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張國師的《長城》貢獻了一張票房,作一下客戶評價總可以的吧?
開始的鏡頭就讓我忍俊不禁了,想必張國師真的是相信了在太空中通過肉眼就能看到長城的傳說了,能看到也罷了,從云上看還這么清晰雄偉,這讓我一下子對孟姜女的同情轉為了不恥:真沒大局觀。
我這個人很懶,旅游也好,觀影也罷,絕不會把攻略做得太過仔細,而是喜歡遇見驚喜。所以,根本不知這是部打怪獸的電影,還以為是部“長城在此,爾敢來犯”的愛國主義主題大片,三觀愈來愈不正,正好可以用來提升一下,順便也飽滿一下情懷。
黃色的荒漠上,駿馬絕塵,勁駑騎射,蠻夷漢子們一個個“啪啪啪”倒下,也絲毫沒有引起我珍貴的同情,這大概是敵人互斗吧?先內耗掉一些也好,省得我們的偉大祖先太費力氣。盡情折騰吧,敵對勢力們!
但是敵對勢力也需要休息。于是在那么個黑不隆冬的晚上,蠻夷們可憐兮兮地以地為床,茍延殘喘。如果是華夏的詩人,此時應該會豪情滿懷,緩緩端起酒盅,慢悠悠唱: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可惜是蠻夷,蠻夷不配享有這些,而只配收獲一只怪獸的巨爪。
蠻夷就是愚蠢,餓著肚子沒把它做成烤肉,而是揣起就上路。差點把我氣死,真想穿越時空,從天而降,“騰”地橫立在他們面前吼:“這么想探究,跑到它掉下去的地方看看會死呀?”
叫你們不下去找怪獸,這下好了,要被人追殺了吧?
我以為逃難的盡頭是懸崖,沒想到是長城。鏡頭切到的一瞬間,真的被震憾到了,雄壯、威武、莊嚴如我華夏大長城者,天下有幾?The Great Wall!Very great!Too great!Too toogreat!
沉浸在如此豪邁的民族驕傲情緒里,真的是熱血沸騰,激動難抑。一個國家,應該搞搞大工程,又實用,又美觀,這樣的歷史文化遺產,多多益善。不懂事的小孟姜女,實在太狹隘了。
比起硬件的實力,將士們發箭畫圈的功夫更是令人瞠目結舌,蠻夷們被圍在箭圈內,膽戰心驚,如被困在捕鼠夾上,絕望得沒了賊心,只好乖乖舉手投降。
哼,小蠻夷子,給你一百年,也學不到這水平!
當我看到景甜的時候,很替她不平:挺美的姑娘,人們老是噴她干嘛呀?女人要想出人頭地,總免不了要找個靠山,那個小楊,沒有小明能紅嗎?沒有小明,能得大獎嗎?憑啥人家有靠山還能被夸恩愛,她有靠山就得被罵?那個演技挺好的《上錯花轎嫁對郞》里的姑娘,因為嫁了個尋常人,現在人影都看不到,你們有替她委屈過嗎?沒事,景姑娘,別理會,姑娘你就大膽地往前走,往前走,莫回頭。
尤其景姑娘的一口標準英語,吐字如此清晰,發音如此純正,沒有刻苦練過,能隨口得來嗎?提一個不成熟的小建議,不要只盯著人家的“弱點”,而忽略所有的閃光點,這樣自己才會進步。
一向光彩閃耀的天王劉德華,有點疲憊地立在主將的身邊聽令,于是我大膽猜測:這個主將肯定要早死。明星的光環勢必要作最長的跋涉,挺到劇尾。
與滿堂的熱鬧對比,鏡頭切換到昏暗的樓上,畫面中出現一個鬼鬼祟祟的老蠻夷,一直在很猥瑣地偷聽,插一個疑點,埋下伏筆。但是我很不解呀,你們這么嚴肅的審判,連一個老蠻夷都能輕易地進來偷聽?防衛不嚴,嚴重瀆職。
這也是為解釋景甜和劉德華為什么會說英語硬生生創造的一個人物吧?可憐的人物,沒有猜錯的話,他的結局將會像一塊破抹布一樣被扔掉。主角不死,衍生無用,這就是套路。
被蠻夷帶來的怪獸爪子被當作了一條線索。將士們一看到這個爪子,只要詢問兩句,就算出了大戰來臨之日。哎,敢情你們準備了六十年,還要老天給你們送偵察兵來?察敵不力,還是瀆職。
蠻夷們在編劇的隨心所欲創作下,戲劇性地被留下來了。接下來,他們又要戲劇性地感謝鹿晗帥哥忘了臨時牢房鑰匙,而被帶上城墻觀戰。這種粗糙的劇情處理,對我大天朝古代的軍隊管理,是極不敬的。沒把犯人安置在合適的地方,也是瀆職呀。
你們這么玩,皇上知道嗎?
