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文
大城市冰冷,小地方熱情。這是我們很多年輕人對城市的第一感覺。
常年背井離鄉,去到大城市打拼的人們對此的感受更加深刻。
每年回到家里過年,親戚、老友、朋友相聚在一起的時候,這種暖意洋洋的感覺,是在外面大城市很難感受到的。“來~出來吃個飯。哥們幾個談談生意?!?幾瓶酒下肚。滿臉通紅的哥們相互舉杯。一句“哥們,xxx生意來錢。我們喝了這杯,一起搞!”氣氛一來,桌位上的各位也異口同聲“好,好,好。”
以前,并沒有覺得這些有什么不妥。然而在今年。周邊一些朋友遭遇,讓我對一些事情有了新的看法。特別是想清楚一個特別嚴肅的問題?!澳贻p人,為什么會到老家做事,會有諸多的不適應?亦或是,為什么有些沒什么文化的人,在小地方特別混得開?”
一個親戚在春節之際因為一件事情,讓全家人陷入的愁苦之中。事情是,這位叔叔之前和朋友一起合伙做事情。但是等著過年的錢,并不能如期結算到賬。他們所一起做的事情,并不是什么特別復雜的事。就是叔叔買了一輛拉鋼材的運輸車。他的那個朋友有資源,拉鋼材什么的就用我這位叔叔的運輸車,按照工程量,按月結算。就是這事兒。
然而,每到結算的時候,叔叔的那個朋友,就說收支平衡,沒賺什么錢。雖然運輸車上面有GPS定位。可以看到運輸車出車的次數。但是具體怎么樣,賺了多少錢。我那個叔叔并不是特別清楚。
在詢問叔叔的情況才知道。叔叔日常極為好客。性情好爽。以前時長在酒桌上認識各種哥們,并且做過幾次比較好的生意項目,賺了些錢。然而這次,并沒有前幾次那么幸運。是遇人不淑?還是另有更加深層次的原因呢?
對比自己的經歷。在昨天的散步中。我明白了,這件事情背后折射出來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大城市喜歡談合同,小城市喜歡講感情。
應該就是很多在大城市打拼過的人,回到老家之后,極不適應的原因。
大城市從總體上來說,經濟水平較高,大量的外來人口進入以及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多了之后。其結果就是,凡是遇到工作或生意層面的事情時,第一個想到的是如何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利益。而在一個相對陌生的環境之中,保護自己的方式更多來自于契約,也就是合同。所以會在如何制定和遵守契約上下功夫。
而在很多經濟欠發達的小地方(三四五六線城市)。比如我老家。談事情,喜歡在酒桌上面談。喝高興了,腦子一熱就拍板。沒有什么更多約定。別說什么合同之類的東西。有時一張紙都沒有。更多的是口頭答應背后支撐的是“兄弟義氣,江湖感情”。
我明白這是經濟發展過程中自然的產物。然而,把兄弟義氣當做優先級的這種生意。并不利于生意上長期良性的合作。
談感情時,別談生意。
親兄弟,明算賬。
在大城市呆久了的朋友?;氐嚼霞业臅r候,常常不適應。更多原因是,在一個更多講契約精神的地方,變成了一個更多注重感情的地方,一切都是那么的突兀。
“大城市(更多的)談契約精神,小地方(更多的)談感情關系。”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但不一定是正確的。
抽空碼幾個字,祝各位新春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