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瑯琊榜》里,靖王長到三十多歲,他母親還是個嬪位,與有個育有公主成年的許淑妃一對比,就會感覺到嚴重的失衡了。但是,其實,我們都知道,靜嬪只不過是受了當年赤焰案的影響,所以導致母子二人雙雙受到冷落。后來從靖王決定要參與奪嫡開始,靜妃的表現告訴我們,她并不是沒有能力上位,只是心不在此,所以甘于平淡罷了。但是一旦靖王決定參與奪嫡,她的第一反應就是支持兒子的決定,并且開始發揮自己的真實實力來幫助靖王。可以說,除了梅長蘇,靜妃是靖王奪嫡的第一神助攻。
梁帝見了冷落多年的靜嬪一次,就下旨封妃,彼時靖王的情況雖然比以前好了很多,但是還未完全開始崛起,所以這里并不是因為母憑子貴的緣故,而是由于她溫良嫻靜,寬容大度的性子讓梁帝感到安心和感動,甚至是愧疚,同時,靜妃曾經醫女的身份,讓她平添了一項強大的技能,善藥理推拿,所以逐漸年老徘徊于太子和譽王的爭權奪利之中的梁帝既得到了身體上的調理,又得到了精神上的平慰,從這里開始,靜妃開始利用自己平靜的性子,爆表的智商,以及高超的說話技巧來助攻兒子奪嫡的目標了。
靖王能夠得到霓凰郡主和言侯的鼎力相助,除了過去的舊情和梅長蘇的謀劃,還在于靜妃的幫助。郡主被越貴妃設計用情絲繞陷害,源頭是被靜妃(當時還是靜嬪,統一用靜妃稱呼吧)發現,并且連夜制作香囊趕在長公主進宮的時候覲見,想辦法傳遞消息給當年同受此苦的蒞陽,所以這是靜妃結的第一個善緣。我想郡主知道消息來源,不會不感激。再加上后來出了點意外,靖王又拼死相救,就算沒有舊情,郡主對他母子二人的感激之情也非常人可比。
言侯想要炸死梁帝,為了保全言后,提前下毒讓她生病。也是靜妃暗中仔細探查,發現言后中毒的端倪告訴靖王,靖王再轉述給梅長蘇,再通過其他事情,解開了一大謎團。梅長蘇攔下言侯,保住了言氏滿門。可以說,郡主和言侯的事情中,都有靜妃的一大功勞。她和梅長蘇,一個宮內,一個宮外,配合得天衣無縫。這兩件事情,就可以看出靜妃超乎尋常的敏銳和智慧。
再來看看她在梁帝面前是怎么神助攻靖王的。梁帝說要關照景琰,以后不讓他上戰場了,靜妃立刻就說只要國家需要,該去還是得去,并且在梁帝面前說了景琰孝順,不張揚,心實等等優點,讓皇帝加深了對景琰的好感。同時,當時太子因為私炮房事件受到冷落,反而譽王看起來在朝廷上順風順水,流言紛紛,說是譽王會取代太子,梁帝為此事感到心煩,隨口問起靜妃對譽王的看法,靜妃以身處后宮不了解譽王為由只描述了他的長相,當梁帝再行追問時,靜妃說聽別人議論譽王是個賢王。這下譽王的擴張和野心就受到了梁帝的忌諱。靜妃聽到的議論自然來自于后宮,后宮的話誰傳的啊,一種是前朝傳進來的,一種是他們故意散播好讓民心定論的,無論是哪一種,都是多疑的梁帝所忌諱的。所以靜妃看似說了譽王的好話,實則是給皇帝敲了個警鐘,暗示了譽王的野心。
謝玉流放之后,太子和譽王為爭奪巡防營的掌權爭執不下,梁帝頭疼,在高湛的提醒下去看望正值生辰的靜妃,結果就看見了一場母慈子孝的場面。靖王為了母親牽掛的流放犯人求情,也讓梁帝感覺到他的孝順,實在,再加上靜妃的溫婉,讓原本心煩不已的梁帝感覺到了平和安詳,于是高興之余重賞了巡防營的掌權之職以及可以隨時入宮向母妃請安的特權。這一次的重賞,是在梅長蘇苦心謀劃下的結果,靜妃同樣功不可沒。靜妃對于梁帝金銀珠寶的賞賜并不放在心上,她讓梁帝聽到她希望的是能夠經常和景琰相見(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這個特權也加速了靖王加封親王之路。
太子在東宮自省,梁帝前去看望太子,結果不僅聽到太子在國喪期演樂,還聽到諸多怨憤之語,梁帝在震怒之下下令緊閉東宮。這下,所有人都不淡定了,這是一個踩到太子的絕佳機會,皇后就傻不隆冬地拿著中秋家宴的事情去試探梁帝,讓梁帝感到心煩。只有靜妃不僅靜得下心,還能夠開解安慰皇帝,說梁帝并未嚴懲太子是因為為父之慈而不是老了的緣故。梅長蘇說過,這種時刻,靜得下來的人才能夠得益。而靜妃根本無須特意去叮囑,她能夠明白,并以最好的姿態在宮里配合。這里的靜妃又為景琰加分了。
在衛崢被抓之后,靖王毫無防備地進了宮,被譽王和夏江強辭陷害。耿直的靖王就這樣落入圈套。這回,梅長蘇沒來得及幫到靖王,全靠了高湛搬出靜妃的話來勸解梁帝。只是提到靜妃的一句話,就讓梁帝消了氣,可見靜妃給梁帝留下了多么好的印象。當然,這里也要感謝一下高公公的相助了。
衛崢劫囚案發生之后,夏江和譽王在梁帝面前全力坐實靖王的劫囚罪名,靖王為自己分辨,就在局面膠著之際,神助攻的靜妃又出場了,之前故意放宮中的奸細去皇后處報信,導致皇后想要助攻譽王,結果反而被靜妃利用,讓梁帝感覺到這是前朝后宮一起串謀起來陷害他們母子的陰謀,反而為靖王的境況開解了不少。所謂神助攻,真是不外如是。
再來對比一下太子的母親越貴妃和譽王的養母言后,就知道靜妃是有多靠譜了。越貴妃為了替太子招攬霓凰郡主,居然不惜以情絲繞設計陷害郡主,這種蠢到家的行為也真是夠夠的了。她也不想想,以郡主的脾氣,就算她的陰謀得逞,郡主會在這種情況下相幫太子?不恨你入骨就不錯了。萬一事敗,更是會招致嚴重的后果,只要仔細想想就知道通過這種方式會造成一種穩輸不贏的局面,然后越貴妃還是做了,這不是自己兒子的神助攻,而是對手的神助攻吧。
皇后,更加不用說,做出的很多事情都幼稚得可笑,難怪梁帝對她處處感到心煩。比如有太監放火,皇帝震驚,皇后就用一種極端的方式肅清宮城,宮女太監犯了很小的事情也全部杖殺,這樣的行為不僅會讓下面的人覺得皇室無情,心生怨憤,更會覺得皇后不分是非輕重,沒有能力來掌管后宮。同時,她在皇帝身邊這么多年,卻完全看不透皇帝的心思,難怪她總是處處碰壁。到最后,還不由自主地被譽王帶著干了謀逆之舉,生生斷送了自己的平安尊榮。
就光看這三個人的智商,要是我為梅長蘇,也會選擇靖王。不然好不容易在前朝謀劃得好好的,被后宮的“神一樣智商”的母親一攪和,就全都毀了。可見要奪嫡,有個靠譜的母親有多重要。
文/金芽兒,轉載請要授權。
喜歡的話點個贊吧,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