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2天前加入剽悍行動營的初衷是擺脫焦慮,戰勝拖延,開始寫作。22天后的我可以面對焦慮、處理焦慮,行動起來,開始寫作。
1、入營目標
22天前的我很焦慮,因為很多事情集中在一塊,尋找不到突破口,找不到解決的辦法。想學的東西太多,找了很多課程,但都沒有堅持下去,產生對知識的焦慮;工作天花板太低,沒有提升的空間,產生對工作的焦慮;情感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產生對婚姻的焦慮……有時就像蝴蝶效應一般,莫名其妙的就焦慮了。
22天中學會面對焦慮,正式這個問題,去做就對了。在工作外的學習上,堅持早起閱讀材料,擺脫手機,進行文章構思,打卡聽分享,對一天進行總結。22天下來,感覺已經沒有什么時間可以去焦慮了,22天后繼續保持這種狀態,列好各個學習階段,在自己懈怠時用五分鐘起飛法。并且很深刻地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我們要努力改變的是自己對事物的信念、看法和期待,而不是去改變別人、改變環境;面對同樣的問題,產生什么樣的情緒,完全由我們自己決定。例如對于焦慮,我們應該先察覺是不是反應過激了;面對問題之后,想出解決辦法,然后再執行。直面問題很重要,而不是一味的逃避。
22天前的我行動力不強,有很多想法卻一直都沒有執行。22天中我知道了零秒思考,當我有什么想法的時候,工作時將想法落于紙上,寫標題寫內容,列出一些計劃。雖然計劃還是很多,想法還是很多,但是我現在可以從中挑選出比較重要的事情來做。通過小目標的執行,進而堅持,同時一次只做一件事,不讓大腦超負荷。22天后繼續堅持早起看書,做好讀書筆記;學理財課程,做好輸入輸出;對一天進行總結,寫日記。
22天前,我一直很想寫作,但是一直下不去手。22天中除了打卡材料每日一問,我已經習慣每天寫一點復盤日記成功日記。現在雖然寫的也不是很好,但已經不畏懼寫了,可以隨時隨地將想法寫出來。
2、額外收獲。
情緒上,通過付出的一點點勞動,獲得了更多的自信;列出成就事件清單,存儲自信;直面問題減少抱怨。工作中,面對內容的選擇,提升決斷力;同時運用邊際遞減效應,提前設置工作截止時間。思考力上,多運用零秒思考,同時避免隨時在線,對事件進行批量處理,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保持好精力。技巧上,五分鐘起飛法,一分鐘目標制定,小目標開始再量化好進度。
閱讀上,對于可以快速閱讀的書來說。通過框定閱讀的時間段以及情景,讓大腦產生習慣的錯覺,從微習慣開始,將讀書嵌入日常生活,并做好內容精華的采集與評論。對于閱讀習慣的養成,可以借鑒《書都不會讀,你還想成功》這本書中的方法,一百天閱讀33本書,一年內讀一百本專業內的書,漸漸的形成讀書的三重境界。
演講上,也需養成習慣。寫日記,記錄每天所見所聽所想,可以是朋友圈公眾號、自己思考的內容。其次,每周花一小時準備三分鐘的演講,必須保證流暢,情感飽滿,關鍵詞的串聯、邏輯結構。再次,可通過為你讀詩這樣的app,見字如面這樣的欄目,來模仿名人的演講。對于現階段的我,上述內容是我必須要執行的。
3、學習的升華
22天中其實還涉及很多其他的內容。包括個人品牌的打造,雖說有些遙遠,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慢慢的行動注意個人言行。鏈接牛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參加活動去見一些大咖。還有一點很重要,挖掘自己的特質,包括隱性的顯性的。
22天中,很多東西都是融會貫通的。產生了各種各樣的情緒、困難時,我們首先需要做的就是面對問題,尋找解決辦法。當問題太大時,那就設置好小目標,通過量變產生質變,專注當下,按計劃執行,通過行動提升自信力。方法很妙,做就對了。
對于22天行動營的總結,我只能說這只是第一階段,現在還處于探索中。22天學習的內容得慢慢內化成自己的知識,慢慢摸索、慢慢實踐,進而在實踐中成長。我回想一下22天行動營的經歷是我近幾年中最有意義的經歷,我要把它轉化為我的人生財富,繼續剽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