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學而是論語第一篇,也是最重要的一篇,總綱全書。這一篇的核心價值觀,是后文閱讀的基礎和依據,不然拋開這個大綱背景,胡亂翻譯其中語句往往是南轅北轍,貽笑大方!
整篇以三不亦,引出結論,世界大同,和諧社會,即人不慍。要理解不慍,達到不慍,就要做到天地人三通。
因此,君子學圣人之道,習圣人之道,與其他志同道合者踐行圣人之道,使不智慧的人們醒悟,繼而達到和諧社會目標。這就是論語的綱,綱舉目張,這就是后邊學習的判斷依據,和綱背馳的翻譯都是耍流氓。
其實,論語很像我們學習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課程,綱已舉,目需要大家不斷實踐,不斷擴充,僅僅課程中的概念是組不成復雜多變的現實生活,但是核心價值觀確實正確的,不斷精進,自己會越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