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注意到,在一刻不停的生物進化中涌現出了7個主要趨勢。
1、不可逆性。進化不可倒退。但是,有一個例外,就是鯨,鯨是哺乳動物回退成一條魚的。鯨現在是魚類,不可能再倒回變成岸上的哺乳動物了。作者說,總之,今天的物種無法退回到過去的形態。
讀了這里,我想到一個例子,我們成人無論如何回不到童年,舊圖式是無法退去的,已經發生過的舊圖式,就抹不掉了。突然又想到了失憶,同理,失憶只是失去記憶,但是之前經歷過的舊圖式而成就的??一個人的理解力、價值觀是抹不掉的。我們照本書前面說的,在舊圖式上打補丁,形成新圖式。
第5段說“雖然當時地球一片荒涼,卻在慢慢熬制著生命所需的配料”,這里讓我想到我們的學習,我們的學習就是在熬制生命所需的配料。學習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是只要在熬,就一定比原來的自己更豐富。自己沒有正確的東西,如何給得了孩子?
2、遞增的復雜性。進化是否有方向?——它朝越來越復雜的方向發展。
這里我想到的是:越學習就越覺得自己什么都不懂。在學習以前,還以為自己蠻能干的;在學了繪本之后,發現自己看不懂圖畫;學了國學之后,發現自己不會做人、不會處事;學了作文之后,發現自己不會說話、不會生活......學習之后才看到,原來,生活可以那么美妙的,人活著不僅僅是賺錢的。
3、遞增的多樣性。由這個想到求同存異,因相異而相愛,因相同而相守。
4、遞增的個體數量。?與十億年前或100萬年前相比,今天世界上生物體的總數有了巨大的增長。
這是我沒想到的,一直以為存活在地球上的動物越來越少了,很多動物、鳥類都滅絕了,還有很多只存在于動物園了。但是,植物好像是越來越多了,人類培育、嫁接出來的新品種就有很多。我小時候只見過兩三個品種的桔子,??可現在,有一二十個品種了。
5、遞增的專業性。
6、遞增的相互依存關系。由這里想到食物鏈,人類是一個越來越依賴生命而不是非生物的極端例子。
7、遞增的進化力。進化不僅選擇生存力,也選擇進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