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自坐在他鄉的櫻花樹下,透過粉嫩欲滴的櫻花和花間漏出的碧藍碧藍的天空,我好像看到了遠在萬里之外的西安交大。 圖書館前的那兩行櫻花樹也該盛開了吧?櫻花道上也許是落紅無數、櫻花鋪地了嗎?
6
四月底,一個春光明媚的下午,我再次踏上美麗島,在噴泉廣場的周圍驚喜地看到一片盛開的鮮花。
原來這里有兩排櫻花樹,簇簇櫻花正在怒放,與小湖四周的櫻花密集地連在一起,形成一片粉白色的花海,在藍天碧水之間,芬芳吐艷,美不勝收。
以前只知道在美國的首府華盛頓才能看到如此密集的櫻花。每到櫻花盛開的季節,那里沿湖的櫻花道上總是游人如織,爭相觀賞盛開的櫻花。好多年來我都有舉家重游華府再賞櫻花的沖動。 沒想到在車城不期然會遇到這么一片茂盛的櫻花,在小島上靜悄悄地綻放,無人打攪!
獨自坐在櫻花樹下,透過粉嫩欲滴的櫻花和花間漏出的碧藍碧藍的天空,我好像看到了遠在萬里之外的西安交大。 圖書館前的那兩行櫻花樹也該盛開了吧?或者那條櫻花道上也許是落紅無數、櫻花鋪地了嗎?
記得作為文革后第一批大學生來到交大的那個春天,當我突然看到圖書館前那一片蓬勃怒放的櫻花時,心中無比地驚喜。在那之前,鮮花總被冠以小資產階級情調而與充滿革命烙印的社會格格不入,似乎在進入交大之前從未看到過如此美麗的花叢,也從未走過如此芬芳的花道。 在交大的四年里,每當櫻花盛開的時節,不管是清晨聽著廣播里的每周一歌或新概念英語,還是傍晚背著厚厚的書包從教室出來,我總會刻意地走過櫻花道。那時的櫻花就像此時的櫻花? 那時的芳香也像這里的芳香?置身于美麗島上的櫻花叢中,對母校的那些遙遠的記憶竟會鮮活地涌現出來。
夢里縈繞的母校情結,竟能在美麗島上的這片櫻花中找到共鳴得到而長長的釋懷!
其實,作為美國櫻桃的主要產地,密西根的櫻花并不少見。 每當春來花開之時,這里街頭巷尾房前屋后的鮮花叢中總有櫻花的身影。 但與密西根櫻花相比,日本櫻花以優美的五掰花型和粉嫩欲滴的顏色而具有更高的觀賞性。
那么小島上的這片日本櫻花是怎么來的呢?正在疑惑之中,在路邊看到了一座石碑,上面給出了答案: “這些櫻花樹是來自日本的姐妹城豐田市的禮物。”原來二十年前,當這些嬌嫩的日本櫻花漂洋過海來到密西根之時,車城的人們并沒有冷落它們,而是百般呵護,把它們種在了車城最珍貴的地段。
去年十一月, 底特律在聯邦政府森林局的資助下又買下了一百二十多棵日本櫻花樹。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冬日,不少市民義務來到小島種下了這些新的櫻花樹。 可以期待,以后每年四月底五月初當春回密西根大地的時候,美麗島上的這片櫻花會更加茂密,為車城、為密西根的花季增添一道更加靚麗的風景。
7
美麗島的北端有一個高爾夫球場。球場面積不是很大,三面環水,綠油油的草坪緩慢起伏地伸展開來。不遠處是底特律河的出湖口,浩瀚的圣克列湖依稀可見。不管是朝霞滿天,還是長河落日, 這些大自然的壯麗美景都常年在這里完美地展現出來。
在小島的最北端還聳立著一座高高的燈塔,為進出底特律河的船只領航。細看,這座燈塔的造型非常優美別致,不同于在大湖區其他地方常常看到的那些燈塔,像是一件藝術品。 其實,它真的是一座藝術品燈塔,是為紀念底特律的一位杰出市民威廉·利文斯通(William Livingstone )而建的。
利文斯通一生致力于發展底特律河的航運事業。他從1902到1925年間曾擔任大湖區航運協會會長。1929年,底特律河流域的居民為了紀念他的杰出貢獻,自發捐款在美麗島上建成了這座紀念燈塔。
