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前,在緊張的復習階段,你是專注地坐在書桌前復習你的筆記呢?
還是,一會開冰箱,一會看電視,一會看微信,一會發微博,一會聽歌,一會打電話? 總之,一會這樣,一會那樣,最后,磨蹭很久才繼續坐到要考試的材料前?
顯然,后一種狀況,在我們身上經常發生。這是一種對考試和學習壓力恐懼的表現。這本書中說,這種恐懼十分正常。
關鍵是,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如何克服對學習的恐懼和焦慮,不要讓學習恐懼癥惡性循環。
這本書就是為那些害怕各種考試、課堂測驗、寫論文等問題的學生們專門編寫的。《博贊學習技巧》就是一本關于,如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習輕松,以及如何克服對學習的恐懼和焦慮的專業的“學習技巧使用說明書”。
影響學習的主要障礙有:勉強的學習、高效學習的思維障礙、過時的學習方法。
那么,怎么才能排除學習障礙,提高學習能力呢?
那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本書的精要:全腦思維、應用學習技巧、思維導圖是核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全腦思維
首先,我們要對自己的大腦有足夠的信心。只要讓大腦的兩個半球協同工作,它就能發揮最大的思維潛力。
我們的大腦,比我們想象的更優秀。我們的大腦的兩個半球是一臺能夠處理無限的事物的,非同尋常的超強的處理器。
愛因斯坦上學時,法語成績不及格,但他在小提琴演奏、繪畫、帆船運動、“想象游戲”等方面成績卓著。有一年夏天,他在一個小山坡上做了白日夢,想象自己騎著太陽的光束,直奔向宇宙那遙遠的極端,但是,他發現自己很“不合邏輯”地又返回到了太陽的表面。于是,他意識到,宇宙一定是彎曲的,而且覺得,他之前認為的“合乎邏輯”的訓練,是不完善的。圍繞這個想象,他寫出了許多數字、方程式和詞語,于是,就產生了相對論—左腦和右腦合成的產物。
與愛因斯坦相似,偉大的藝術家們,都更像是擁有全腦的人。他們都沒有把大腦不同的潛能區分開來,反而把他們綜合運用在一起使用。
達.芬奇就是證明兩個半腦協同工作的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達.芬奇是在藝術、雕刻、生理學、基礎科學、建筑、機械學、解剖學、物理學、天文學、地質學、甚至工程學及航空學等領域都是最有成就的人。在歐洲的宮廷,隨便給他找一把玄樂器,他就可以即興作曲、演奏演唱。他的科學筆記里滿是三維的草圖和圖像。同樣令人感興趣的是,他的油畫杰作的最終設計圖,常常看起來像建筑草圖。
如此看來,當我們說自己某些方面行時,是指我們已經很成功地開發出來的這方面的潛力;而我們說某些方面不行時,其實是指尚未開發出那些仍然處在蟄伏狀態的潛力。
如果我們充分開發了自己大腦的潛能和令人敬畏的記憶,那么,對于學習,你還擔憂什么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應用學習技巧
博贊的有機學習技巧,分為兩大主要策略:準備和應用。概括的說就是總覽和預習,精讀、復習這三個過程。
(1)總覽和預習。這是讓你開始學習或工作前,通讀或瀏覽一下要學習的教材,雜志,講義等等你需要的材料,預先學習或預先看完所有材料。這很重要。
這種閱讀必須是隨意的快速的,一頁頁跳著看對書有個總體感覺,總之,這種方式,應該像書店選購書,或圖書館里挑書一樣。
總覽的目的是為了確定我們的目標、時間、和任務量。這樣的好處是讓我們了解所學的內容,不至于毫無頭緒、雜亂無章。
目標為什么很重要?作者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人員將人員分成a ,b兩個小組。
組員的年齡、教育程度、能力等條件基本相當。給兩組分配相同的學習材料和相同的學習時間。
a組被告知,他們將測試書中所有的內容,請他們有針對性的學習。b組被告知,他們只被測試貫穿整本書的兩三個主題,也請他們有針對性的學習。
事實上,兩組都要被學習材料的全部內容,進行全面測試。
實驗結果令人驚訝的是,b組不僅在有關主題的問題上得分高,而且在其他內容的測試上得分也高,總分更比a組高出許多。
由于a組被指是去獲取全部內容,反而沒有明確的中心來連接信息,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漫無目標的摸索。
這是不是像一個人有太多的選擇,反倒讓他沒了主意?這正是想抓住一切反而一無所獲的悖論。
所以必須強調的是,問題與目標越準確,你在以后的學習與應用中,就會做得越好。
我們有時候覺得自己注意力差。其實注意力差,問題不在于你的注意力,而在于你的注意的方向和焦點。
提高注意力,就要重視你的目標,一旦你的目標可以激發你的個人興趣,你就可以使自己振作起來,集中注意力。
同時,總覽和預習可以應用到一切事務中,包括人際溝通。如果運行得當,也可以節省大量的時間,提高你的閱讀理解。
一個牛津大學的學生,花四個月的時間,拼命看一本500頁厚的心理學書籍。他從第一頁開始往下看,當看到第450頁時,他快絕望了!
