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限晚景小李杜——李商隱詩讀后
李商隱的人生亦是起伏沉淪:他在十六歲以后就開始應舉,走的是唐代士人都走的"溫卷"的道路,他得到了當時的朝廷元老令狐楚的賞識,他對李商隱的幫助使李商隱對他終生感懷不盡。雖然初次應試落第但是他依然充滿信心。在開成二年(公元837)年,靠令狐陶的關系,商隱考中了進士。而走上仕途又是一段長長的路,李商隱在長安求仕的十年,陷入牛李黨爭:令狐父子是牛黨,而后來他受到李黨中堅王茂元的賞識,并娶其女兒。當時兩黨斗爭激烈,后來宣宗即位重用牛黨,李商隱受到排擠。多年奮斗,仍然沒有找到自己的棲身之地。
但正是這樣的命運同時孕育著他深厚的詩情、造就了不朽的詩篇。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無題詩最多被解為愛情詩?!跋嘁姇r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毕鄲鄣碾p方聚少離多,暗淡的日子從春天一直到了秋天。盡管如此,雙方的愛是永恒的,愛的誓言是堅貞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彪x別的日子,雙方各表思念,梳妝臺前,是女子憂愁可能會花白的頭發和老去的容顏;月光下,頂著寒意,輕輕吟唱思念之曲?!芭钌健保枰员韾廴爽F在之地,愿那傳情的青鳥,帶著自己的想念,去看看他的生活,過得可好。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因為含蓄雋永的表達,更增添了許多深意。李商隱懷抱政治理想,這正是表達他對于理想的執著。
錦瑟
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元好問詩云:“望帝春心托杜鵑,佳人錦瑟怨華年。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李商隱詩巧于用典,這些詩曲盡筆意,多少年讀來也未解心惑。
《錦瑟》的開頭點出“無端五十弦”,可見詩人的意緒紛紜,“一弦一柱思華年”,這錦瑟彈撥一聲一聲,如同人生走過的一個個歲月。
然后詩歌呈現了一個個意象:莊周夢蝶、杜鵑啼血、滄海珠淚、良玉生煙。“莊周夢蝶”本來是闡發萬物與我皆一的齊物論思想,“杜鵑啼血”則是另一個表達悲哀的典故,但是在這里更讓人體會的不是原典的哲思,而是詩人的情思:人生如夢,感時傷懷。“滄海月明珠有淚”,珍珠要經過多少的歷練才能綻放光輝,“藍田日暖玉生煙”,溫潤的美玉要吸收多少日月精華才能得到。詩人的愁緒就在于他對理想的追求堅貞不屈,但是“歲月忽已晚”。“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現今的思緒與當年早已不同,青春年少誰無夢,時空轉換,風發的意氣轉為深沉的慨嘆,復雜的思緒交織在詩人的腦海里,在回吟里,李商隱把身世與情感用詩之梭縱經橫緯,密密羅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