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句話覺得很形象,有一種冷,叫做你媽媽覺得你冷;有一種懂,叫做你覺得自己懂了,學的最大問題在于: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中國人的英語擅長的是聽力和閱讀,薄弱的是口語和寫作,也與此有關。因為我們從小到大的教育,都是重視輸入,輕視輸出的。輸出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形成了反饋,檢驗我們是否是真的學會了。
所以我們很需要形成以輸出為導向的學習,我們群里的Hauson和新海就是榜樣,Hauson每看一本書就會寫一篇文章介紹,新海每次上課,每次看到大家分享,都會寫一份總結作為輸出分享給大家,即幫助自己提高,也幫助大家提高。
而這個領域特別厲害的,是一個叫做費曼的物理學家,諾貝爾獎得主,而且他還喜歡打邦哥鼓,破譯瑪雅象形文字。很有名的費曼技巧就是將一個術語,用自己的講出來,不帶行話術語,解釋給80歲的老太太和8歲的小孩聽。有人總結為說人話。
據說費曼曾經因此難倒了一群數學家,當時他讓數學家給他解釋他們的研究成果,但是不要使用任何數學的定理,沒有一個人能做到。
費曼技巧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你向別人推薦一本好書,不要只說這本書好看,用自己的話總結這本書的內容以及推薦理由。也比如之后發朋友圈,不要再只評論好吃好玩,轉發文章不要只摘抄文章里的話語,寫上你自己的感悟發出來,這就是在費曼。上課中學到的概念,也學習用自己的話講出來,絕對會加深你對這個概念的理解。
這個過程也是一種刻意練習。
總結
不管是刻意練習的信念還是費曼技巧,都有一個共同點,走出舒適圈,吃有益的苦。很喜歡圣經的一句話 :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林前9:27】。有意義的人生不是快樂安逸的人生,而是我們在追求自我成長和自我超越的人生,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克服生命內在的惰性,才能有更大的成長,這條路著實會辛苦,所以伙伴很重要,大家一起加油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