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自己固執(zhí)的偏見。——大栗致自己
《給人好印象的秘訣》這本書的作者是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海蒂·格蘭特·霍爾沃森,她的研究特色是把心理學前沿理論與管理、商業(yè)、教育緊密結合,強調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
這本書的最大作用是引用大量案例來教導我們如何給人留下好印象。我們對于陌生人最初的印象是叫首因效應。這個第一印象一般會在我們后來的人際交往中產(chǎn)生主導作用。即使后面有個近因效應不斷在校正,但是付出的代價也會曲折得多,尤其是對固執(zhí)的人來說。
一、人與人交往時應該注意什么?
人與人之間主觀印象形成的步驟:首先,觀察者會依據(jù)你的外表、肢體動作、言語、地位等透露出來的信息,無意識、自動地對你形成初步印象。該階段起主導作用的是觀察者的直覺、常識、個人經(jīng)驗以及各種假設、偏見。觀察者不會理性分析影響你行為的各種因素,此時往往產(chǎn)生的是有偏差的印象。然后,如果觀察者發(fā)現(xiàn)過去對你的判斷可能不恰當,就會啟動糾偏機制。
人都是有惰性的,是個愛偷懶的動物。一般大家都只會用直覺來判斷這人值不值得交往,常常有一定的偏見,不喜歡用理性的大腦來分析我們的行為。
也就是說我們要在第一次交往的時候,就要被人接受,即使后來有瑕疵,也會起到瑕不掩瑜的作用。這就需要我們得體的語言溝通,以及社交姿態(tài)了。這里最初的判斷會有你的穿著外套來劃分你們群體組織。其次才是你的學識才能。
二、人與人交往是相互作用力
別人對你的看法是負面還是正面,90%取決于你表現(xiàn)出來的溫暖程度和個人能力。
我們都知道職場新人進入一個新的團隊,需要一段時間來磨合,以便融入團隊。《給人好印象的秘訣》中提到一個信任透鏡。這是由觀察我們的人主導的。他們一般是這么考慮的:首先要確定你是否值得信任,會不會對自己的人際關系、職業(yè)生涯、個人幸福安寧等構成威脅。
他們會啟動戒備機制:你是敵人還是朋友?你有何意圖?這時候,你就需要學會表達溫暖和恰當?shù)卣故灸芰Γo別人留下寶貴的盟友印象。這非常重要。因為別人對你的看法是負面還是正面,90%取決于你表現(xiàn)出來的溫暖程度和個人能力。你看起來友善,那么觀察者會覺得你是值得交往的;假如覺得你有所圖,那你表現(xiàn)出的聰明才智,則會被看成你能夠實施敵對行動的證據(jù)。
- 提高溫暖程度
(1)專注傾聽。保持眼神交流、點頭和微笑。
(2)表現(xiàn)同理心。關鍵是換位思考,嘗試尋找雙方的共性。
(3)首先信任別人。比如和他分享自己遇到過的困難、犯過的錯誤。學會示弱而不是逞強。
- 展示個人能力
(1)顯示你的意志力。表明你能抵抗各種誘惑和利益。
(2)適當謙虛。如果你對自己的能力表現(xiàn)得謙虛一些,別人在評估你的真實能力時,會另外增加20%到30%估值。自吹自擂的人,得到的是相反的結果。
(3)適當擺出些有權勢的姿態(tài)。
(4)多強調你的潛力。潛力代表一種不確定性,當人的大腦遇到不確定性時,會下意識關注更多信息,付出更多思考。
人都不喜歡被侵犯,一方面要適當展示自己的才能,另一方面更要懂得保護觀察者的自尊,讓觀察者感覺他們本身更出類拔萃。韜光養(yǎng)晦很重要。
最后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你的朋友和你的領域越?jīng)]有關系,你在TA面前的舒適度越高。這是每個人的自尊心在作祟。相關性的高低會影響個人對朋友的認知和選擇。如果時局所迫,一定要捆綁在一起,那么記住3點:1. 示弱。2. 肯定對方。3. 尋找共性。
當然,人還有價值這一說,當觀察者對你采取權勢透鏡時,也就是你對TA有沒有用時,你要做的是預測對方的需求,加大自己的籌碼,他們才能認真地對待你。這一點對下屬和上司來說很有必要。
當然,告誡大家機會都是給有準備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