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過與不及是我們中國傳統文化和中醫文化的經典,無外乎一個度的把握,
比如,人的交往就是要有度,如果害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與人交往,就會孤獨,但是反之,如果交往沒有原則的親密,沒有一個適當的距離,那關系就很可能出現微妙的變化。在單位的工作中更好看出來太過與不及的應用與把握,當你無尺度的做一個任勞任怨的好員工的時候,基本就是災難的開始,但是因為這個,而不去好好工作,調皮搗蛋,那就是不及,包括一個集體的管理,同樣是這樣,無規矩不成方圓,但是這個規矩就是一個度的太過嚴厲,就有些變味。好似白色恐怖,但是為了怕白色恐怖,就會使松散式結構的社會群更加松懈,所以作為一個管理者更需要一個度的把握,不要讓一件好事,變了味。度的把握,是中國哲學思想的具體應用與把握,你掌握好一個度,集體就會健康發展,反之,就會讓大家離心離德,大家還記得嗎,有一年的春晚節目,由太晚駕機起義的一個人主持,那個主持人吧臺灣的娛樂風格帶給了我們,確實風格的變化給了我們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整臺節目變成了一個紙醉金迷的大抽獎,全國人民在除夕夜守在電視前面看抽獎,結果那年春晚過后一地雞毛,滿天口水,其實這就是有點沒有把握好,有點過了,我們六零后一定都記得我們小時候的生活。
物資匱乏,一切都是以各種票說話,沒有票。有錢都沒用,那時候,人民最統一的疾病就是營養不良,而很多人的統一疾病就是浮腫,這種事。反面1看就是貧窮和匱乏,但是正面看。那時候的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三高,而且每個人都有絕對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大家都有高漲的集體主義精神和愛國熱情,經過改革開放,我們的生活有了大幅提高,不缺吃不缺穿,但是問題也來了,孩子們不知道什么叫國家,女人們不知道什么是美丑,一個高麗文化居然充充了我們全部的生活,最最奇葩的就是女人們無論走到那里都會把自己的肚臍拿出來給大家看,滿大街的漏臍裝,不管自己肚臍好看不好看,一律拿出來展覽,呵呵,這種衣服的回報就是各種婦科疾病。而且是各種奇形怪狀的病,和各種不孕不育1,哎,女人們一定保護好你的肚臍,那里是我們身體與外界的唯一聯系通道,那里只要受涼,你的臟腑功能和婦科立刻就給你上眼藥所以無論我們的生活,一個集體的管理,都要把握好一個度,沒有規矩意味著松散,規矩過度,同樣會,哎。這個詞實在不好形容,算了不形容了。
我們現在呼喚傳統文化的回歸,所以傳統文化的精髓就是太過與不及,看到此日記的所有人都可以用這個度的把握找到生活中自己的問題,不寫了,太多了。明天繼續論述度的把握,歡迎大家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