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首先聲明,本人是一個法律從業者,學的是法律專業,沒有任何理工科背景,對于互聯網、IT、工業設計沒有任何背景,只是平時對手機這類電子產品比較感興趣,我對這類產品的認知和評價是基于一個普通消費者的基本判斷,包括對于其產品質量和設計美感的評價。
? ? ? ? 還記得當我第一次聽到小米這個品牌的時候,腦子里蹦出的第一個詞,是小米加步槍,代表的是腳踏實地、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2012年的時候曾經搶過小米的手機,沒搶上,網絡上把這種現象稱為饑餓營銷和耍猴,漸漸地,沒有用過小米產品的我,竟然也成為了米黑的一員,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同事手中拿的小米4手機,分明感覺到了一種精致感,但是這種精致感卻也是很克制的,不是那種你捧在手里怕摔,用的時候怕刮的小心翼翼,而是一種踏實敦厚的感覺,我對小米產品的一好感開始建立起來。一路下來,我買的第一件小米產品是小米手環,當時周圍的同事當中不乏有戴著大幾百和一千多的知名品牌手環的,我從官網上看到小米手環的外觀真得不錯,功能也很符合我的要求,就在官網上購買了一個,當我拿到產品的時候,它的設計美感超出了我的預期,在之后的使用時間里,功能性各方面都滿足了我的要求,于是我開始關注小米這個品牌,關注他們每一場的發布會,特別是去年年底的那場發布會,雷總比較完整地闡釋了小米的新國貨理念。在介紹紅米note3的時候雷總講了幾個小故事,期間數次哽咽,發布會的結尾,雷總說出了紅米note3的slogan“我所有的向往”。再加上小米合伙人一起拍的青春懷舊風海報,說實話我是真得被觸動了。自從小米開創互聯網手機模式以來,國內廠商開始了對“定制ROM+粉絲互動+互聯網銷售”這種方式全方位的借鑒。到現在為止,在硬件發燒和性價比方面,小米已經不是最極致的了,且不論那些不知名的品牌,如青蔥、小辣椒,我所知道的如聯想的ZUK和樂視手機已經在極致性價比這條路上走得更遠。當然他們背后的商業模式與小米還有所不同。今年上半年,國內幾家品牌的手機出貨量已經超過了小米,網上已經有了唱衰小米的聲音,在這種大背景之下,今年的小米提出了“再創業”的口號,我也始終相信,在供應鏈管理、售后服務等方面這么多年的積累,一定會讓小米這個互聯網品牌走得更遠。
? ? ? ? 其實到最后,我之所以看好小米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雷軍,從小米手機第一代發布開始,小米的發布會風格都是很樸實,不開演唱會,不搞噱頭,直接上干貨。還有雷總始終如一的著裝風格,襯衫、牛仔和板鞋的搭配,給人的感覺他不是一個大企業的CEO,更像是一個年輕的創業者,他就是千千萬萬個為事業而拼搏的年輕人中的一員。平時曝光很少,最得意的身份是工程師、產品經理。這一種實干、沉穩的精神氣質,就是這個時代的工匠精神,讓我這樣一個米粉對小米的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