因為,雖然他快看到結尾了,卻甚至連上一章講的什么他都不清楚。由于他想抓住的信息量太大,到最后不能看完,就被信息淹沒了。
而結尾就是對整本書的總結!他最后閱讀了這一部分才知道!
想想看,如果一開始他就提前總覽和預習的話,就肯定不會出現這種情況了。他會為自己節省七十個小時的閱讀時間。 二十個小時的記筆記時間,還有幾百個小時的憂慮時間。
所以,總覽與預習時,你應該有所選擇和摒棄。
在正式閱讀學習材料之前,先總覽和預習它,就好比從a地開車到b地之間,之前選先計劃一條線路,你需要了解地形,然后決定是走一條風景優美的遠路,還是抄一條近路。
總覽和預習的具體步驟是:
第一步,選擇的閱讀章節起始位置和終止。做記號,明確閱讀量和范圍。
第二步,快速畫出思維導圖,對主題做一個了解。這個時間一般不超過五分鐘。
需要強調的是,總覽和預習時,我們需要,使用筆或其他視覺導引物。因為這樣 ,會將我們的記憶強化。
(2)精讀。在總覽和預習之后,如果仍然需要尋找更多的信息,那么你就應該精讀材料。
精讀中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試著去強行解決難點。
我們在精讀階段,仍然會有些閱讀未完成的部分。這是因為我們最好避開那些特別困難的部分,不要用一種方法強行去解決難點。
很多地方,真的大可不必一字一句的看,略過去跳過去都可以。
我們聯想一下,拼圖游戲的過程就會清楚,為什么我們要這樣做。
在拼板游戲中,我們總是先拼出大概輪廓,和容易拼的部分,再去拼難拼的部分。同時,及時調整前面拼錯的部分。
讓我們要迫使大腦,勉強將拼圖拼入某一塊,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甚至是徒勞無益的。
將難點暫時撇開,有什么好處呢?
第一,如果不及時處理這些難點,大腦潛意識就會有時間集中注意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大多數考過試的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有一些問題,一時難以解答,但在做完其他題目再回頭看時,答案卻自己蹦了出來,或者這時候你會覺得,這道題出奇的簡單。)
第二,如果晚一點再回頭處理難點,那么我們可以,從側面或上下文著手考慮難點。這樣,還可以讓你的大腦自動補缺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三,撇開難點繼續前行,可以放松精神,避免鉆牛角尖帶來的苦惱和弊端。
當我們學習較難的材料時,最重要的不是先讓我們辛苦地,把書從頭到尾看完;而是先要好好地把握,其內在最重要的東西啊!
(3)復習。在完成總覽和預習、精讀后,如果還有內容有待發掘,還有疑問要解答,那就必要復習了。
持續復習永遠很重要。
因為我們知道,在學習結束后,不會立即下降,而是先上升再下降,最后陡跌。
我們應該,在記憶開始跌落的那一刻起復習,使其一直處于巔峰狀態,并把知識融會貫通,使之印象深刻。
還要說明的是,博贊學習技巧是一系列相互聯系的學習方法,它的順序是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改變的。
而對于每一本書你都要知道的是:不論其多么艱澀,你總會從中獲取一些基本的知識,總可以為它選擇一些合適和必須的,獨特的學習方法 。
要反復強調的是:在每一個學習段的起點和終點,你一定要快速復習剛剛學過的內容,并且總覽預習即將學習的內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思維導圖是核心
在整個博贊學習技巧中,思維導圖是其核心內容。因為思維導圖用到了想象和聯想,這兩個記憶技巧的核心。
記住某件事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它看作一幅圖像,使其與已知的事物連接起來。而思維導圖,就是利用關鍵詞和關鍵圖像提升你的記憶力。一個有效的關鍵圖像會刺激大腦的兩個半球,而且會調動你身體的各個感官。
當我們學習時,我們刺激和使用的想象和聯想越多,我們就越能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
有關于思維導圖,我在前兩篇文章《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擁有的學習神器——親子閱讀之《思維導圖》/大腦的瑞士軍刀(一)、(二)》中,已詳述,這里就不再贅言。
現在你要做的事,就是閱讀《博贊學習技巧》,并且加以練習。
如果,我們能如何利用并駕馭這些學習技巧,那么,學習將不再是充滿焦慮和壓力的活動;而是會變得快速輕松和富有成效。堅持運用下去,將會使學習成為一種令人鼓舞的體驗,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親子小劇場
今天收拾房間,看到這本《奧特曼》書,不禁啞然失笑。
放兩張照片,看看小肖恩對《奧特曼》的迷之愛戀,你們就會明白,他是如何將《奧特曼》中的故事和人物記得滾瓜爛熟,倒背如流;繼而在創造的啦!
