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我們不認真想,也知道「成功人士」這四個字是多少人為之奮斗的目標。但又有多少人覺得,成功是需要一定的天時地利人和,是有運氣成分的概率事件。要不,我們怎么就只有一位馬云、一位王健林呢?然而,丹尼斯·韋特利卻在《成功心理學》中告訴我們,獲取成功并不是概率事件,而是可練習的特意事件。
《成功心理學》已經(jīng)再版5次了,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本書里傳輸?shù)母拍钍强蓪嵭猩踔量蓪崿F(xiàn)的。丹尼斯說,成功具備有7個要素,分別是:自我意識、自我引導、自尊、積極思考、自律、自我激勵、積極關系。也就是說,只要我們刻意去練習這7個方面,我們就會離成功近一點、更近一點。
就算不細看這7個要素的主要內容,我們也知道,成功的秘訣基本就在自我,其一就是我們要放過自己(自我意識、自尊、積極思考、積極關系),其二是我們要有足夠強大的欲望驅使自己去得到(自我引導、自律、自我激勵)。
要想成功,你要先接納自己
我曾一度消極過,因為我十分討厭當時自己大餅臉、滿臉痘痘、油光滿面的樣子,我甚至都不愿意照鏡子,出門也是低著頭走路。我每天渾渾噩噩地去上課,覺得一節(jié)課45分鐘太難熬,沒課的日子就對著電腦沒日沒夜地看港劇。每一天的日子過得都是那么相似,我完全不知道自己要干嘛,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干嘛,我只知道我不喜歡自己。當我受到一些不好的評價的時候,我打電話給以前的好友哭訴,剛一張口話都說不出來,哽咽的哭聲讓對方慌慌張張地掛了電話。當時的我,讓所有人都避之不及。
后來,我開始嘗試去接納自己,我告訴自己,即便我是這樣,但這就是我。我有權利也有義務讓自己變得美好。我開始理解之前的自己,慢慢找到自己的方向,漸漸有了現(xiàn)在的我。
直到我看到《成功心理學》,我才知道原來當初的我就是用了成功心理學的三個要素——自我意識、自我引導和積極思考。
首當其沖的,我們要學會正視自己。我們要知道,我們個人的整體包含了自己、缺陷和全部。所有好的壞的,都是我們的一部分。我們要做的就是正視并接受自己的真實情況,消除消極形象,不再因為達不到自己或他人所定的不可能的標準而批評自己。
丹尼斯在書中說,接納自己和否定自己的人之間的區(qū)別不是他們擁有弱項的數(shù)量,而是他們看待自己的方式。接納自己的人接受自己的確擁有的弱項,但選擇不被這些所困擾,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創(chuàng)造物,擁有的技能和個人品質的組合是其他人所不具備的。習慣否定自己的人則與之相反。
如果消極的自我形象正在阻擋你前進,那么,現(xiàn)在正是重新——客觀地——審視你自己的時候了。學會正視并接納自己,要知道,完美的人至今還沒有找到。接受并贊美現(xiàn)在的自己,包括缺陷和所有一切。
要想成功,你要有強烈的欲望
我上大學的時候,聽過一句話,叫做"當你知道你要往哪里去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這句雞湯格言,在某段時間里還真成為了我前進的動力。我也因此明白了,要想獲得成功,我們需要有欲望與目標??謶肿屓嘶赝^去,欲望讓人前瞻未來。
成功從不是為特權者所獨有;你不必生來就富有、才華橫溢或強壯。成功取決于欲望、專注和堅持不懈。成功的秘密在于付出額外的努力、另辟蹊徑并把注意力集中在想要的結果上。對于你能夠實現(xiàn)的東西的唯一限制是你給自己設置的限制。
總有人習慣性在做事前說"我不行",后來證明結果確實不是太如意,所以他就認為自己就是"不太行"。但想想看,有多少我們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都做到了呢?比如,極度恐懼水的我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游起來的時候,再比如,極度恐高的你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可以跳傘的時候,又比如不會英文的他結果發(fā)現(xiàn)自己能出境旅行的時候。
欲望會驅使我們前進,我們多想得到,就會花費多大的精力去得到它。當然,如果僅靠意志力很難做到這一點,我們還可以通過具象的想象力。我們可以設想自己成功的愿景。由于我們會成為自己最希望成為的人,我們就會無意識地向我們所想成就的方向靠攏。此時,我們的動機就會成為行動的燃料。
要想成功,你要積極思考
我想,大多數(shù)人對吸引力法則應該都不陌生。這也是好的人會越來越好,糟糕的人會越來越糟的奧秘。因為,消極思考導致消極目標,積極思考創(chuàng)建積極目標。
當我們?yōu)樽约悍e極思考時,我們就有信心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并克服障礙。當我們?yōu)槠渌朔e極思考時,我們就有信心信任他人,并追問我們需要和想要什么。
要想取得成功,我們應當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積極地期待成功。這不是讓你自欺欺人地認為世界是完美無缺的,或每件事都會進行得很完美,只是讓你選擇關注正常運轉的事情。
我們可以用這些積極的習慣讓自己的態(tài)度變得積極:
1.尋找美好。像我現(xiàn)在就有定期列「美好清單」的習慣,今天有一些開心的事或是有成就感的事,那么就打開手機記錄下來。
2.選擇用語。我們應該遠離負能量人群,和積極人士在一起,學會去接受而不是批評
3.限制抱怨。讓自己少些抱怨,如果確實覺得不說出來很難受,那么就每天給自己5分鐘,在這5分鐘里,盡情地抱怨,但是其它時間堅決不允許抱怨。
4.不過度憂慮。我很喜歡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她告訴我們天下只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老天的事和他人的事,我們都管不了也管不著,我們只能把控自己的事。這樣一來,你會發(fā)覺,很多你憂慮的其實都不是自己的事,純屬庸人自擾罷了。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就是世界",你頭腦中的世界形象是你生活于其中的世界。換句話說,就是你怎么看這個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怎樣的。所以,讓自己及自己的看法、態(tài)度都變得積極起來吧。要知道,我們覺得自己看起來不錯,那么其他人就會持相同的看法。設想你自己變成想成為的人——就在現(xiàn)在。
—END—
相關讀書筆記分享:
本文為原創(chuàng),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