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江湖:引言及目錄
李劍秋自幼在白河村跟隨養父李大勇以打獵為生,李大勇十分疼愛他,見他天資聰穎,便時常帶他去集鎮上請先生教導其讀書寫字。因此盡管生活艱苦,李劍秋卻是同村孩子中唯一識字的。
李劍秋每次隨李大勇去集鎮上出售獵物皮毛,都會去書店里蹭書看。因為每次都只看不買,李劍秋也不好意思在書店久留,這也養成了他看書極快的本領。
得益于這個讀書快的本領,李劍秋倒是用短短一日時間就將武境第一層的書看了個八九成,只余下一些李劍秋認為不太重要的書籍沒有細看。
這一日時間里,李劍秋已經對整個江湖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別是對有些書籍里常常提到的“南天門”尤為好奇。這南天門似乎是一個神秘的組織,幾次江湖浩劫都和南天門有關,但是卻沒有一本書里能詳細的介紹南天門。
而另外一個格外引起李劍秋注意的門派就是“華清宗”。這華清宗是密宗一脈的傳承,宗內弟子無不功力非凡,但是卻絲毫不受任何戒律約束。華清宗的弟子個個嗜殺成性、瘋狂殘忍,他們思想極端,并不像其他邪派那樣妄圖統一武林,而只是不斷挑戰江湖高手以求超越自身。而一旦有人不接受挑戰,他們便會去殘害與之相關的親人、朋友逼迫對方就范,直至打敗對方以證明自身實力。
后來,華清宗的行事風格終于引起了武林公憤,被江湖各大門派聯合剿滅。武林各派在華清宗宗門的廢墟之上,建立了一座孤月山莊,每五年江湖上的各大門派會齊聚于此舉辦武林大會,切磋武藝以評天地雙榜。一方面是為了讓各大門派能通過公開和正式的方式評出武學強者,以避免類似華清宗的慘案出現;另一方面也是為了激勵各大門派重視武學修煉和人才培養,以應對各種威脅武林安危的浩劫。
主持武林大會的是孤月山莊的主人獨孤世家,第一代獨孤家主獨孤凌月被公認為武林第一人,獨孤世家傳至當代是由獨孤傲當家。獨孤傲固然武功卓絕,但是遠山門的資料卻認為,其弟獨孤雪卻更勝一籌,只不過其醉心武學修煉,從來不理其他任何事情,因此獨孤世家才由獨孤傲當家。
孤月山莊原本是武林領袖的存在,鼎盛時勢力遍布江湖,獨孤世家人才輩出,不僅個個武功高強,且均以匡扶正義、主持江湖公道為己任,深得整個武林的敬仰。可后來隨著南天門的崛起,獨孤世家行走江湖的成名高手被一一擊殺,后來干脆隱居孤月山莊內不再出世。當代獨孤世家只剩下獨孤傲和獨孤雪兩兄弟,以及獨孤傲的獨子獨孤星辰。獨孤世家雖然名義上還是武林領袖,實際上已經僅僅是一個象征,其實力已經再不復從前。
雖然獨孤世家實力不顯,但其江湖地位仍然得到各大門派的認可,而每五年的武林大會和天地雙榜的排名也延續了下來,各大門派依然積極參與其中。只是如今的孤月山莊武林大會不僅僅是進行天地雙榜的排名,更為重要的是共同探討如何應對南天門十年一次的武林浩劫。
以往李劍秋在隨李大勇進山打獵中領悟到,只有不斷變強才能打到獵物,才能生存下去。如今他更是渴望變強,向往成為這些武林高手的一員,甚至躋身天地雙榜,成為這江湖上頂尖人物。此中固然有年輕人對名和利的向往,也是李劍秋對于“生存考驗”的一種延續性恐懼:在江湖上有著比山林野獸更為恐怖的存在,也就需要更為強大的實力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
“你是哪一峰的弟子?”李劍秋身后突然傳來二長老蒼老的聲音。
李劍秋回過神來,忙轉身行禮道:“弟子梯云峰李劍秋!”
