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陰雨天,天空沒有烏云密布,這綿綿的細雨似乎來得毫無征兆,預計和小伙伴打網球的計劃因此擱置。
沒有帶傘,我想抖起帽子,甩開腳丫子奔向雨簾,沒成想剛出門就碰見了熟人,她立馬好心地把傘遞給我,讓我先走,說有人和她一起。我感激地道謝。
下雨,實在不像是S市的風格,但,卻是春天的尤物,又恰逢清明時節。
聽妹妹說叔叔一家都回來了,我有點驚訝,畢竟他們工作繁忙,路途又遙遠,過年都很少回家的。倏然想起,我爺爺,走了三年多。
那個夏天,我在深圳叔叔家。某天,我正在慢條斯理地打掃衛生,聽見隔壁書房的電話響起,跑過去接,是我爸急切的聲音,“讓你叔叔接。”后來,叔叔面無表情地走回臥室撲倒在床,這是我第一次見他這么無助脆弱,馬上我接到了妹妹泣不成聲的電話。
我們匆匆地往回趕,依然沒能見他最后一面。我至今也還不清楚那場意外發生的確切地點,不敢問是哪片池塘是哪片稻田,想起來是那樣殘忍,我寧愿不知,我只愿保留我記憶里爺爺的模樣。
我不知道如何確切地形容他的“職業”,“養花人”“種樹人”“植物專家”好像都不太好,我自己也從沒去界定過。我想,就叫他園丁吧,一個有著自己苗圃的園丁。
老家的院子,便是他的苗圃。院子門前圍了一小圈蒼翠的松柏,綠意盎然,無論春夏還是秋冬。一棵高大的板栗樹矗立在院前平坦的土地上,近鐵門兩側是兩三棵梔子花樹,待到純白的梔子綻放的時節,只是路過都會染得陣陣芳香,招蜂引蝶。院子里邊就是個小花園了,挺拔如紳士站立的玉蘭、銀杏,可愛清新的金銀花、太陽花、寶石花、滴水觀音,嵌連著泥土低伏的草莓藤蔓,躲在角落的株株紫色的鴨跖草,還有我最喜歡的果樹:橘子、櫻桃、李子、柚子、枇杷、無花果等,葡萄占地面積最大,藤蔓鋪蓋了半個屋頂和一整面墻,垂下來的如同少女的麻花辮,交錯縱橫。離家不遠的田地里是一片桃園,這里是他半生的心血。
春夏時節,他借助拖拉機或者手推車把一些培育好的果樹、花樹拉到鎮上的集市去賣,夏秋果實成熟了,又開始賣果子了,買的最多的是桃子和板栗。我爸和我叔從小就是獨當一面,四處奔走賣果子。
直到前些年,爺爺和奶奶才漸漸縮小產量,走向“自產自銷”。后來,我爺爺改騎電動車了,跑鎮上很勤快,時不時給我們家送點瓜果蔬菜、幾盆花草,或者幫我們嫁接一棵桃樹,當然最主要還是來看看我們。
我一直覺得我爺爺是我們家第三個能夠理解我的人。我們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喜歡面食,即使我奶奶不在家,都會給自己搟面條,我在家也時常想吃餃子、面等;他喜歡嘗試新事物,在深圳叔叔家住時還閑不住去淘了一副望遠鏡,我也是超愛折騰。
童年有他的記憶碎片總是金光閃閃的。我喜歡蕩秋千,一回家就要爺爺給我“做秋千”,掛在門楣上,我可以隨時隨地玩耍;夏天,他會帶我去池塘里摘蓮蓬,坐在他自制的船里搖曳;我想去捕蟬,他用鐵絲給我做套圈,告訴我纏繞上屋檐上的蜘蛛絲就可以很容易捕捉到了;他帶我逛茶館,和一群老爺爺一起喝茶、打牌。我總是很崇拜他,動手能力很強,想到什么似乎都可以做出來,房子可以自己蓋,灶臺可以自己砌,我們家屋檐所貼的瓷磚也是他親自設計的。
他雖然只有初中的文憑,卻從未放棄過學習。我上高中后,他讓我把初中的地理書借給他看,他還拿走了我的一本字典。在深圳住的那段時間,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書上的字對他來說小如螻蟻,我很難想象他是怎樣把這本書讀完的,放大鏡、老花鏡估計發揮了很大作用吧,還特地帶回來讓我讀,津津樂道同我分享。他從不反對我讀閑書,只是告訴我要注意合理分配時間。過年的飯桌上發現我能喝酒,也不是板著臉一本正經地阻止我,而是樂呵呵地說:“女孩子會喝酒也不錯呀。”
我們是很聊得來的爺孫,我從小就信他。我本想著高中畢業后有了空閑時間和他一起游山玩水,嘗遍天底下各種好吃的面食,做許多有意思的事情,我知道,他也是極樂意的,卻再也沒有機會了。他走之后的一段時間里,我經常很難過,替他感到不公,一個每天早起,走到田間地頭呼吸新鮮空氣,堅持鍛煉,渴望長命百歲的人,怎么就不可以活久一點?他還有那么多地方沒有去看過,那么多新鮮事兒沒做過。問再多為什么也沒有用,我只能在這里回顧一點過去有他在的日子,那時屋頂上的葡萄蒼翠欲滴吧,那時蕩起的秋千帶著歡快的風吧,那時的田埂有他的腳印吧,我只能在路過碎石嶺上的早已關門的茶館時放慢腳步,再看一眼,再看一眼。
前些年,我叔叔生了個女兒,爺爺很早就替她想好了名字,我問是什么,他說三川,因為這樣合起來就是個“田”字。我突然意識到我的名字里,也有田字,他說希望我們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從哪里走出去的,不要忘記自己的歸處。我和妹妹的名字都和植物有關,是他給起的,這是他鐘愛一生的事業啊。
肅殺的嚴冬可以迫使草木凋謝,“化作春泥更護花”,生命又可以開啟另一度輪回。生離死別,我們都承認這再正常不過了,可是當我們談起“生死”這個問題,卻很難故作輕松。因為,我們見不到這種輪回,無路可返。
回家的機會越來越少,我也很怕見到雜草叢生、一片荒敗的他的苗圃,好像即使現在我可以笑著說這一切過往,我也還是沒有“學會完美的告別”。我還是害怕一切的意外。但是好在我并不孤單,我愛的人和愛我的人都陪在我的身邊,“如果在這個不完美的世界一切都是不完美的,愛是完全不完美中最為完美的”,愛伴我們度過一切已知或未知的恐懼。
我懷念他。永遠。
你是那顆星星
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
我的整個軌跡是被你影響
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
它變成了暗物質
它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
它依然在影響著我的軌跡
你的出現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
無論
你在哪里…
—— ? 高曉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