老謀子自拍《英雄》以來,經常把光鮮亮麗、奢侈豪華用到極致。這次有世界頂級特效團隊作后盾,豈能不好好揮霍一番?再說魔幻、架空真是尼瑪好籮筐,什么都能往里裝,于是巨型齒輪、大型剪刀、五軍華服等等等等的設計,盡可以發揮他們天馬行空的想象,而排山倒海地顛覆你的想象。
但是令我頗為不解的是,既然做了這么縝密的準備,把各種冷兵器的應用與各軍的職責分配做到最大化,為啥真正的敵人饕餮來戰的時候,連點小小的機關都不設呢?你的《十面埋伏》里都還埋伏埋伏呢。尊敬的張大國師,竊以為,不妨在城墻上,潑它個幾千噸油,使得絕壁難爬;在城墻下,倒立兵刃無數,縱使蠅來也要它斷翅;五十米外,每隔三十米,挖深壑十丈;再遠處,山仞間,暗藏無數毒氣噴發器,若怕自傷,最起碼也得設個煙火大陣。總比鷹軍飛索部隊投身喂食強吧?
這個是我最難以接受的畫面。自古以來,女人征戰不多,尤其是在這樣的戰爭設置場面,讓女人去做最高的跳躍和最近身的肉搏,真的會被饕餮看不起呀。為了片面追求戰術的新奇度和視覺的沖擊感,而不去思考其安排的合理性,這是《長城》最大的敗筆,遺憾的是,它貫穿了整部影片。
戰爭的場面看上去宏大激烈,特效做得確實不錯。
但與《霍比特人:五軍之戰》中的動作設計細節還是遠不能比,相互近身沖擊的場面更容易令人產生“擔心好人受傷希望壞人戰敗”的心理期盼,當你這種身臨其境或者仿若真實的感覺與期望參與后,你與電影就會更融合了,也至于產生了感情。
不意外地,主將光榮地犧牲了,一部戰斗的影片,如果沒有對于眾我犧牲的描述,就顯不出戰爭的本質,也就提升不了觀者的自我犧牲精神。
山中無老虎,景甜稱大王。女人的任性勢必會想出更加奇怪的招術,英姿颯爽的林將軍,一定會帶領軍隊取得最后的勝利。只是這是一部面向國際的電影,外國臉馬特·達蒙也一定會相隨至終,所以,無論劇情會有多少百轉千回,一定會往這惟一的方向行走。
真正顛覆想象的是,饕餮們竟然挖隧道跑向京城了!這個發現的時機要非常巧,不能早也不能晚,要恰恰在它們跑了但還未到達京城我軍通過特別的方式也尚能追上的時候。套路嘛,演的人是瘋子,看的人是傻子。但是瘋得好也是精彩的。
于是精彩的熱氣球升起來了。剛好在那么個時期,風向、風速都配合得天衣無縫,浩浩蕩蕩飄向京城,猶如救世主,將從天而降。
饕餮們已到達了皇宮,在一片包圍中,主角們安然無恙地降落并順利逃到了皇帝面前,還有商有量戰術。此時的我多么為我們的古人著急,磁石呢,神奇的磁石在哪里?能讓饕餮安靜下來戰斗力速降到零的磁石在哪里?他們發現這個驚天的秘密后沒有大量準備嗎?弄它個一萬輛馬車的磁石,把它們震住,留下來給后人觀賞一下呀。
編劇和導演接下來的任務當然是要把兩個明星配角送上絕路,他們不配享有最終勝利的喜悅。鹿晗終于成長了,光榮地當了一回董存瑞。劉天王蔫了一部片長時間,蔫氣耗盡,升華成了英雄。
