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你越是在乎,痛的就越厲害,放開了,看淡了,慢慢就淡化了。有些小事,想多了就變成大事。有些細節(jié),想重了就變成慘劇,這樣生活,人重累人,心重累心。
生活中的紛擾,可歸結(jié)為一個字:爭,這個世界的吵鬧、喧囂、摩擦、嫌怨、勾心斗角、爾虞我詐,都源自爭。但爭來爭去,亦會傷人傷己!日常生活中,心胸開闊一點,爭不起來;得失看輕一點,爭不起來;目標降低一點,爭不起來;功利心淡一點,爭不起來;為他人考慮略多一點,爭不起來……
因為生活是一面鏡子,你對它笑,它亦會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會對你哭。生活的狀態(tài),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你怎樣對待生活,生活就會怎樣對你,不爭,才是人生至境。
對人生抱有一顆感恩的心,就是選擇了一種善良的生活態(tài)度,此時,前進的道路也不會擁堵,路邊的花兒也更鮮艷,就連撲面而來的風都溫柔、芳香。你是什么樣子,生活就是什么樣子,你選擇感恩,生活就很善良。
很多身患殘疾的人亦懂得感恩生活,感恩朋友,覺得自己已經(jīng)得到了很多。反而一些肢體健全的人卻不懂得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經(jīng)營生活。因為經(jīng)歷殘疾的人遭受了生活上巨大的重創(chuàng),覺得自己能活下來便是天大的恩賜;肢體健全的人生活一帆風順,也覺得生活虧欠了他很多,他想要更多的物質(zhì),想要更多的享受,殊不知自己正是那個世界上最幸運的人。
有時候,我們需停一下腳步,等一等心靈,讓心情平和,想一想自己生活中所擁有的美好,賦予我們的生活,不可能那么均等;評判我們的人生,不是別人的眼睛,書寫我們的歷史,只有靠我們自己;踩出人生的足印,自己必須腳踏實地。
不要因為一時的空虛,打亂了我們的堅持我們的思想。要學會承受人生必然的孤獨。過了,才能看見美好,活得平和,才能在心里裝下滿滿的幸福。
平和的人,放得下,看得開,想得明白,過得灑脫。能容,能忍,能讓,能原諒,平心靜氣。一個人,若思想通透了,行事就會通達,內(nèi)心就會通透,有欲而不執(zhí)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灑脫,活得自在,活得平和的人,心底踏實安詳,云過天更藍,船行水更幽。
人生本就是一場向前的旅行,誰在前進的路上多看了幾道風景,誰在坎坷的途中多行了幾步,這些都是活在世上的價值所在。
生命,本就承載了太多的遺憾與無奈,沒有必要責怪自己太多,給心靈一絲綠意,給他人一抹微笑,無關(guān)月圓月缺,不管緣來緣去。生命中最值得欣慰的,莫過于一覺醒來,發(fā)現(xiàn)太陽還在,花兒在開,周圍的一切依舊美好。
人生不必過于計較,看得開,放得下。不管昨天、今天、明天,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煩也好,惱也好;得也好,失也好,記得我們的人生剛剛好。
因此,感恩是一種處世哲學,是豐富人生經(jīng)歷的提煉。懂得感恩的人,周圍的目光全都是善良和藹的,經(jīng)歷的事情都是小事一樁,交到的朋友都是閨蜜摯友,鐵桿死黨。
心像一粒塵埃,無時不在飄蕩,無時不在尋覓。飄蕩,因為尚未到達意愿中的歸宿;尋覓,因為想要找到理想中的歸宿。可是,欲望不止,一山還比一山高,人生豈能如愿?看淡人世的紛爭,看輕得失的輪回,心安即是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