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三日夜便看到此條新聞 :一家四口駕私家車游玩北京八達嶺野生動物園,女子私自下車導致一死一傷(下車女子重傷,其母當場離世)。雖說聽著著實可怕,但在這個到處都是災難和事故的新聞世界里,這實在沒有引起我的太多關注,只是心中微微一驚 : 這下車的女人當時怎么想的? 但因為實在沒什么來源,也就放棄了分析此人當時心理的想法。誰成想經過幾日發酵,成了一個轟轟烈烈的事,一時間人們似乎都站上了各種制高點,高舉大旗,大扣帽子好不熱鬧!一不小心誤闖其中,所見所聞小記如下: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站在理性山頭上的人們自顧自的說“不做不會死(no zuo no die)”。似乎此等事故不及引起她高傲的眼皮微微抬起,又似乎恨鐵不成鋼的難過表情的掩飾。對面同情心山坡上的人,戰鼓聲聲高喊著“國人冷漠”’,與其說是就此事故引發的還不如說是言必國民性的慣性使然,至于何謂冷漠,絕非其純潔有愛的頭腦所該思考的。
看!站在教育山峰上的人們更不甘示弱,經認真研究分析,造成此事故的根本原因是該女子不遵守動物園游覽規則,擅自下車;經推論,其沒有經過很好的遵守規則的教育,一直以來心存僥幸故而疏于防范;再經指數計算,根源為國人習慣在規則面前存在僥幸心理,缺乏遵守規則的教育和遵守規則的習慣,一時間口誅筆伐。讓人不得不感嘆分析之嚴謹,研究之深入,投入之忘我,竟不得時間顧及解決辦法留名青史,奉獻精神實在令人感嘆。
這邊還沒看完,遠處贊歌團已是人聲鼎沸 :這位母親因救女兒而離世,‘世上只有媽媽好‘是她的哀樂,雖然曲調中聽不出半點哀傷。伴隨著朋友圈里對偉大母愛的一片贊頌,不知這位母親是否可以安息,也不知幸存的女子心中的哀傷和母親因她死于虎口的悔恨又該以何相伴。
有愛便有恨,母愛因這位母親的離世而被贊頌,夫妻之情因丈夫的毫發未損而被批斗。這個男人被帶上了“懦弱”,“靠不住”的高高的尖帽子,他被人裹挾著向前,但面無表情沉默不語。他想得是受傷的妻子要照顧,孤單的孩子要撫養,傷心欲絕的老岳父要贍養。甚至這喪妻傷女的老人也被掛著 “醫鬧”和“家庭教育不好”的牌兒推到了隊伍的最前端,只因見女心切的幾聲高聲語貼著老虎傷人事件的女子家人的標簽。這幾句高聲語,要是平常的情形,恐怕要有很多人紛紛贊頌父愛之博大了,要博得同情心山坡的人淚流滿面了。
一群看不出來是否進入圍城的人,舉著“不要和易怒者結婚” 的橫幅的人精神飽滿的迎面走來,不知道他們來自何方也不知要往何方去,他們不必清楚什么是易怒,更不必知道什么是結婚,重要的是他們把標語高高舉起,斗志昂揚。
在一個小角落,偶見幾個寫著大大的紅紅的“安全”二字的帽子躺在那里,一撥又一撥的人經過,有人撇去一眼若有所思,有人似乎沒看見,有人輕蔑的踢上一腳……
星蕊于八月二日晚
·························~~~~~~~~~~~~~~~~~~~~~~~~~~~~~~~~~~~~~~~~~~~~~~~~~~~~~~~~
本人并未游覽過野生動物園,曾在書中讀到些許非洲野生動物園游覽的場景,摘錄在下面共參考:
持槍的黑人巡守員為我們進行了簡短的尋游前教育:大家不要穿鮮艷的衣服,以免刺激動物。 …… 最重要的是你們千萬不要下車。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下車,記??!尤其當野生動物靠近我們的時候。不要以為你會跑得過野生動物,這里的任何一種野生動物,包括兔子和地鼠,都比你跑的快。只要你在車上,野生動物就會將車和人視為一個整體,認為這是一頭巨大完整的動物,它會暗自比量自己和這輛路虎車到底誰更魁偉一點。它不傻,當它認為自己在形體上不占上風的時候,它輕易不會發動攻擊。但是如果你下了車,那就不同了。你渺小軟弱,有令它食欲大開的可疑味道,你柔軟多汁,它會認為你是車的內臟掉下來了。······……他發給我們每人一條毛毯,灰黃色,類似老虎的斑紋。披裹上身, ……,大家輪廓模糊,囫圇一體,首尾不分、色澤渾濁,實在比動物還像動物了。(摘自《非洲三萬里》,畢淑敏著)
十三附錄:
有時候,事情很簡單,是你想負雜了。
8月3日六點多在早市喝胡辣湯吃包子的時候,隨手回了曉寧微信,昨晚看完她寫的《北京野生動物園老虎傷人事件記》太晚,就沒有回復。其實對于這件事,我的內心沒有看法。為此我的家庭成員之間還激起了很大的評論風波;當時我只是摘錄了一篇《老虎傷人后的啟示》,且指向不明。而且少寫了“八達嶺”三個字,北京野生動物園的工作人員還給我打來了電話,要求改正。我趕緊道歉,表示馬上改正。但時過境遷,我早忘了這事,難道我們給他們做了微信平臺,就是這么機動了?
