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看見這個題目或許有很多人跟我一樣,怎么能讓母親洗碗,不是做 子女的應該多幫父母分擔嗎?
? ? ? ?一篇文章中這樣寫道:上學時,實習歸來,教授帶大家回家撮了一頓,晚餐結束后,桌上杯盤狼藉。就在大家搶著洗碗的時候,教授卻阻止道:“不急,有人洗呢。”
? ? ? ?教授將碗筷放進水池,沖去污垢,對身邊八十歲高齡的老母親說:“媽,洗碗嘍。。。”,大家都一下子愣住了,只有老太太一改餐桌上的萎靡,精神煥發地走到水池邊,慢騰騰的洗了半小時才把碗洗完。
? ? ? ?教授高興地對母親說:“您辛苦啦,歇歇吧。”給母親擦好手后把母親攙回房間。教授又默默地把碗重新洗了一遍。
? ? ? ?看完小文章我深有感觸, ?平時,父母勞累了一天回到家中,倒一杯茶給父母喝或趕在父母回來之前做好晚飯,看到父母那瞬間綻放的笑顏,聽到父母對自己的夸贊“我家孩子長大了啊。”心里頭似吃了蜜一樣甜---這就是幸福。作為孩子來說,對父母有愛,所以幸福。而我們之所以幸福,是因為我們一直被他人關愛著成長,更是因為我們也一點一點的學會了關愛他人。因為有愛,所以幸福。
? ? ? ?而每一個做父母的,無論多大年齡,無論有多大的本領,沒有一個父母不想為孩子們做點什么,即使他們年齡大了,但是在他們心里,孩子永遠都是孩子,孩子們永遠需要他們的幫助。可能每天飯后的洗碗,都足以讓父母感受到做兒女的需要他們,可能父母會因為每天的這一點小事而感到過的充實。孝敬父母,除了幫助父母外,還需要給他們一個愛你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