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小白
01
前陣子,我看了林海音老師的《城南舊事》。要說看完書念念不忘的人,就兩個——英子和宋媽。
林海音老師筆下的英子實在太可愛,即便我從沒和她打過照面,我卻能想象的出她古靈又精怪的樣子。她穿著絨褂褲,綁著兩條辮子,機靈地躲過宋媽到惠安館去見“瘋子”。所有人都躲著“瘋子”,即便她只是個梳著油光粗辮子的大姑娘。“瘋子”其實不瘋,按照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她只是突然收到了強烈的刺激,一時深陷其中。“瘋子”被一書生拋棄,無奈生下腹中的孩子,然而孩子生下后,卻被爹娘扔了,書生走了不再回來,她挺得住,孩子被扔了,她就挺不住了,就成了他人口中的“瘋子”。
但英子生性浪漫,別人都躲著“瘋子”,她就往“瘋子”身邊靠,然后聽“瘋子”講了好多好多的故事,最后還幫“瘋子”找到了她的親生女兒。這場“瘋子”和英子命中注定的巧遇,全源自于英子。
英子,是我們心中那個最是天真無邪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曾是英子。爸媽告訴我們,別老在大中午的出去玩啦。我們不聽,頂著正午的太陽,和小伙伴在外頭蹦跶,或是只身一人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
而我喜歡宋媽,是因為作為一名年長的女性,能夠那樣的風趣幽默,實在太過難得。她會對英子說,“看你的辮子,早晨梳得緊扎得,這會兒呢,散得快成了哪吒啦!”她會在英子鬧著剪短發的時候,風趣地說“趕明兒誰娶你這禿尾巴鵪鶉呀!”宋媽,就是那個長大了卻保有童心的人。不論世事如何,只要她一開口說出這些話來,我都覺得,哎呀,好像日子也沒那么糟了。
02
我們越長大越發現,孩子的快樂最容易填滿。當我們還小的時候,一根幾角錢的冰棍兒、一個香甜的水果、一套嶄新的油畫棒,都會讓我們歡呼雀躍。而如今,我們買apple系列、我們坐飛機旅行、我們穿金戴銀,卻覺得得到的快樂感不如年幼時分的1/10。有時候,我們會想,是自己變了,還是他人變了,還是社會變了,亦或是,我們都變了。
我們越長大越發現,孩子的專注力最是持久。我們好奇螞蟻搬家的路徑,就這樣穿著小短褲、小背心,蹲在路旁,不顧頭頂的烈日,不顧流下的汗水,我們那么專注地盯著泥土,看了好久好久,久到媽媽叫都顧不上答應,久到感覺這個世界都靜止了。
我們越長大越發現,孩子的好奇心最是強烈。大人說,不能用手指月亮,要不耳朵會被割掉的。我們不相信,趁大人不注意,偷偷伸出小食指指著月亮,被大人發現,及時把我們的小手壓下來,我們就“刷”一下又舉起來,又被按下來。結果好了,過了幾天,跑去跟媽媽說,“媽媽,我耳朵真的覺得被刀劃了那樣的痛,你幫我看看有沒有裂掉?”媽媽一臉哭笑不得,但還是認真看了看耳朵,說:“告訴你了,你又不聽。”
我們越長大越發現,我們已經不是孩子了,但是我們好想再當回孩子。
現在的我們,自由卻無度。我們可以隨意挑個假期飛到普吉島,輕輕松松、瀟灑自由。但即便坐擁著碧海藍天,我們卻躺在海邊的躺椅上想以前的故事。每逢暑假我們總到外公外婆家去,和小伙伴在田間奔跑,幫長輩摘玉米、豆角、西瓜,卻越幫越忙。那時我們會想,等我掙到100塊錢,就給外公外婆請個工人,這樣他們就不要大熱天待著斗笠、濕了汗衫,在田間勞作了。然而,我們現在不止掙100塊錢,從沒有兌現給外公外婆請工人的愿望。外公外婆也鮮少下地勞作了。但,還好,他們都還在。
現在的我們,忙碌卻空虛。“你在哪兒呢?出來吃飯嗎?”“我沒空呢!”“你忙什么呢?”“我……哎呀,反正就是忙!”我們每天來回穿梭在地鐵線、公交線上,然而,我們不知道我們來回一趟3個小時的交通是為了什么,就為了那糊口的一份子錢嗎?那似乎太過卑微了吧?那是為了吃喝玩樂嗎?就這么庸俗嗎?我們不甘心如此,卻又找不到答案,至少,我們找不到一個可信的、說服自己內心的答案。我們忙碌,卻覺得自己意義不大,漸漸整個人都空了,然后躺在床上懷念7歲的自己。
現在的我們,認真卻虛假。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開始喜歡戴面具了。每天洗漱完用完早餐,臨出門的那刻,我們總會記得把面具戴上。我也不喜歡戴面具,但是有一天,當我乘電梯的時候,發現,滿電梯的人只有我沒有帶面具,我看不清他們的容貌,而我的樣子卻毫無遮蔽地呈現在他們面前。我開始不安,所以后來,我也戴上了面具。直至有一天,我踏入電梯,發現有個人沒帶面具。坦白說,他長得一般,但他在我們這群人里面顯得那樣分明而獨特。我突然,莫名地喜歡上了這個不帶面具的孩子。
現在的我們,想哭卻哭不出來。我這些年才知道,最難過的時候不是嚎啕大哭的時候,而是你想哭卻哭不出來的時候。那種眼淚堵在胸口的感覺,那種心事爛在肚子里的感覺,那種不悅捏在拳頭里的感覺,有一天,我們都體會到了。每當我有這樣的感覺時,我很懷念中學時眼淚說溢滿眶就溢滿眶的年紀,我也會想起一有不爽就破開嗓子大聲啼哭的嬰孩時代。然而,有的時候,我們就想痛快哭一場都哭不出來了。
03
英子總是會長大的。實際上,當她添了一個又一個的弟弟、妹妹時,還未等到18歲,她就早長大了。全文最讓我感傷的一句話是——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英子說這句話的時候,才剛小學畢業,大約11歲的年紀。然而,她被這個世界催著長大了。宋媽跟她說,“英子,你長大了,可不能跟弟弟再吵嘴!”蘭姨娘告訴她,“英子,你大了,可不能招你媽媽生氣了!”爸爸開始使喚她了,“不要怕,英子,你要學做許多事,將來好幫著你媽媽。你最大。”
英子疑惑,她僅僅是參加了畢業典禮,聽其他同學們為他們唱道“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為什么就有這么多人要她做大人?
即便英子沒搞懂,但還是接受了現實,默默把小學畢業證放到書桌抽屜里后,給自己默念“爸爸的花兒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正因為,我們都已經從英子變成了現在的樣子,正因為我們和小學剛畢業的英子一樣,知道自己不再是小孩子。所以,我們就只好當個大人,理智不出錯的大人。但其實,我們真的很想再當回孩子。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P.S.最近寫的都是干貨類的,寫多了一、二、三、四,重拾這樣的文,都有些不習慣了。
—END—
相關讀書筆記分享:
本文為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系我。侵權必究!
作者簡介:林小白。熱衷旅行,熱愛寫作,正過著白天寫公文、晚上寫故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