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和善心,
就沒有真正的快樂。
——英國文學家托瑪斯?卡萊爾(1795-1881)
和善與幸福有關,你越和善就越幸福。這是印度人所說的業果,而業果是會輪回的。雪倫?薩爾茲堡是佛教“愛與和善”的禪坐大師,她將和善稱為“溫暖地擁抱自我和全世界的能力”。的確,和善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只要你對人和善,你的心就會更開闊,也會深刻地感受到平安與幸福。
其實,和善是與生俱來的天性。在動物界,靈長類動物是人類的近親,它們也有這種本性,會彼此梳理對方的毛,也會喂對方吃東西。
可是,人類隨著年齡增長,可能會失去對人和善的意念,一顆心只繞著過去痛苦的經歷,不斷感到害怕、受傷和失望。
為了追溯幸福是如何發生的,請想象自己在一家超市正在排隊準備付錢,此時你心生一個和善的念頭,也許你讓一位老人先付賬,你們互相微笑,這一刻你暫時忘記心中原來的念頭,感受到一股滿足感從心中流過。你的這一做法,并非刻意要做好人或善心人士,一切是本性的流露。要當個和善的人,你必須留意其他人以及他們的需要,并用友善的態度來回應他們。上面所提及的都是和善的重要元素。相對地,阻礙和善的是自私、厭惡、恐懼和自以為是。
我已為您解釋了善待陌生人的美好。現在請仔細審視自己對另一半的態度。你對另一半和善體貼嗎?有時善待陌生人比對我們所愛的人簡單,為什么會這樣?也許我們都把最親近的人對自己好視為理所當然,因此不會去注意對方,即使和親近的人走在一起,我們也可能只在意自己的事,陷入一團迷霧,無法回應對方的需要。或許我們覺得“和善”在我們的生命中根本不存在,雙方也不認為和善是合理回應,甚至不在雙方認可的人生劇本中。如果你們的關系已演變至此,那么你永遠無法真正了解自己的潛力。不過,你可以透過單方面的努力來彌補。
我們有時候會在心中累積過去的仇恨,對自己心愛的人既無法和善,也敞開不了心扉,雖然心中想善待對方,話中卻滿是刺,造成無數的傷害。有時候,我們生活中有時會遇到阻礙,心中的沮喪會擴散至兩人的世界,我們不僅變得不可愛,甚至面目猙獰。假如你有以上所提的問題,請拿出理智,下定決心改變兩個人的關系,并學習和善的藝術。你必須找一個方法,專注、小心、體貼地處理另一半的問題,更要讓自己“真正出現”在兩人關系里,而非人在心不在。
要做到“真正出現”四個字,其實有個簡單的方法。訓練自己增加看對方的次數,而且次數要比現在多。同時,邊看對方,邊慢慢做深呼吸,讓心中的聲音靜下來。當對方和你說話時,不要看報,也不要看電視,原先專心做的事通通都停下來,慢慢深呼吸,真正用心去注意另一半,想象自己的心中烏云密布,慢慢撥云見日,蔚藍天空出現眼前,而這天空是要騰出來給對方的空間。
將和善視為人類生存的自然之道。記住下面這句話:“可否請你和善一些?”在這句客氣話里,我們要表達的是,和善是人類的本能,屬于語言的一部分,無需強調就可以了解,也可讓它和生活融合在一起。
如果你覺得自己獲得的比施與少,那該怎么辦呢?如果你覺得很困擾,也許你必須和另一半談一談。可以的話,請不要一直比較。品質是無法量化的,和善也難以衡量,因此要決定品質好壞或和善與否是沒有道理的。和善的真正精神就是不計較得失,真心付出。
神秘禮物
在這個練習里,你將集中注意力,對另一半和善,不過受益人是你。只要你多表現出體貼及和善,你的心扉就會多打開一點,你就會覺得更輕松、更快樂。本練習分作兩個部分,必須同步進行。第一部分包括和善的秘密行動。之所以要秘密地表現和善,在于確認自己的動機純真。第二部分,重點放在兩個人有所爭議時,你想嘗試的新態度。
這兩個練習都是給另一半神秘禮物的方法。當然,如果你要自己做這兩個練習也可以。
Ⅰ
每周至少找一次機會,拿出和善之心來對待另一半,對方知道你的用意也好,不知道也沒關系。比方說,另一半曾因誤放而遺失了某件東西,苦尋不著,也許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幫對方找到了,然后把它放在對方看得到的地方,讓對方享受失而復得的滿足感。
不然,你也可以放棄某個晚上和朋友外出的機會,邀請對方看一場他(她)一直想看的電影,給對方一個出乎意料的驚喜。這兩個例子共同之處是:你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
Ⅱ
如果你聽了對方說的話,或看了對方的所作所為,覺得沮喪或怒火中燒,那么,請保持理性,努力向對方表現“愛的和善”。爭執之中,咆哮、反擊和畏縮都是自然的反應。但是,如果你們下次再有激烈爭執的情況,可以試試新的方法——保持冷靜,不要沖動,克制自己,不要攻擊對方,也不要慌張退縮。做個深呼吸,保持理智,努力認清自己的情緒,不要讓情緒牽著你的鼻子走。
現在以和善的精神來了解另一半說的話,我們要從這些話去了解對方的心路歷程。要從吵架中找尋兩個人的共同點,而非不同點。說話要低沉平穩,舉止放慢,本來想說的傷害話都克制不說,然后互相提一些有建設性的問題,例如“我該怎么做才能讓你好過點?”或者“我們下次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