他們把黑火藥綁在俘獲的饕餮身上,讓它去“謀害”饕餮之王。眾饕餮一級干部有能力把火箭擋住兩次,卻沒有智慧把綁著的黑火藥解解下來,一群飯桶蠢到極限,生生把它們的大王害死了,也害死了它們自己。
只看到過大王倒下小兵四處散的場景,但這種大王倒下小兵們也馬上倒下的劇情,只能聯想到插頭一拔下設備就停工的情況了。這個編劇的生物學真是學得超然,對于每一個生物來說,生命自成體系是一個常識。
大戰勝利后,景姑娘放走了男主角,這個白求恩式的蠻夷。我要再一次致敬景姑娘的善良,換成是我:馬特留下,與我成親,生一堆可愛的混血兒;他朋友放走,黑火藥不許帶。
張國師說,林將軍好比古代的花木蘭、穆桂英,哪那么容易被追上?還和男主滾床單?開玩笑?!他和美國人懇談,不同意。
女人再威猛也還是要嫁人的,更別說是自己喜歡的人了,而且還是最初為偷火藥而來最終卻被感化的超級英雄,嫌他是外國人吧。如果馬特是中國的將士,最后的畫面肯定是男女主角在the Great Wall上甜蜜相依著看盛世和平,秦腔從天際傳來,蕩氣回腸,五軍排著整齊的隊伍從他們身后走過,那樣凜然不可侵犯。人《阿凡達》里與外星姑娘都能結合,愛情至上,慈悲至上,瞧人家這個開放觀,張國師搞來搞去到最后又狹隘了。
剛開始是以調侃的口吻寫的,寫到一半,驚看到《人民日報》上對一些壞人的批評------惡評傷害電影產業,便馬上嚴肅起來,刪掉更多不成熟的吹毛求疵。人民日報的境界遠在我們之上,我們總是從小我的觀感出發,把對生活的不滿發泄在真正為把中國文化輸出到全世界而不懈努力的奮斗者身上,著實不該。
然而我早年在學校的英語視聽室看《活著》的時候,是無論如何也不想出言調侃為祖國爭得諸多榮譽的張國師的。那種講述的手法、給定的色彩等,都沒有虛浮、急躁的氣息呈現。我也刷了張國師的《大紅燈籠高高掛》、《搖啊搖,搖到外婆橋》、《菊豆》,在講述故事的過程中,展示的是舊社會里女性的社會地位的低下,那種控訴的意味是那樣濃烈,看完不免讓新時代的女性長舒一口氣:幸好,這個時代終究進步了。
但是看完《長城》能有什么?細節的漏洞、邏輯的缺乏,皆顛覆想象。乃至長城也因為怪獸的挖隧道而失去基本的防御功能。雖然編劇、制作人也有大的責任,但是作為導演就可以推得一干二凈了嗎?
現在是畫面為王的速餐時代,一部影片的影響范圍遠勝于一本書。可惜的是,在這個對電影最好的時期,爛片橫行,很多電影人只一味追求搞笑、視覺沖擊。然而許多爛片的票房仍然一路高歌,或許是我們最大的觀影群------年輕人追求的東西變了。
張國師是遠比我們專業得多的電影人,他會不懂?他比我們更能看出這些細節的漏洞、邏輯的缺乏和意義的深淺,只是,他不愿坦誠地說出罷了。
有的人,是沉于自己的境界去追求一個更高的東西,有的人,是站在埡口看著風向決定奔跑的方向。你往哪個方向跑是你的自由,但我評論你奔跑的背影,這也是我的自由吧?
我只想說,張國師,老謀子,被風帶跑了,莫回頭,歸不來羅。