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來自Coursera的一個課程。以下是課程筆記。
第一周?
(1)Introduction
當今,全球因食源性疾病死亡人口數量比近代歷史上任何時代都要多。
西式飲食的問題:多肉,多加工食品、少全谷類、少水果和蔬菜。長期吃這種飲食會提高慢性疾病的患病率。
我們生活在一個食物無法支持我們健康的環境中。通過控制我們的飲食會對我們的長期健康產生益處。檢視我們的飲食習慣,學習挑選食物的技巧,我們可以讓食物保護我們的健康,并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快樂。
(2)The History of Obesity ?肥胖的歷史
我們的身體需要食物來供能。
曾經一度,食物短缺是人們擔心的主要問題。在二戰后,食物生產的技術提高把人們帶入了一個新的紀元:
過剩的廉價食物與相對較少的體力勞動
同時,其他的一些社會文化的改變也使我們的飲食方式發生了改變:
— 女性,曾經是控制著家庭飲食的主力,如今已經大規模地投入到社會勞作中。
— 食品加工業開始投入大量資本生產快捷便利的食物。
這意味著我們在家庭烹飪出的食物減少。但是由于加工食品通常要比家庭自制食物含有更高的熱量,人們的熱量平均攝入水平顯著提高。
Michael Pollan (研究食物與健康關系的學者)關于社會文化改變對我們飲食影響的觀點:
我們將食物外包產生的后果:
1. 我們更少吃到健康食品;我們吃到的食物中含有更多的鹽、更多糖。
2. 我們吃了更多的食物,因為加工食品通常都被設計成快餐小食,并且在營銷時也被注入了讓人一吃就停不下來的概念。
這種社會飲食結構的變化帶來的是:肥胖的出現——它是一種慢性疾病,會引發一系列明確的健康問題;而為了試圖去應對和解決這一正在加劇的健康威脅,人們也提出了各種醫學建議。
所以在20世紀的后半葉,我們開始注意減少飽和脂肪和全脂食品的攝入。加工食品也認識到了這一點,并且為了迎合人們的需要做出了改變。但是他們在販賣食物方面有著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他們尋找到了新的方法來使那些低脂食品變得好吃。
其中的一個方法就是向幾乎所有我們吃的食物中添加更多的糖,以及其他形式的糖——比如玉米糖漿。這不僅會讓那些低脂食品顯得更有吸引力,同時也延長了它們的保存期限。所以食品加工行業就會有更大的動力來向袋裝食品中添加玉米糖漿和其他甜料。
結果是什么呢?
我們對單糖的攝入加速了現代社會肥胖與糖尿病的流行。
我們食品消費模式使我們來到了一個歷史重要時刻:我們身體把存儲下來的能量轉化為脂肪的能力,這種生理的適應性變成了不適應。
獲取食物和能量支出之間的平衡被打破,它讓我們在過去60年間肥胖的發病率呈指數型增長。
肥胖這種流行病,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為一項全球性的健康危機。
下面是本課中出現的一些英語單詞:
- to the extent ?到某種程度
- processed food 加工食品
- outsource 外包,外購
- vested interest 既得利益
- reduced fat products 低脂食品
- shelf life 貨架壽命,最佳使用日期,保質期
- chronic disease 慢性病
- saturated fat 飽和脂肪
- corn syrup 玉米糖漿
- physiological adaptation 生理適應性
- maladaptive 不適應
-exponential increase 指數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