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比較長,鑒于文章有一定深度,需要一定的思考,并且現在大多數人都耐心都比較一般,所有拆分三部分。
近幾百年來,人類的文明進入了一個飛速發展的時期,從文藝復興時期的伽利略,牛頓發展起來的經典力學,再到一百年前的愛因思坦的相對論,以及同時期各位頂級物理學家一同搞出來的量子力學。最后到現在對各種理論和技術的應用。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似乎達到了一個非常極致的程度,在微觀 尺度上,我們認識了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夸克。
而在宏觀尺度上,地球外,太陽系,銀河系,乃至整個宇宙,我們也都略知一二,我們甚至測算出了宇宙的年齡,拍下了黑洞的照片。但是,一個離我們的非常非常近,離我們最為相關的領域,我們對它卻所知甚少,那就我們自己。
在科學誕生之前,人類一直用哲學來指導研究事物,科學誕生以后,解答了很多哲學無法解答的問題,并且糾偏了很多哲學的錯誤結論,比如最著名的伽利略扔鐵球實驗。科學作為一種更有效有準確的研究方法,快速的取代了哲學老大的地位。然而哲學留下了三個終極問題:我是誰,我從哪里來,我要到哪里去。從第一個問題開始,科學拒絕回答。
近幾百年來,隨著科學讓我們對客觀世界認知的飛速提高,我們改造這個世界的能力也對應的飛速增強。由蒸汽機引領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到如今的互聯網信息時代。人力的生產力已經達到個非常高的程度,從整體來看,人類的物質生產能力已經遠遠超過了人類生存所需,人類早就應該進入衣食無憂的時代。
但是人類社會卻依舊面臨著嚴重的糧食危機,依舊有不少人處于饑餓之中。其原因并不是生產力的問題,而是人類自身的各種毛病造成的,對于這些問題,科學無解。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提高,人類的足跡遍布全世界,也同時影響著全世界。人類對各種資源的瘋狂索取,有意無意的消滅了無數的物種,可以說隨著人類的崛起,整個世界都不好過了,少數過得還行的物種,要么是給人吃的,要么是給人擼的(寵物)。同時人類也給整個地球留下了很多非常嚴重的污染。如果說地球病了,最大的病因應該就是人類。
但實際上,這些問題并不是人類生存發展必須必然導致的,人類也是可以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更多是人類本身的一些自私貪婪等毛病造成的,這此,科學也無解。
撇開那些處于底層生活困苦的人不提,被人類消滅的物種和被污染的環境也不談。僅去看那些不愁吃喝的人。他們又過得好嗎?
人類解決溫飽之后,開始去追求所謂的精神需求,讓自己過得更快樂,更充實。我們發明了各種社交軟件,以滿足我們所謂的社交需求,創造各種各樣的娛樂內容,好讓我們變得更快樂。在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都得滿足的條件下,理論上來說,現在的人類應該生活得無比幸福才對。
但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披露數據顯示,全球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郁癥,近十年來患者增速約18%。根據估算,目前為止中國患抑郁人數逾9500萬。每年因為因為抑郁癥自殺的人數高達百萬,僅在中國每年就有28萬人因為抑郁癥自殺。
實際上,由于某些人出于自身家庭條件的限制,以及不能坦然面對抑郁癥的逃避和隱瞞。很多抑郁癥患者并不能為人所知,有時甚至連最親密的家人和朋友都不知道。
試問,如果不是某個明星自殺上了熱搜,有誰能知道他患有抑郁癥。而大量的普通的抑郁癥患者的自殺跟明星的區別就在于上不了熱搜。
所以,實際的人數應該會要遠大于統計數字。
哪怕沒有患上抑郁癥,很多人也并不好過,現代人大多都處于一個比較糟糕的精神狀態,緊張,焦慮,無聊,敏感,易怒,各種負面情緒始終圍繞著他們。
打開網絡,經常到看到各種極端的充滿仇恨的辱罵言論,又或者是毫無理由的無腦吹捧,要么噴,要么舔,真正客觀理性的聲音少之又少,并且往往沒什么人在意。好像也沒有多少所謂現代文明社會應該用的樣子。
科學的生產力讓我們衣食無憂,也能輕易獲得各種娛樂滿足,先進醫療技術讓我們免于多種疾病困擾,然而我們的心卻病了。
我們的心到底是如何病倒的,科學對此的了解卻是相當的匱乏。
科學讓我們了解了整個客觀世界,唯獨不有了解自己,科學讓我們改造了全世界,卻無法告訴我們如何成為更好的人。
那么問題來,科學為什么無法幫我們了解自己。這就得從科學的由來開始說,早期在沒有科學的時候,人們主要靠哲學來搞研究。哲學的研究方法就是思辨二字,思辨就是思考和分辨,所有的結論都是靠想得出來的。對實證這一塊并不怎么重視,對典型的例子就是亞里士多德多物體下落速度的判斷,明明一個很簡單的實驗就能證明的,硬是等到2000多年后科學先驅伽利略來打臉。
而科學跟哲學對最大區別在于科學始終把實證放在第一位,在早期科學興起的時候,有一樣東西非常重要,那就是玻璃。用玻璃制造的各種觀察設備,讓我們能突破普通人眼睛的極限,更好的看清這個世界,從而尋找到實證。此外,很多的實驗設備也離不開玻璃,可以說,玻璃是科學發展的最大功臣。
由于科學以實證為主,所以科學最擅長的領域就是客觀的物質世界。原來的哲學由于不要求實證,所以什么都研究。科學出現之后,物質世界研究那一塊哲學就沒有市場了。并且,科學由于帶來了很多新發現和新事物,快速的吸引了人民的注意力。在認知世界的方式中取代了哲學老大的地位。
然而,實證是科學的是科學興盛的關鍵,同時也是科學對人類自我認知的障礙所在。
在科學的發展歷史過程中,并不是沒有對人類自身做過研究,科學對人類的身體做了一翻細致的研究,因而成就了現代醫學,
但是,人類不僅僅有物質的身體,還有人的意識,如果只有身體沒有意識,那個叫尸體,同時擁有身體和意識才叫人。如果光有意識沒有身體,那你就看不見,如果能看見,那就是見鬼了。
意識屬于非物質的,但科學之前的研究對象都是基于物質層面的,對非物質的意識,這就意味著科學
沒用辦法通過實驗設備對它進行觀察。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對大腦一翻研究之后,有兩個突破,一個是通對大腦的掃描分析,得出大腦各種區域的活躍程度,可以很大致判斷出你大腦的那部分功能正在工作和工作強度。另外一個就是腦波的發現,通過對腦波的監測,可以大概的判斷出被觀察者是緊張還是放松,注意力是否集中,這樣的發現對于了解意識的本質來說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