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俗語: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孩子會打洞。就是說一個人思考問題的方法和做事的方法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有可能影響他們的一生。
家庭對一個孩子的影響有哪些呢?
首先家庭影響孩子的人格和親密關系。
在人際互動中,很多時候我們是依照自己在原生家庭里不知不覺中學到的一些行為,有些時候也會反其道而行之。
比如:在家庭關系親密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長大后也比較容易向周圍的人表達關愛和關心,非常樂于和周圍人進行連接; 而在家庭關系相對比較疏離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就比較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太愿意和周圍的人產生過多連接,相對比較獨立、冷漠。
爸爸在管教孩子時如果經常采用體罰的形式,當這個孩子長大了,成為他的孩子的爸爸時,他在管教孩子時會不自覺的重復他的爸爸教育他的模式-體罰孩子。也可能這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對體罰異常氣憤,甚至發誓長大后他一定不這樣自己的孩子,但他仍有可能在自己情緒失控時不自覺的重重復父親對他的教育模式等等。
其次家庭影響孩子的習慣和規則的建立。
孩子是早睡早起還是賴床不起和他家庭的作息習慣息息相關。孩子對待金錢的態度,遇到熟人是主動打招呼,還是羞射假裝看不見同樣與家庭有關等等。這些習慣和規則的建立往往并不是家長刻意去教導的,大部分情況是孩子自然而然呈現的狀態,孩子自己都不清楚這樣的行為是如何在家庭中習得的。
這種影響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深深埋在身體中的記憶,這些記憶影響孩子在事情發生時的第一反應或者說出于本能的反應。
家庭還會以一種「內在誓言」 的方式對孩子施加影響。
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歷程中都會有這樣的經歷,每當我們在思考一些相對比較重大的問題時,我們頭腦中總會有一個很堅定的聲音在和我們對話,如:女孩可以和男孩一樣做的很好;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誠實是做人做事的底線等等。
這些潛意識中產生的「內在誓言」,我們可能并不清楚他是怎么刻在我們的腦海當中的,但是這個誓言卻經常在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際關系上造成決定性的影響。比如一個人在尋找人生伴侶時往往就是由「隱形的內在誓言」所引導,尋尋覓覓,總是在重復做一些相同或者類似的選擇。
我們家庭中習得的很多東西,或者說傳承的很多品質,它都曾經在我們人生的某個階段帶給過我們幫助或者好處,或者曾經給我們家族帶來利益,對我們家族的傳承是有幫助的。
只是到后來,當我們的人生環境發生改變時,過去保護我們的一些行為和規則在新的環境中反而變成了阻礙。作為成人、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明白,我們現在就是我們子女今后的家庭。我們有機會重新重新創新一個家庭文化。
過去不對的事情,不要持續下去; 過去好的經驗,要把它傳承下去。而我們這樣做會給我們的孩子帶來不同,他不必再重復我們的路,孩子可以有和我們不一樣的人生經歷,這些可以給孩子帶來更多幸福的可能。這是我們成人的責任,也是一個成熟的家庭的爸爸媽媽最需要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