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笑薇讀書”,每天帶你一起學習和成長。
前段時間,大學室友向我咨詢讀書寫作,言談之間,不由感慨,“你的變化真的太大了”。
我的變化真的大嗎?畢業后,幾年未見,在她眼里,或許真的算大吧。
畢竟上大學那會兒,我壓根就算不上好學生,甚至比較厭學,當對床的室友在努力背英語單詞、拼命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時候,我要么在看閑書,要么壓根就不知道自己要干嘛。
即便大學畢業后,我也只是和很多普通的大學生一樣,找了一份普通的工作,上班下班,后來一腔孤勇去了北京,再次淹沒人海,成為了無數北漂大軍中的一員。
然而,北漂的那兩年,我依然一直迷茫,偌大的城市,讓我愈發深感自己太過渺小,根本不知道未來在哪里。
真正的改變,源于三年前做出的那個決定:讀書。
當時的我,根本不知道我此后竟會因此收獲如此之多。因為讀書寫作,我成為了平臺簽約撰稿人,實現了經濟獨立,時間自由,后來又做了讀書自媒體,在網絡擁有了一點小小的影響力。
甚至前段時間,不止一家出版社邀請我出書,還有一家長期合作的出版社老師愿意幫我申請更優厚的回報。甚至一位作家朋友還悉心指點我出書要注意的事項,并告訴我,如果大綱出來了,他還可以用自己的資源幫我牽線搭橋。
何其有幸!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如今卻能得到這么多貴人相助。而這一切,只因為我三年前做出了一個無比正確的決定:讀書寫作,并將這個習慣堅持了三年。
我的親身經歷越發讓我堅信:讀書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做正確的事情,一定會事半功倍。
但是,就讀書這件事來說,如果真的希望通過憑此改變命運,還有一個必要的前提,那就是必須有效讀書。
因為掌握閱讀方法論,很多時候,比讀書本身更重要。
李笑來曾說,學會學習再學習。而我想說,學會讀書再讀書。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掌握方法再出手,這樣才能減少走彎路。同樣,讀書也是如此。先學習閱讀方法論,之后再去讀書,才能讓讀過的每本書都變成自己的能力。
很遺憾的是,我們的教育從未教過我們如何有效閱讀。甚至直到上大學,我都壓根不知道閱讀也需要學習,盡管那時候胡亂讀了一些書,但卻并沒有給自己帶來任何改變。
直到3年前,我讀到了《如何閱讀一本書》《這樣讀書就夠了》《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等閱讀方法論書籍,才終于醍醐灌頂,原來,我讀了二十幾年的書,竟然都讀錯了。
從那時候開始,我決定努力學習有效閱讀的方法,同時堅持輸入輸出相結合,每讀完一本書,都必須要求自己寫書評。
后來,我又讀了很多實用類、干貨勵志書籍,這些書真正引發了我的改變。
因為讀到了《這樣讀書就夠了》,我加入了拆書幫,成為了一級拆書家;
因為讀到了《清單革命》,我養成了列工作清單的習慣,工作效率比以前提高了很多;
因為讀到了《人生效率手冊》,我在今年年初堅定了早起的信念和決心,并將這一習慣堅持了近一年;
因為讀到了《親密關系》,我意識到了每對夫妻或情侶都會出現情感危機,我開始努力修正而不是逃避。
此時的我,已經掌握了閱讀的有效方法,不僅在讀書的同時會記筆記,更會反省自己的日常行為,并用書上的理念和方法指導生活與工作,所以,閱讀給我帶來了真實的改變。
周嶺在《認知覺醒》里寫道:
學習要以改變為目的,改變是學習的最高標準。
閱讀對于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最好的學習,所以真正有意義的閱讀,一定是以改變為最終目的的。
基于此,今年9月,我辦了一期讀書營,短短三四天的招募吸引力將近100人加入,通過21天帶書友讀3本書,每天輸出500字讀書筆記。
結營后,很多書友紛紛感慨,讀書改變了自己,21天的輸出式共讀,不僅幫助他們養成了閱讀的習慣,更重要的是顛覆了他們對閱讀的認知,并養成了思考寫作的習慣,有些書友甚至還養成了早起的好習慣。
我相信,這些好習慣,足以令他們受益一生。
書友@飛貓飛貓:
我曾經一度意識到早起閱讀是一個非常棒的習慣,但作為一個多年的夜貓子體質和拖延癥重癥患者,嘗試過幾次,從來沒有成功過。
而參加讀書營后,借鑒書友的經驗,并沒有突然之間改變固有的習慣,而是從原來的7:30起床,慢慢地每天提前10幾分鐘,通過這種漸進式的時間調整,現在已經能在5:50起來了。
