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上一篇日志的時候心情很差,當天應該是我創業五年來最接近抑郁的一次。
那篇日志是邊喝酒邊寫的,但越喝越不開心,于是買單,走路50分鐘回到了家附近,走著走著看到個橋就停下來看看下面的河水發會兒呆(現在想想挺危險),后來快到家了也累了,于是又去按了個腳(也沒能緩解心情)。回家不跟人說話,第二天去政府部門接受問詢(因為一些誤會吧,政府覺得我們涉及金融風險)。
那個時候心情差,一方面對業務方向沒了信心,另一方面老員工提離職+政府傳喚發生在同一天(周五);再加上周末的時候一直關注的樓盤開盤,但儲蓄不夠老公又沒工作,以及他自己也沒了信心,于是內憂外患下情緒崩了。
但人的治愈力是驚人的,寫完日志第二天上午去政府部門接受問詢,下午找了個咖啡廳工作、看書,本來想去好友家喝酒吐槽,但覺得“解鈴還須系鈴人”,晚上干脆約了老公攤牌。好在他也有了認真找工作的決心,于是這個坎兒也就過去了。
-------------------------?
只不過沒想到,一個月又一個禮拜過去了,那個我舍不得的老員工剛剛離了職,今天CTO跟我說創始團隊成員B提出了辭職。
我是震驚的。誰走我也沒覺得他會走。
之前年度review的時候說過這會是他最后一份工作;擔心自己下屬因為薪資問題有跳槽想法,他主動提出可以把他的工資補貼給下屬(當然我并不會這么做);他說現在年輕人都不怎么把公司當家,于是他把自己的座位堆滿了個人物品顯得熱鬧溫馨;他說我扛了太多壓力很不容易;在我們裁員的時候他說我們挺過了三年最難的時候,或許每個公司都會死,但對于我們來說 Not today。每次OKR討論季度目標的時候他總是眼里有光;今年開始嘗試新方向的時候他也是積極活躍。
但確實最近一個月他眼中的神采少了些,感覺有點疲憊。
不過我真的從來沒有想過他會離開。
我找他談話,他說了些家庭、孩子的原因;說家里找了人讓他進國企,他也希望能夠站在甲方的角度去了解更多業務等等。我本希望能留他半年,但他一個月之后就要離開了。
這周我們轉型的產品終于開發出了第一版,昨天我給行業內的大佬看了看,方向得到了認可,我覺得我是站在了十年二十年后做出了正確的方向選擇。我希望今年下半年能夠在業務上銷售上有所突破,融資,擴大團隊規模,好好干一把。如果無法突破,我們原有產品的銷售也會有所增長,年底了我可以做個決斷,是繼續還是把公司“送”給有戰略合作的股東。
我到底希望繼續還是結束?其實我也常搖擺,但總體來說還是更希望能再搏一把。最近成功招了兩個銷售,我本想找個時間給所有同事講一下我們下半年的方向,畫一張大餅。
但我以為永遠不會離開的創始團隊員工今天給了我一擊。
他做的是技術性工作,內容并不是不可替代,但他的離開對團隊的士氣會是個打擊。而且他走了,團隊里活躍氣氛的人就更少了,更沉悶了。
對于他的辭職,我先是震驚,然后是不解,到了下午已經轉為了生氣。作為創始團隊成員、有不少期權的董事(雖然只是掛名),他的辭職提的跟一般員工毫無二致。這不對。
之前也有創始團隊成員離開過,但他提前就跟我打過預防針,提出要走的時候我是有心理準備的,他后來也持續幫忙,再后來因為自己創業失敗回歸團隊我也很開心。
但今天提離職的這個人不是這樣啊,他連日子都算的精準,剛好提前一個月,拿了offer了跟CTO說要辭職了。他說主要是家庭原因,但每個人離開的最核心點 還是對創業長跑失去了耐性,對公司失去了信心吧。
他愛公司的時候,是真的愛;但他不愛了,也是真的不愛了。
我太難過了。我也覺得很孤獨。
我是不是也應該讓這段創業旅程告一段落,開始新的事情了呢,但又不甘心;
說到底還是我的錯,讓一個本來那么愛公司的同事,選擇了離開。
--------------------------
收拾下心情,還是要繼續的。
今年年初產品同事離職,后來年輕人陸續離職了4個,再加上今天這個創始員工,一共走了6個;新招了2個人,但都比較沉悶,融入度不高。現在發了2個offer都是銷售,下周一就會入職其中一個人。
對于老員工,包括在外地辦公室的員工,我要做下人才盤點,核心骨干每個人都聊一遍,真誠地溝通。至于信不信,愿不愿意繼續一起干,那是每個人的選擇了,但我起碼要保證我的想法和決心能夠傳達給我的同事們。
等最近招聘的新員工們到齊,要開大會講下新產品新方向,打氣鼓勁;再來場熱鬧的團建,讓新員工們快速融入團隊。
其實今年就是團隊換血了,或許也是好事,但前提是我要振作起來。
下半年我要拼盡全力,就算最后公司倒了,也要死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