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經》曰:“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神農即炎帝,中華民族的祖先之一,茶樹的最早發現者。“神農嘗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茶)而解之。”可見茶最初是以“藥”的身份出場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唐朝陸羽所著《茶經》的問世,讓茶業日益興盛,產地遍及大江南北奠定了中國茶文化的基礎,日本僧人從中國帶茶籽回國將茶葉傳播到日本,成為后世茶文化遍及世界的開端,由此可知,聞名世界的日本茶道源于中國。宋朝時宋徽宗趙佶編著《大觀茶論》堪稱茶書精品更是將中國的茶文化推上了一個高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聽著老中醫娓娓道來的“茶經”,頓覺自己的差距、之前的一些茶知識之膚淺讓我汗顏卻意猶未盡……連著追問:那茶與治病調理應當如何?老中醫端著茶杯慢慢啜了一口反問道:“各種茶葉有性狀之分你可知道?”我連連點頭:“全發酵茶又稱后發酵茶屬于溫性、有熟普、黑茶、金駿眉正山小種等、半發酵茶為中性、平性、有烏龍茶、鐵觀音等、寒性茶為未經發酵的綠茶”、老中醫點點頭說:“嗯,還有些功底、只是你知道該如何飲茶來對癥調理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9 我茫然搖頭。“每個人的體質都有差別、有寒性體質、熱性體質、寒熱交叉型體質,細分下有陰虛、陽虛、氣虛、痰濕、濕熱、血瘀、氣郁、平和、特稟、等各種體質之分、人體五臟六腑十二經絡、五臟為心肝脾肺腎、六腑為胃、小腸、大腸、膀胱、膽、三焦、十二經絡就不講了、有興趣時可以了解……你要明白你自己屬于什么體質了就知道該如何調理身體了、虛則實之,實則虛之,人體是一個有機整體,人體內部充滿著陰陽對立統一的辯證關系、簡單點就是陰陽平衡的關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看我聽得有滋有味老中醫頓了頓又接著往下講:“呵呵,講太多了消化不了啊、”我連連搖頭:“沒有、沒有的事、受益非淺、有您的教誨真是榮幸的、您接著說、” ? ?“這樣吧、羅總、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里、我還有些事需要去處理、你先回家通過電腦了解些關于中醫方面的知識、不需要你了解太多、簡單涉獵一下下次我們再接著聊……”既如此,我只好站起身握住他的手搖著:“好、好、一定……”(待續、下回分解)
茶、茶人、茶人說《=》
最后編輯于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