我下一步的計劃是堅持每天5:30起床,這樣至少有2個小時的學習時間。
合理規劃時間。因為讀書營有每天寫500字以上的作業要求,于是每天不得不逼著自己看書寫筆記。中間有一周,工作特別忙,但頭上套著個緊箍咒,不得不晚上回家爭分奪秒完成作業任務。
我以前,對讀書也沒特定的要求,有空就多讀一點,沒空就不讀,至于寫筆記,高興就寫,不高興就算了。特別是那些零星的時間,八成會貢獻于癱坐在沙發上刷手機。
這21天,為了及時高效地完成作業,開始逼著自己每天做計劃,合理規劃時間。最后固定成早上一小時看書,晚上一小時寫讀書筆記的時間安排。
看著自己每天竟然也能從工作縫隙中搶出2個小時來做更有意義的事,心中的成就感不禁油然而生。
雖然覺得21天學習很累啊,但內心卻又有一股能量在叫囂,暗自感嘆:原來自己竟然有這么大的學習能量啊。
大概鳳凰涅槃就是這樣子,一邊是烈火在炙烤著肉身,一邊又在身體長出新的能量。
書友@悠揚:
在參加閱讀營期間,我收獲不僅有認知上的,也有行動上的。每日閱讀,寫讀書筆記,逐漸成為一個不能舍棄的習慣。這20天,累計寫出兩萬多字的讀書筆記,自己都有點不相信。
從開始寫第一篇讀書筆記的不知所以,到后來逐漸熟練,思路越來越清晰,內容越來越充實,字數越來越多。這些看得見的變化帶來我內心的一份沉甸甸的富足感。
書友@冰山雪蓮:
三本書循序漸進,讓閱讀的層次更有邏輯和條理,讓我們學會閱讀、通過閱讀提高自身、通過閱讀把控人生。感謝笑薇老師的用心安排,在短短的21天里讓我受到精神上的洗禮。
讀書營結束了,但讀書之路仍在繼續。
接下來就是讓自己真正行動起來,用學到的方法對自己進行編程,做好未來目標和規劃、做好時間管理、加強自律,不將一些突發事件當作拖延和偷懶的借口,積極以閱讀增進知識積累、以寫作加強深度思考,努力實現“書中自有黃金屋”的美好理想。
@聽風等雨:
我是在頭條上看到笑薇老師的文章,很早就關注了笑薇老師,但那時并不太懂書評文,所以雖然知道笑薇老師的私教班,但一直沒想過要加入。
這次也是偶然的機會加入了讀書營,才發現,很多時候寫作的前提就是持續不斷地輸入,但也并不是單純的輸入,而是要主動思考型的輸入。
網絡世界,我們身邊充斥的信息實在太多太豐富了,以前我也認為利用碎片化時間,刷手機新聞、看視頻信息都是一種輸入,可是很多時候刷完手機總會有一種空虛感,那些一閃而過的信息并沒有留下太多痕跡,還會有一種浪費時間的負疚。
而這次讀書營,老師提出讀書不單純是把文字看進眼里,更要聯系實際生活,思考現實情況,把書中的文字看進頭腦里,看進心里,只有這樣,才能真正融會貫通,將書中的知識內化為自己的本領。
所以這次讀書營的經歷,除了書本的收獲,其實更重要的是認知思維的改變。
我不僅從《如何閱讀一本書》中學習了不同的讀書方法,從《人生效率手冊》中學習了時間管理與目標管理對人生的意義,從《富蘭克林自傳》中了解到,一個底層社會的普通人怎樣通過努力,一步一步走到了成功。
更從讀書的過程、深夜的堅持、小伙伴的分享中明白,很多事情,不逼自己一把,永遠不會來臨。
讀書可能很枯燥,但能把書中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思想,就是一種成長。堅持可能很痛苦,甚至沒有結果,但堅持的過程中,可以看到自己的耐力和執著,可以感受從懷疑到肯定的正能量,這是比讀書更寶貴的精神感受。
因為看到了許多因讀書而有了切實的改變與提升,我越發堅信閱讀以及推廣閱讀的意義,也更堅持讀書必須要以輸出為目的,因為只有當我們開始輸出的時候,閱讀才是卓有成效的。
為帶領更多的人愛上讀書,因閱讀自我改變與提升,我決定繼續發起新一期的讀書營,將讀書這件有意義的小事堅持到底。
笑薇讀書21天訓練營二期將以“學習閱讀方法論”為主題,此次共讀的三本書籍分別是《洋蔥閱讀法》《快速閱讀術》《讓你的時間更有價值》。
這三本書不僅能讓你系統掌握閱讀方法和技巧,提高讀書成效,更能幫助你不斷自我完善,最終成為一個更積極、更自律、更優秀的人。
想和我一起讀書,用這21天幫助自己養成閱讀和思考習慣的伙伴,可以私信我“?改變”,帶你找到組織,和同頻的人相遇!
笑薇:全網25萬粉絲閱讀博主,拆書幫一級拆書家,知名出版社書評人,早起200天的自律達人。
?了解我更多:
36歲覺醒,寫作3年,成為作家,影響數萬人,他做對了什么? - 簡書
寫作四年沒賺到錢,我明白了一件事:你能寫什么,是命中注定的 - 簡書
一篇兩千字書評,被出版社和樊登主編交口稱贊,我都經歷了什么? - 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