二長老點頭微笑道:“年輕人好心性,竟然不急于參悟武學典籍而在此層能停留一日時間,真是難得。”
李劍秋道:“來時峰內師兄說過,在武境停留的時間沒有限制,只要不違背門規、不因參悟過度耗損心神、不強行登樓,即可一直留在此處參悟典籍,因此弟子覺得也沒什么好急的。”
二長老道:“不錯,門內確實不限制弟子在武境停留參悟的時間,但是從來沒有弟子入武境而不急于參悟典籍的,很快也就會有實力不濟者被送出武境。就在你剛剛聚精會神的翻看這些書籍時,已有八名弟子因心神消耗過度而被送出武境了。”
李劍秋聞言一怔,轉頭向四周看去,大廳中竟然除了他和二長老已經空無一人。
“不過老夫年事已高,卻是打算先去休息了。”二長老道,“來,先和我對上一掌,隨后你就可以根據腰牌自行選擇去何處參悟。”
李劍秋聞言不再啰嗦,走上前去運功伸出右手,二長老也緩緩與他對上一掌,李劍秋只感覺一陣柔和的內力順著手掌傳入他體內,與他的內力幾度相觸后又被收回。
二長老撤回手掌,又重新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年輕人,點頭道:“不錯,不錯。看你年紀輕輕,是上次大選新入門的弟子吧?”
李劍秋躬身道:“正是。”
二長老訝道:“入門兩年的時間竟然就已經達到四階中等的水平!就算比起譚雨山的天資也不遑多讓,實屬難得!想不到段南歸竟然悄無聲息的培養了此等弟子出來!”
二長老邊說邊遞給李劍秋一塊腰牌,腰牌上刻有“四層”兩個大字。李劍秋接過腰牌掛在腰間,也不再多言,向二長老又行了一禮后便登梯上樓而去。
登上武境二層,李劍秋發現這里比一層小了許多,只擺放了四排書架,地上零零散散坐著七八名弟子,看年紀都和他相仿,想來也都是新入門的弟子。李劍秋在其中卻沒有段思楠的身影,猜想她是不是已經被送除了武境。這些弟子此刻都捧著一本典籍聚精會神的看著,自他登樓一來竟無一人抬頭看他。
李劍秋也緩步走到書架前,瀏覽起書架上的內容。這里都是一些門中入門的武功,這些功夫普通弟子不可私相授受,但是各峰傳功師兄可以向新入門的弟子傳授。
李劍秋隨意翻看了基本,見都和傳功師兄講解的一般無二,不禁覺得有些無趣。這些書籍想來是為了方便多人共同閱讀,每種武功秘籍都同時在書架上擺放了多本,怪不得只有不到十本的秘籍卻擺滿了四個書架。
李劍秋走過前兩個書架,來到第三個書架前,見到自己一直無法修煉妥當的《雪落刀法》一書,在書架上整整擺放了有十余本。李劍秋取下其中一本隨手翻看起來,見書內所述與傳功師兄所述也并無太大區別,正想合書放回,卻無意間瞧見在雪落刀法招式講解之后,還有著其他內容。
李劍秋好奇之下,認真看了起來,見是一篇《刀法總訣》的講解,想來是因為篇幅較短,因此合在了這入門的刀法秘籍中一起撰寫了。
在《刀法總訣》的開頭便介紹道:刀為“百兵之膽”,用刀者須挾一往無前之氣勢方能達至上層。刀中有八法,分為掃、劈、撥、削、掠、奈、斬、突……
李劍秋細看之下不禁頻頻點頭,這篇刀法總訣在平日傳功師兄的傳授中雖未完整講解過,卻也零零散散提到過其中要義。以往李劍秋只重招式,不重刀勢,也并未把師兄講解的這些用刀道理放在心上,現在想來卻是自己疏忽了。
再回想自己施展雪落刀法時,凝神刀鋒卻只注重軌跡,并未用心感受用刀之氣勢帶來的雷霆萬鈞之力,難免落入了下層。用刀軌跡再是刁鉆,也難免出現破綻,對敵之際就容易被人破去。而善用刀之氣勢者卻是以漸進之勢壓縮敵人發揮空間,只要發揮得當即可立于不敗之地。
想到了這一層李劍秋只覺得思路一陣開闊,如若不是身在武境恨不得立即就揮刀演練,好驗證心中所悟。
回身看看樓梯處站著的執法弟子,李劍秋終于還是合上手中書籍,輕輕放回原處。又在最后兩個書架瀏覽一番后,也見到了幾門平時師兄并未傳授過的武學,但是既然放在這第二層,想來也不會對自己有太大提升,就忍住沒再翻動,而是對執法弟子亮出腰牌,向第三層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