能讓他將500萬輕松地轉到自己的秘密賬戶,而在財務系統中設置的層層掩護能讓他的行為半年后才會被發現,那時候他早已成為一個基延人,一切都無所謂了。法律最多判他20年,而20年后,他還有200多年的時間去享受生活,在這期間,如果基因技術再獲突破,長生不老也許真的不是問題。
這筆買賣太劃算了,但主角一直沒有執行,不為別的,只因為一個女孩,簡簡。簡簡的愛讓他一直在猶豫,他無法在愛情和長生之間做出抉擇,直到這一天,2018年4月1日。同事模擬虛擬帝國進攻現實世界金融系統的惡作劇把他嚇出一身冷汗,距離長生如此之近的他難以忍受喪失這次機會,加上女友簡簡選擇一個人去冬眠,他終于下定決心展開自己的計劃……
02
故事到此結束了,這也是大劉短篇的特點,高潮時戛然而止,留下讀者無盡的想象。主角未來的命運如何,那個世界的命運如何,無人知曉,也無需知曉,但新技術給我們社會帶來的影響卻值得我們去深思,就像現在的區塊鏈技術。
回到我們的現實世界,無論是量子技術,還是基因技術,還是區塊鏈技術,都將顛覆我們的生活,我們如何選擇,也許只有到那時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