這本定價19.8元的《奧特曼》系列,具體是在某寶,還是某東上買的,我已不記得了。具體什么時候買的,也不大記得了。只記得大概是他剛滿三歲,才上幼兒園不久的時候。
這是我這二三十年來,買的無數本書里面,買的最最最最最劃算的一本書啦!沒有之一,只有最!
我己經數不清,自己用透明膠帶幫他粘這本書,粘過多少次了。看看這稀耙爛的,粘了又粘的封面和內頁,大家就知道,這本書的閱讀率有多高,肖恩有多喜歡它了。
最讓我記憶深刻的,還有關于這本書的一個小插曲。
記得書剛買回來的時候,他在家看,出門也要帶上看。那時候,真是手不離書,隨時隨地都要看。
一次,我們去金源地下一層的萊利游戲城(肖恩稱他是:汽車城)。玩了一會,肖恩要拉粑粑。我知道他要拉粑粑是幾乎一分鐘也等不得的人。于是,趕緊去拉他衛生間。
手忙腳亂時,他還拿著這本書。結果,拉完粑粑,我給他擦屁股時,他一不小心,書掉到便器里,我一看,書角還占了一點點他的粑粑,氣急敗壞的我,當時就要把這書給扔了。
肖恩嚇得大哭。求我不要扔了書,說他以后再也不帶上了。
不管我再怎么跟他講,我馬上給他買本新的。而且,一再向他承諾,一定馬上買。可他就是不讓我扔。
哭得驚天動地的他,終于引起了公廁里所有人的同情,都來勸我,說把書弄干凈了就可以,就那么一點點,還是他自己的粑粑?
他自己的粑粑就不是粑粑了嗎?我當時氣得都要暈死過去了。無奈之下,使勁的洗書,擦書,弄了半天。回家以后,我又用消毒液擦,酒精擦,折騰得我要命。
無論在商場,還是回到家中,我又擦又洗的過程中,肖恩半步不離我身邊,緊隨我身后,生怕我趁他不注意,把這書給扔了。
從那以后,我規定肖恩,這本書是絕不可以睡前看,帶到床上去。否則,立馬扔到垃圾桶。多膈應呀!可是他不在乎,我消完毒以后,人家還是如獲至寶,天天不離手。
提到《奧特曼》,我還自然的想到他的另一本鐘愛《鎧甲勇士》。來,上圖,讓你們看看他有多愛。
至今,他還常常在坐地板上,從頭到尾的認真翻閱這兩本書,一坐就是半天。
經常,他煞有其事地,根據書里面的情節和角色,進行自己創造、改編,代入。然后自編自導一幕幕肖恩版的《奧特曼》和《鎧甲勇士》。
尤其是《奧特曼》劇目,在我家是更是經久不衰的上映。這不,最近,在我家又上演了奧特曼新劇。
肖恩:媽媽,你是“奧特之母”,爸爸是“奧特之父”。我們一起去宇宙里打“坦塔星人”。
肖恩媽:那你是誰?
肖恩:我本來是戴拿奧特曼,但是他太弱了,我就不當戴拿了!我現在是升級版的黃金賽羅奧特曼,可厲害了!
反正,“我在打怪獸”,“我是英雄”,“我要拯救地球”這三句話,是我家這兩年聽得最多的話了。
說實話,本來,我是準備把這兩本破得不能再破的書,趁這次從北京到上海的遷移時,扔了。寫到這里,現在,我已經決定,把這兩本書永遠保存下來。畢竟,它們對于我、肖恩、還有我的家庭來說,已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承載著我們家無數的愛、淚、歡笑、陪伴和成長的一本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