剛才和曉寧聊天的時候,我突然有了自己明確的立場,并對之前自己和朋友圈的聲討頗感羞愧。
我們都站在了道德的制高點上,一片指責之聲,好像我們自己平時做得很好似的。何時真真切切站在一個家庭、家人的角度理解過家庭成員極度崩潰的內心?
先說說我的家庭成員是怎么看的,再說當事人一家。
媳婦對聲討女子一邊倒的現象,提出了質疑,男人也有一定的責任。但她更多的是從安全意識的角度,游玩的初心進行了剖析,認為先游玩,回家再吵。這是比較負責任的態度。
弟弟單純站在男人的角度,考慮到車上有孩子,保護孩子還是營救妻子,覺得顧不上。且認為女子該,遭到了媳婦的鄙視。
母親認為事出有因,責怪誰于事無補,應該吸取經驗教訓、換位思考。
我覺得不管是誰的過錯,這一家人都是去了親人,但是對于一些片面的、僅從一個角度看問題的觀點,我覺得要綜合一下。認為情緒化、沒有安全意識、自私,是造成悲劇的主要原因。甚至用嬉笑怒罵的口吻調侃:“家庭矛盾、家庭矛盾,那都是要在家里解決的。是你的老公妻子危險,還是動物園里的老虎危險?都是成年人,對危險源要有基本的辨識,所以操心的第一件事是開心游玩,安全回家?;丶野差D好老人孩子也請你們文明弄仗,不要傷及無辜。鍋碗瓢盆地上摔,床單被罩隨便剪,愛咋咋地”。
接下來,我在說說當事人一家,當然這是我的想象。
丈母娘去世了,什么也不知道,沒有什么痛苦,我也寄托一下哀思。
男人肯定上不了班了,受網絡影響,單位可能要炒其魷魚。首先他要安頓好孩子,照顧受傷的妻子,醫院里的事我不用說大家也知道,這時候男人應該是萬分悔恨。除了正常我們工作生活中的煩惱,他還要照顧到丈母娘去世引來的爭議,小舅子會不會找其算賬?普通人這時候死的心都有了,何況還有世俗的口誅筆伐呢?
女子這時候生死難料,萬分痛苦。經過生死一搏,我想她的內心是坦然的,一般情況下,她會慶幸她還活著、丈夫孩子無事。但內心對母親極度的愧疚和悔恨,怎么面對娘家的人,心里很長一段時間都不能夠釋懷,有可能下半生都在悔恨中度過。
夫妻的關系應該有了極大的轉變,會考慮到孩子在這件事上勢必受到驚嚇、會不會有心理陰影?從此夫妻恩愛,孩子的健康成長成了這個家庭的第一要務。也有可能女子從此憎恨男子一生,就像躺在網絡上討論這種男子該不該嫁的網絡水軍,人家吵個架就不是真愛了?兩個字:膚淺。
主題曉寧已寫,此作為附錄,望引起爾等我之親友、圈子之思考。最后,奉勸各位一句:這男子和女子之外的任何人,都不要試圖考驗別人的內心,無論你怎樣,絕對沒有丈夫和妻子在對方的心里重要。
? ? ? ? ? ? ? ? ? ? ? ? ? 徐十三寫于2016年8月3日7:30(農歷:七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