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這本書前,耳畔響起一句話:“讀書到底有沒有用?”
讀這本書后,明確了答案:“讀書有沒有用,取決于你能不能讓學習有用。”
一、為什么要“有效學習”?
不知道為什么讀書,不管什么書都用一種方式讀,不明確目標和分類,嘴里嚷嚷著“讀書無用”;
不知道自己當前面臨什么課題,不會分辨哪些知識付費對自己有用,通通買來沒打開過,喊著“知識付費無用”;
追干貨,追大神,拜新知,卻從不解決實際問題,大喊“我這么努力,怎么就不會進步”。
綜上所述,很多人覺得“學習無用”,但事實上,無用的不是學習,是你不會學習。
如何讓學習有用?一個字:“拆”,八個字:“學習能力+知識體系”。秘訣就在「有效學習的5大公理」。
有效學習的5大公理:
?自我導向
?關聯經驗
?強調實踐
?解決問題
?內在驅動
書中提到優秀的培訓課程滿足上述5大公理,因此很多課程的核心知識雖然與書一致,但卻賣出了書的不知多少倍價格。
優秀的培訓課程,用調研和評估了解學習者的所需,堅持自我導向;
用回憶、反思和測試讓學習者關聯經驗;
用即學即練和及時反饋來幫助學習者實踐;
讓學習者以講代用,創設情境,把所學運用到解決問題上;
用豐富的學習形式,包括游戲,調動學習者的內在驅動。
回憶一下是不是真的這樣?
我參加過一個朋友圈打造訓練營,課前調查問卷,問我想從課程得到什么,收集學員的朋友圈截圖;
課中有作業,包括總結和實操,并且以每日和每周排名榜激勵學生;
訓練營過程中還有群發售實操、學員分享等等。
還真是滿足了上面的條件,也難怪越來越貴。
二、學習者個人怎么“有效學習”?
很多人不打算講課,那有效學習的5大公理,對于學習者來說怎么用?我認為可以這么用:
?自我導向
學習前明確自己在這個領域上的已有經驗,想通過這個課程和讀書解決的問題,以及學完之后的期望。
比如我讀這本書之前留了2個問題:
①怎么樣讀書更快更好?
②如何擁有學習能力?
這兩個問題意味著我已經有讀書的經驗,但不夠快不夠好,我希望通過讀這本書,能夠明白讀書與學習力之間的關系,以及怎么樣擁有學習能力。
比如我參加某社群,我期待通過一年學習,能成為像群主那樣的人,學會堅持,發現專長。
?關聯經驗
在讀書時回憶、反思,如果可以的話進行自我測試。不需要刻意回憶,也可能想不起整件事,但要抓住稍瞬即逝的靈感。
比如我在讀到“適用邊界”時,我想到了“如何高效學習”里的學以致用,也強調適用邊界與不適用邊界。
這是新舊經驗的結合,讓我不僅僅想到讀書可以這樣,學以致用可以這樣,我平時反思也做到過這樣。
?強調實踐
即學即練,自我反饋。
不一定要練習題才是練習,分享觀點、寫文章甚至用到生活都是練習。
不一定買買買才是反饋,獲取知識、他人肯定也是反饋。
?解決問題
讀書或聽課之后,看看有沒有解決你最開始的疑惑,以及能不能對生活有所影響。
可以將書中的方法步驟化,建立行動清單,邊做邊反思。
?內在驅動
通過把所得進行輸出,在群體中交流,也可以調動多感官,聽說讀寫思結合,激發自己的驅動力。
在這里我覺得,最大的驅動力是——學完之后我可以做什么,也就是作品呈現。
比如我讀了這本書可以寫這篇文章分享出去,這就是我的驅動力之一。
三、有效學習的途徑之一——便簽法
學習者要有效學習,成為拆書家或者學習促進者,需要一個方法導向,也需要大量練習。
就學習者個人來說,可以采用“便簽法”獲得學習力。
便簽法不是簡單的把內容總結或者摘抄到便簽上,最重要的是進行“前因后果”和“適用條件”分析,以此來達到整理和篩選信息,拆為己用的目的。
通過便簽法,追問和反思經驗,分析和整理信息,內化和應用知識,從而獲得學習力。
在分析“前因后果”時,要注意:
前車之鑒,相因相生,以觀后效,自食其果。
在分析“適用邊界”時,要注意:
適得其反,適用條件,旁敲邊鼓,楚河漢界。
不斷追問、體驗和反思,與舊經驗結合,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習力。
四、便簽法的本質是什么?
閱讀這本書,我發現反思能力真的很重要,并且“便簽法”與復盤有相似之處。
復盤的流程:
?回顧目標(找到需求,重述信息)
?回顧過程(描述相關經驗)
?反思原因(前因后果和適用條件)
?總結規律(寫下目標與行動)
我發現,“便簽法”不是一種方法,是一種思維,如何化繁為簡、聚焦目標、實現落地的思維。
通過追問讓書中的知識點為自己所用,無用的可以暫時放下,這是化繁為簡;
回顧經驗,與經驗共鳴的是自己需要的,這是聚焦目標;
最后寫下目標與行動,這是實現落地。
五、學了不會用怎么辦?
無論是復盤、反思,還是便簽法的運用,都會出現“學了不會用”的情況,這種情況很正常。
開始就可以了,剛開始刻意按照模式提醒自己,后面慢慢摸索,會越來越清晰深刻,直達本質。
我剛開始進行復盤,是從流水賬開始的,讀了復盤的書之后,按流程走,之后慢慢摸索到自己的一套復盤模板,并且越來越深刻。
“便簽法”也是一樣,只要刻意去做,一定會有所進步。
附:關于“有效學習5大公理”的個人行動清單:
?每次學習前問自己:我要學什么?學到什么地步?
?多回憶和復習,至少學完一天內要進行“學以致用”輸出。
?學一點用一點,要堅持。一本書只要能有個點啟發自己,用到生活上就可以。
?列行動清單,至少3點。
?多交流,把復盤分享到社群,發布到知識星球。
(本文共計2176字,耗時53分鐘)
感謝閱讀,歡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