燈塔由著名建筑師阿爾伯特·卡恩設計,塔身全部由白色大理石構成,其簡單流暢的線條呈現代藝術風格,許多細部還采用了精美的古典裝飾。塔高達七十英尺,頂端閃動的燈光可以為遠在十六英里以外的船只導航。它是美國目前唯一的一座大理石燈塔。站在塔下向上望去,挺拔的塔身高聳入云。朵朵白云在塔尖稍事停留,略致敬意,又悠悠地向東飄去,留下一縷淡淡的遐想。靜止和運動在這里天衣無縫地展現出來。
人生豈不是如此?一生若只沉湎于名利的追逐,必將在自身無法左右的功利大潮中迭宕沉浮,難以得到心中的那份安寧與平靜。而專注于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以平常心做平常事,一以貫之,也會做出造福于他人的功績而為人們所銘記而達到永恒。我想,這座燈塔不光是為了利文斯通,它所體現的那種人文底蘊和自然美景,也為這座美麗的小島帶來無限意義的人生思索。
所謂榮辱不驚,所謂去留無意,在這里都有如此生動的體現和詮釋。
離球場不遠的地方有一個荒野中的小湖,湖邊簇擁著一蓬蓬蘆葦在茂盛地生長。微風吹來, 蘆葦錯落有致地隨風舞動,像是隨意又像是有一種神奇的韻律。 湖面上有十幾只白天鵝在悠然自得地游弋。 坐在湖邊小歇,恍惚間竟然出現兒時在家鄉太湖邊的情景。那時的太湖邊上也是成片的蘆葦叢。 走在湖邊,讓清風打在敞開的胸前, 一陣陣蘆葦的清香撲鼻,無比愜意。浩瀚而平靜的湖面上沒有天鵝,但見點點漁帆。 天色漸晚時,走在回家的路上,常常會掰一把蘆葦葉帶回去,交給奶奶包幾只香噴噴的粽子。
令人神往的過去,想想遠在天邊。看看,卻好像近在眼前!
8
在小島中部的一片原始森林之中,曾經有一座不大但極具特色的動物園。今天,它靜靜地躺在一片荒蕪之中。 現在很多來到島上的游人可能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而每當我從它身邊經過時,心中總有一種惋惜和留戀。
正像島上的許多全美第一樣,這座于1895年開放的動物園也是美國最早的城市動物園。 一開始,它只是搭建在小島森林中的一個熊屋和一個鹿園。隨著城市化建設的快速推進,它很快發展成為擁有眾多動物種類的城市動物園。到了20世紀80年代,動物園又做了大的改建,在動物園的上空修建了一條高高的木質環形棧道。 這樣,游人可以在這條空中棧道上漫步,看下面各類動物在劃分不同的區域內自然生長,猶如游走在一個袖珍的野生動物園。記得那時到了周末,我常常帶著女兒走在這條棧道上觀賞動物。女兒在棧道上好奇歡快的情景至今仍然歷歷在目。
然而好景不長,動物園的命運到了2003年嘎然而止。 由于底特律的財政陷入困境,當時的市長基爾帕特里克(Kwame Kilpatrick)揚言要裁掉動物園一年僅僅七十萬美元的經費。此舉引起了市民的強烈抵制,市議會也全票反對。但這位民選市長一意孤行,還是強行關閉了美麗島上的這座極具特色的動物園。也是這位市長,后來因為腐敗而鋃鐺入獄。他的種種劣跡,包括關閉這座動物園,給底特律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和深深的創痛 。
車城的市民并沒有放棄拯救動物園的努力。在各方的強大壓力下,市政府終于在2007年決定在小島恢復動物園。 可惜那座珍貴的動物園已面目全非,破壞嚴重。車城已無力重建這座動物園,只能在它的北邊的一片濕地上建立起一座小型自然動物展示館。展示館目前設有室內小動物展覽、鳥類觀察園、蝴蝶園,以及一條室外沿濕地而建的一條觀賞棧道。
你若今天走近動物園原址,只會看見一片荒蕪:
所有的房屋和建筑都爬滿了樹藤;所有的庭院都雜草叢生;所有的歡快都隨風而逝;所有的動物都不知所終。那條空中棧道像一個枯槁的老人,仍倔強地立在在荒草和樹叢中。 似乎向風而泣,更像是在呼喚昔日歡樂的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