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天使,一念惡魔。善與惡,往往只在一念之間。
比心存惡念或者行惡更可怕、更可憎的,是以善為名,到處招搖撞騙的人;還有那些愚昧無知、毫無是非觀的人,他們以丑為美,以假為真,對社會造成極大危害,卻還渾然不知,自以為是。
——觀影《周處除三害》
主人公陳桂林原本是一個殺人犯。在得知奶奶即將離世后,決心改邪歸正,他準備轟轟烈烈去干票大的,在所有人的心中留名,并拿出了“周處除三害”的典故來為剩余的人生重新找一個目標。
第一個目標是“香港仔”,“香港仔”在做過殺人越貨勾當后,和陳桂林一樣,過著東躲西藏的日子。“香港仔”惡行昭著,所以陳桂林在干掉他的整個過程中態度堅決,雷厲風行。在此過程中,他遇到了小美,小美成為他內心的唯一變數。
第二個目標是偽裝成“尊者”的林祿和。
壞人總是費盡心力地披上羊皮,偽裝成好人,然后繼續行騙。而壞人在做壞事的時候,總是尋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所以才會干得如此理直氣壯。
當你提醒傻子要小心時,既得罪了騙子,也得罪了傻子,騙子利益受到損失,傻子卻認為你在侮辱他的智商,他們就會聯合起來整你。
處理林祿和的過程就沒有那么順利。因為陳桂林的內心產生了動搖,他相信了對方的謊言。
在謊言被揭穿后,令陳桂林更瞠目結舌的,是一群被洗腦的信徒。
令人可怕的是,干掉一個林祿和后,有千千萬萬個林祿和在禮堂里等著他。
相比之下,陳桂林雖曾是個殺人犯,但他知道自己的惡行,一旦醒悟,便能加以改正。而那些渾渾噩噩、愚昧無知的人,以善為名,危害極大。他們都存在如現代版的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悲其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